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爱辫子:为不留辫子被杀,为了留辫子被杀,300年思想巨变

留辫子

满清入关,征服汉人天下。为了让汉人彻底臣服,规定蓄发留辫子。留辫子,在汉人几千年的历史中,那时女人才干的事情,一个男人,特别是读书人,留个大辫子成何体统,于是汉人们拒绝留辫子。满人征服者倒也干脆,不留辫子就杀头,并放出话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到300年,满清灭亡,留了辫子的汉人们竟然不愿意割掉辫子,声言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为此也闹出了人命。300年,足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思想习惯。

1912年,共和了,民国了,一转眼300年,剪辫子竟然成为拥护共和民国的象征,老百姓一时之间竟然难以接受。当年10月10日,民国第一个国庆日,北京城张灯结彩,大肆庆祝。四方百姓闻讯都来看热闹,不曾想,在城门处有人拿着剪刀,宣布要进城就得剪去辫子。被剪掉辫子的人有的默不作声,有的破口大骂,一六旬老者,被剪掉辫子后,拿着余发,竟然癫狂而去。

影视剧照

福建漳州府一老贡生王乘龙,见乡里人纷纷剪辫子,不禁哀叹。最后为了保住自己“最后的尊严”,竟然投水自尽了。就在王乘龙自尽的当天下午,上海的虹口吴淞路,7名未剪辫子的上海人遇到了10余名剪了辫子的广东人。广东人先是斥责上海人是“满人奴隶”,紧接着不由分说强行将他们的辫子剪了。上海人登时不敢了,与广东人打了起来,最后闹到官府衙门,最后11名广东人依据情节轻重被判监禁7天到一个半月不等。

江西湖口,因为强行剪辫子,双方因争夺剪刀,伤了人,最后因流血过多而死了人。苏州,新军出动要给江防营的旧军强行剪辫子,旧军不肯,双方先是用刺刀互相刺伤,后来发展到互相开枪射击,竟然打了一天一夜,不但军人有伤亡,也令附近商业损失惨重。

剪辫子

剪辫子

余诚格,字寿平,号至斋,安徽望江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广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宣统3年任陕西巡抚。同年810月调任湖南巡抚,严密监视新军与革命党人活动。武昌起义后,湖南于10月22日率先响应。余化装逃往上海。在上海,余诚格闲来无事,组织了安徽旅沪同乡会,并担任会长,掌管同乡会财政权。

1921年,同为安徽人的王亚樵为创办“复炎小学”,找到余诚格请求其资助一二。不曾想,余诚格大骂王亚樵是趁机敲诈勒索。王亚樵一怒之下,带着手下一众弟兄打到了余的家里,勒令他办理同乡会移交手续。余诚格倒也是胆大,严辞拒绝了。王亚樵也不是善主,命手下将余的辫子割了,限期办理移交手续,到期不办就割脑袋。到期后,余诚格迫于无奈只好办理移交手续,但是王亚樵发现余诚格竟然脑后拖着一个假辫子,更加怒不可遏,再次命人将余的辫子割下。1926年,余诚格死于安庆,脑袋后边还是拖着一根假辫子。

辜鸿铭,学贯中西的大儒,精通9门外语,获得13个博士学位。谁能想象,这样一个人民国了竟然拒绝剪辫子,拖着他的大辫子在北大走来走去。最后因为被一众北大教授看不惯,联合起来将其排挤走。

张勋,人称辫帅,民国了,他不但自己不剪辫子,也不许自己的属下将士剪辫子,竟然成为民国一景。后来,张勋竟然逆历史潮流,带兵跑到北京扶持宣统皇帝溥仪复辟帝制,着实闹腾了一番。

辜鸿铭

张勋的辫子军

其实,头发,辫子,不过是一个样式,但当人们给它赋予了特殊意义,竟然有了精神内核。人们不接受这个特殊意义,被杀了;人们为了保住这份精神内核,也死了。说来说去,就是一撮头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宣统   辫子   满人   巡抚   汉人   同乡会   安徽   巨变   上海   民国   广东人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