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满江红·怒发冲冠》,思岳飞,话宋朝“大锅”与“小锅”

关系图

1126年,书画家宋徽宗赵佶把“锅”甩给长子宋钦宗赵桓,1127年赵桓接“锅”一年多,父子二人被掳到异地“吃小灶”,北宋灭亡,锅台没了。同年,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高宗赵构,于乱世中折腾了好多年,阴差阳错的不得不由他另起炉灶,南宋建立。

宋高宗赵构的持“锅”原则是对金媾和、维持偏安,兼以有限反击作为“谈判”的筹码,不图新灶和新锅,灶小了、锅小了,但赵构知足常乐。

宋朝历来重文轻武,“锅”里的肉文官吃好、武官吃饱。秦桧的被信任与岳飞的被怀疑对比鲜明。

主和派秦桧,外交导向,文官代表。主张把锅里煮好的肉定期拿给外人吃,换来对方不掀锅不抢肉,维持锅和肉分配的现状。

主战派岳飞,军事导向,武官代表。主张扩大灶台、重视灶台的发展并重塑大锅,时刻不忘恢复昔日大锅下的国富民安。岳飞认为锅里的肉不能拿给外人吃,而且要把宋高宗赵构的父兄都接回来团聚,回家吃饭。

赵构和秦桧的“锅”是小朝廷和部分朝臣在“媾和、偏安”路线下的“锅”,这个“锅”满足他们当下有得吃。这里称之为“小锅”。

岳飞的“锅”是心怀天下、还我河山的“锅”。这里称之为“大锅”。

对“锅”的需求不同,愿景不同,造锅方案又始终难以统一,那么当造一口“大锅”要打破“小锅”或者改变“小锅”时,冲突爆发了。

绍兴十年(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此时的岳飞,正想着接回“徽钦二帝”回“锅”吃饭,正怀揣着“大锅”梦,打算一鼓作气、取得更大的军事胜利来巩固灶台。然而,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生怕得罪外人来掀翻“小锅”,生怕家里人回来夺走“小锅”的主导权和肉的分配权,以“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为代表的“小锅”派决定延续吃“小锅”的传统,求和到底。向外的“避免军事上孤军深入”成为向内维持“小锅”待遇的遮羞布,“徽钦二帝”没了回家吃饭的最后机会。

传到朱仙镇的“十二道金牌”令“大锅”铸造师岳飞被迫班师,后被诬陷入狱。1142年1月,“大锅”梦的实践者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大锅   满江红   国富民安   武官   怒发冲冠   灶台   文官   宋朝   宰相   长子   外人   代表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