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开门红领跑者,是宽基指基终极形态?

1 月 30 日,A 股在兔年长假后再次开锣,喜迎开门红,北向资金也延续节前强势流入态势,单日净流入 186.01 亿元。始于 2022 年 11 月的这波反弹,终于让 A 股投资者尝到了 “久违” 的赚钱的味道。(数据来源:Wind)

当然,反弹这东西,也是 “几家欢喜几家愁”,相比沪深 300 指数代表的大蓝筹的显著反弹,中证 500 指数代表的中小盘股就有些反弹乏力。

而在沪深 300 指数领涨的背景之下,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以更强的收益,再次杀入了投资者的视野。

反弹领涨先锋

是的,这波反弹,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相较本就强势的沪深 300 指数,更为出挑,自去年 10 月份的低点以来反弹超过了 20 个百分点,过去三个月的表现跑赢了大多数宽基指数。

从下表图可以看到,始于去年 11 月的这波反弹,不同指数表现不一。

数据来源:Wind,截至 2023/1/30

具体来看,去年 11 月 1 日至今年 1 月 30 日,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上涨 22.32%,同期沪深 300 和中证 500 涨幅则分别为 19.74% 和 8.2%。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11/1--2023/1/30

目前跟踪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的 ETF 共有四只,其中,MSCI 中国 A50ETF(560050)近期持续受到资金热捧,并于 1 月 16 日正式纳入 ETF 互联互通,最新规模已近 90 亿。(数据来源:Wind,截至 2023/1/30)

外资再次成为核心因素

本轮 A 股反弹的核心驱动是什么?

EarlETF 的老读者都知道,我对本轮行情,一直是以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作为核心驱动来看待的。

下图是去年 8 月迄今,上证指数与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的走势对比,可以看到两者高度同步并逆向而行

来源:Stockcharts.com https://schrts.co/NNbJDGXS,截至 2023/1/20

伴随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的下跌,全球资金的风险偏好都大大提升,随之而来的则是外资对中国权益资产的风险偏好大大提升。

下图是国盛证券编制的 “外资风险偏好指数”,从红框处可以看到,黄色的 “外资风险偏好指数” 与蓝色中证 800 指数的反弹高度同步。

来源:国盛证券 2023 年 1 月 2 日《一月配置建议:信用利差与大小盘轮动 —— 资产配置思考系列之三十七》,数据截至 2022/12/31

下图是去年 7 月迄今,北向资金流入图。可以看到,10 月底开始北向资金出现了显著的攀升。

数据来源:Choice 截至 2023 年 1 月 20 日

北向资金,是有着独特的审美偏好的。前几年大热的 “核心资产” 概念,正是脱胎于低利率时代外资对于高质量股的选股偏好。本轮反弹,同样是质量股领涨。

从北向资金近期买入名单来看,当前外资持股市值最高的前五大行业依次是食品饮料、电气设备、医药生物、银行、家电,整体呈现出偏好大市值、大龙头,行业分布相对均衡的特征。

资料来源:申万宏源,《外资回流为春季添一把火,能否持续?》,2023/1/16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外资融入 A 股权益市场而打造的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产品链,可以说是一马当先,首先受益。该指数采用 “优选龙头、均衡配置” 的编制理念,覆盖了代表中国经济的各行业龙头,使国际和国内投资者能够追踪中国行业领头羊,包括关键行业板块的优质股票。在行业配置上,与传统宽基相比金融权重降低,同时反映新经济、新产业方向的权重提高,在多个方面契合海外资金的配置需求。

从香港上市的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衍生品,到 A 股上市的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 ETF,构成了一个完备的正股 + ETF + 衍生品的投资工具链,方便国际资金进行各类复杂金融组合的构建 —— 尤其是在 2023 年 1 月 16 日,港交所将 4 只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 ETF 均纳入互联互通范畴之后。

来源:港交所网站 https://www.hkex.com.hk/-/media/HKEX-Market/Services/Circulars-and-Notices/Participant-and-Members-Circulars/HKSCC/2023/cc_HKSCC_SKA_007_2023.pdf

全市场指基 2.0

如果 2023 年的 A 股,依旧是在美债利率下行的驱动之下,那么外资的 “审美偏好” 将继续深深的影响着 A 股的行情走势。若是如此,显然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 ETF,在 2023 年潜力依然巨大。

不过,在我看来,相比收益潜力,能否成为 “全市场指基 2.0” 的代表,对 MSCI 中国 A50ETF (560050) 或许更具挑战意义。

谈及指数基金,约翰・伯格 (JohnBogle) 无疑是绕不开的名字,作为先锋基金 (Vanguard) 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整个指数基金产业的缔造者,他虽然创建了业内第一只 S&P500 指数基金,但是却认为类似的大盘指数基金抑或中小盘指数基金都不是 “终极形态”,在约翰・伯格看来,全市场基金 (TotalMarket) 才是终极状态。

他于 1992 年创立的先锋全市场基金,如今的规模高达 2610.9 亿美元,是美股市场最重要的宽基指数基金。

数据来源:Choice 截至 2023 年 1 月 20 日

约翰・伯格对全市场基金的偏爱,更多秉持的是其对于 “低成本” 一贯的追求,因为无需将股市按照规模分成几块,所以就可以规避不同规模指数之间调仓的成本。

不过,规模指数的 “问题”,远比约翰・伯格当年更具挑战。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是曾经最具代表性的 S&P500 指数,却在近年日益被市值庞大的科网股 “绑架”,越发难以代表整个美国经济的冷暖。

反观国内,沪深 300 指数作为 A 股的标杆性指数,也同样存在代表性的问题。

在这点上,汇添富基金在去年末推出 “指能添富” 这一指数基金产品线品牌时,公司总经理张晖对此有过一段评论:

指数产品的可投资性持续增强。中国过去的股指结构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宽基指数,传统产业的比重过高。随着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整体市场环境和股指结构都在优化,金融、地产等传统产业的比重在降低,新兴产业的比重相应提升,当前主流宽基指数的行业结构都更加趋于均衡,更具成长性。同时,指数的编制思路和方法也在不断的优化,从传统的市值加权到加入了很多因子化、策略化的思路,这都使得指数产品的可投资性增强。(来源: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做指数投资界的主动选择者)

张晖说的 “指数的编制思路和方法也在不断的优化”,典范无疑就是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

关于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的编制规则,笔者之前曾经介绍和分析过。作为一个大盘股指数,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依托 11 个 GICS 行业分类,在确保每个行业均由至少两只代表个股的前提下,再选择其他权重股入选成分股,最终还要以 MSCI 中国 A 股指数这个全市场指数的行业权重去重新设定行业权重,以确保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与 MSCI 中国 A 股指数的行业布局和权重一致。

来源:MSCI https://www.msci.com/documents/1296102/25182052/MSCI-China-A50-Connect-Index-FAQ-ch.pdf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可以视为一种 “全市场指数 2.0”,它既具有全市场的行业布局,避免类似沪深 300 指数早年传统行业权重过高,无法代表 A 股整体的缺点;但同时,50 只大盘股的成分股,又代表了有着更好的市场流动性,方便衍生品市场的运作。

更重要的是,根据 MSCI 的统计,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相较 MSCI 中国 A 股指数,在 “自主技术”、“未来出行”、“颠覆性技术” 等长期结构性趋势上,还有着更好的体现。

来源:MSCI

始于全市场,力争优于全市场,这是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作为 “全市场指数 2.0” 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或许也代表着指数基金发展的未来。

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在去年的那篇《做指数投资界的主动选择者》中曾提到了影响主动投资和指数投资格局的重要变局:

一、投资策略的可复制性问题。在投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大类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国内的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国际环境发生的一些变化,最后反映到资本市场就呈现出结构性的特征。就像今年的市场,板块轮动比较频繁,市场波动性加大,最后的结果是投资的可复制性难度大幅度增加。

二、市场的有效性大幅提升。随着信息的透明化程度增加、投资者机构化加速,市场定价变得越来越有效率。这也意味着我们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率的难度在加大。

当然,强弱的改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甚至更可能是相融的关系。

对此,张晖表示,公司推出 “指能添富” 的逻辑是希望在解决方案层面践行投资的规则化,采用的底层资产是指数产品。其内涵是以产品研发和策略服务为驱动,依托强大的投资研究能力构建前瞻性产品体系,深入理解客户、针对性提供解决其投资需求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中长期价值。

一方面,定位主动策略规则化执行,在指数的选择、编制、优化、迭代上基于主动投资的深入洞察,积极寻找未来的投资机遇。另一方面,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不断优化因子策略,为客户提供指数增强、SmartBeta 产品,以及基于底层资产的解决方案。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指数,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 “相融” 的体现。

从 MSCI 公布的历史数据来看,这种融合自 2012 年指数基期迄今,相比 MSCI 中国 A 股指数,带来了 1.86 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那么这种融合能否继续产生超额收益,让 “全市场指数 2.0” 站在约翰・博格的肩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且拭目以待。

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构成基金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MSCI 中国 A50ETF 及其联接基金均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MSCI 中国 A50ETF 及其联接基金均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 - 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资料中所称的基金或证券并非由 MSCI 赞助、认可或推广,且 MSCI 就任何该等基金或证券或该等基金或证券所基于的任何指数不承担任何责任。有关 MSCI 与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任何相关基金之间的有限的关系的更详细说明请见汇添富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及其联接基金发行文件。以上基金的标的指数名称为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尽管汇添富 MSCI 中国 A50 互联互通 ETF 联接为目标 ETF 的联接基金,但不能保证本基金的表现会与目标指数和目标 ETF 表现完全一致。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约翰   权重   开门红   股指   中国   形态   外资   指数   来源   风险   资金   代表   基金   数据   行业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