信心足舞台大 宜宾民营经济大有作为

1月30日下午,四川省宜宾市召开本土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会上,30家宜宾本土民营企业受表扬。其中,第一产业优秀企业6家,第二产业优秀企业12家,第三产业优秀企业12家。

这也向全市传递出要实干更要争先、要坚持更要提升、要守正更要创新的鲜明信号。激励民营企业家以更大的决心、信心投资宜宾、发展宜宾,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优秀企业家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稀缺资源。在宜宾这片梦想热土之上,一大批本土优秀民营企业家带着资金、技术、市场汇聚,他们奋战在宜宾经济建设第一线,带领企业披荆斩棘,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书写了一部宜宾本土企业、产业发展壮大的奋斗史。

数据显示,2022年,宜宾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977.76亿元,占全市GDP的57.7%,撑起了宜宾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宜宾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2%,居全省第四位。

“爬坡”越多韧性越强

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旭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是土生土长的宜宾子弟,博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宜宾创业,目前在宜宾从事电动汽车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和光伏储能智能微电网系统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民营企业发展,产品创新、产业升级是重中之重。丰川动力作为一家在宜宾孵化和成长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公司从5人创业团队发展成了100余人的高新技术企业,积累了70余项专利技术。目前,企业将持续投入研发,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拓宽产品应用场景,努力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宜宾岷江实业集团是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四川省重点扶持产业企业。公司产品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先后与日本三菱重工等国际知名公司进行技术引进、合作。2022年,该企业实现销售产值达 5.5 亿元,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企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在擅长的领域积极寻求和拓展新的创新点,为市场和客户提供更多绿色、环保、低碳的装备。

去年11月,2022年宜宾市百强民营企业榜单发布。2022年宜宾市百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达1.69亿元,营业收入总额为861.08亿元,22户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超10亿元。

紧随其后,2022年四川省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举行,宜宾市有5家民营企业入围全省民营企业100强,比2021年增加1家。

与此同时,宜宾大力实施制造业百亿项目招引和百亿企业培育工程,2022年新增营收过百亿元的民营企业2家。

今年1月初,翠屏区被四川省确定为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地区。四川将在试点期限内,每年给予翠屏区1000万元资金支持。

......

宜宾民营企业经济已形成了头部企业“顶天立地”和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有效赋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拼未来才能远航

位于三江新区的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

作为四川时代上游原材料重要供应商之一,宜宾锂宝于2018年进行投产试车,4年过去了,如今,宜宾锂宝已具备了年产3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和1万吨配套前驱体的能力,并与宁德时代签订长达10年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宜宾锂宝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投产后,企业将实现年产5万吨正极材料,将有力助推全省形成良好的锂电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提升全省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形成全省锂电全产业链统筹发展新格局。

过去一年,宜宾民营经济争当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迅速成势、集群发展,实现产值1209亿元。目前,宜宾共有民营“专精特新”企业137户,占全市“专精特新”企业93.8%;民营高新技术企业224户,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93%,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1334户,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99.6%,宜宾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强劲。

作为保市场主体的关键和稳就业的基础,民营企业已成创造就业岗位最重要渠道。截至2022年11月,宜宾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44.09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比重的99.58%。其中,民营企业76382户,占全部企业比重的97.92%。

截至2022年上半年,宜宾市民营经济城镇登记就业人数49万人、占全市城镇登记就业75.4%,吸纳城镇新增就业3.62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比重91.57%,民营经济为宜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区提供了强力支撑。

“优”无止境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做大民营经济,意义重大。培育壮大本土民营经济,必须与城市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宁德时代是国内率先进入国际顶尖车企供应链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商,是典型的头部企业。各地招大引强,都把宁德时代这样有影响力、有带动力的特大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为何落户宜宾三江新区?看中的就是宜宾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

在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宜宾为广大企业家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培育壮大本土民营经济,与宜宾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宜宾立足实际,明确本地生活服务业、建筑装饰装修业、农工旅融合产业、科技配套服务业作为发展本土民营经济的主攻方向,希望广大企业家将自身发展融入城市发展进程,与宜宾携手并进、实现双赢;培育壮大本土民营经济,更好地建平台、育主体、给机会、优政策;搭建更多发展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形的发展空间,真正实现空间有形、梦想无限;培育更多市场主体,成立专班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服务,推动一批批民营企业茁壮成长、做优做强;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切实让本土民营企业有更多活干、有更多钱赚;提供更多惠企政策,切实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破冰解难。让民营经济发展得更稳、更顺、更好。

——优化市场服务环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环节、0.5个工作日,推行公司设立“马上办”服务,为新企业免费提供印章。

——优化外贸服务环境。宜宾海关出台《促进宜宾外贸保稳提质十四条措施》,提高锂电、纺织、智能终端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货物及关键物料的处置和通关效率。

——优化企业服务环境。开展“十百千维权护航”行动,开通民营企业诉求服务“直通车”,统一受理、分类处理、因情施策、限时办结,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深化实施“双千百户”联企服务,1225名市县领导带头进企业、结对子、解难题、促发展。

——优化监督服务环境。市纪委监委印发《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工作方案》,紧盯市场主体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实施审批乱象整治、要素保障护航、作风效能提升等“十大行动”,以强有力的监督促进营商环境再优化。

此外,《全面推进“电动宜宾”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关于印发宜宾市服务业领域助企纾困稳增长十条措施的通知》《宜宾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意见》等一揽子政策的落地落实,为宜宾市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政府服务有温度,企业行动有速度,员工拼搏有态度。”英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说,企业的发展与宜宾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密不可分。

以情招商,宾至如归。宜宾已成为客商竞相投资兴业的热土。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宜宾的本土民营企业家将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乘势而上,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里抢先发力,在宜宾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展现价值,实现理想。(记者 刘瑶 陈忆)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宜宾   宜宾市   宁德   正极   大有作为   民营企业   本土   全省   信心   舞台   环境   产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