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2023一开年,已故2年的达叔会以这种形式,打出一副王炸

《流浪地球2》正片中有达叔,片尾也有达叔。

灯光亮起,当看到“谨以此片献给吴孟达先生”几个大字,每一位观众都很难过。

谁会想到,已经死去2年的故人会在2023年开年,以这种形式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观《流浪地球2》有感

2021年,《流浪地球1》发布会上,吴孟达是这么说的:

“我演了一辈子电影,这一部是我的偏爱,是我从业四十多年,唯一一个能拿得出手的电影。”

当你仔细去了解,就知道为什么已经功成名就的吴孟达,在身体已经不行的状态下这么想拍,这么看好这部电影。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流浪地球》的剧组,真的很穷。

之所以能开拍,是导演郭帆靠三寸不烂之舌,方方面面忽悠过来的。

剧组穷,找不到能一个有咖位,有号召力,有人脉的明星出演。

一是因为国产科幻大片近几年演一部,被骂一部,没有演员愿意顶着骂名。

二是因为郭帆的财力根本支付不起“天价片酬”。

实在没办法了,郭帆将剧本打包寄给了一些有艺德的实力派们。

不然以吴孟达在电影圈的广博阅历和人脉,他凭什么拖着久病虚弱的身体出演这么高强度的作品?

实在是达叔真的不忍心这么好一本子被埋没,尤其在得知这部作品是实景拍摄,走电影工业的路子之后。

吴孟达选择了《流浪地球》,而不是片酬更高,拍摄更轻松的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

众所周知,在空手套“战狼”之前,《流浪地球1》最大的腕儿就是吴孟达。

吴孟达也一直是整个剧组唯一的宣传点,以一抵百的那种。

既要负责宣传,又要出席采访,还义务贡献自己的名气换电影的热度。

为了尽可能节省开支,能有更多资金用于制作特效。

吴孟达大幅度降低了自己的片酬,拍摄5个月只象征意义地拿了20万片酬,还不如他的助理或者职业粉丝们赚得多。

这种收入和达叔的付出放在一起,根本不成正比。

“苦,从来没有这么苦过,回到宾馆都要哭,骂自己现在真的是没有钱养老了吗?要跑这里吃这个苦?”——吴孟达

都65岁了,每天都要穿着几十斤的装备在空中折腾。

威亚不但要上下吊,还要横着吊,前后吊,还要一边吊一边转圈,给导演和灯光师足够的时间去讨论光线合不合适的问题。

对普通演员来说,可能最多是难受了点,但对吴孟达来说,这就是在玩儿命。

他是有心脏病史的,62岁因心脏病入院,病重到数度传出死讯,令所有粉丝都心惊胆战。

镜头前咬牙死撑,每次下来的时候都是喘息伴着呻吟。

面罩里面空气很稀薄,而达叔心率只有30多下,连我们正常人睡觉时心率的一半都达不到。

导演和其他人心疼,想给达叔多一点休息时间,吴孟达捂着心脏,一边吸氧,一边拒绝:

“干嘛放我下来,干嘛不拍啊,我可以!”

这哪是在拍戏,这分明是在玩命。

于是很多人开始频繁思考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达叔会选择《流浪地球》这么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作品。

谁不知道目前影视圈的“科幻”电影还处于一片空白的阶段。

之前确实出现了不少所谓的“科幻巨作”,你瞅他们有一个不被骂的吗?

也是,中国科幻严格上来说是从九十年代左右重新发展起来的,满打满算才三十年,和美国的百年基业怎么比?

况且美国拍了一百年的科幻,优秀的作品两只手就能数过来,科幻作品之难拍,可见一斑。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冒着很大风险的,毕竟吃了一口无人吃过的东西,三分之一是砒霜,三分之一是美味,三分之一是鸡肋。

再说回《流浪地球》这个连预算都不上千万的剧组。

摄影设备,郭帆没钱买,忽悠摄影师自己出几百万买摄影装备。

特效烧钱,郭帆预算不够,喊来一帮大学尖子生来帮他做特效。

原定的演员签约之后跑路,付了15万违约金,正好用来支付屈楚萧和赵今麦的片酬。

打着客串的旗号把吴京给骗到剧组,结果演着演着成了主演,零片酬出演就算了,演到一半剧组没钱了。

郭帆又跑去跟吴京借钱,最后吴京一毛钱没拿到,车和房都抵押贷款还欠了6000万。

至于“化缘大师”郭帆,就更靠不住了。

一个本科学生,两次考试才考上了北电管理系研究生,唯一的爱好是画漫画,唯一的电影作品叫《同桌的你》,是个大烂片。

一个颇有观众缘,名气数一数二的老演员在职业生涯的尾声,冒着猝死的风险接拍就这么个不一定能拍完,不一定能上映。

从导演到预算全部垮掉的作品其实风险很大,拍不好,很可能会给自己一生留下不可弥补的“缺憾”,可他还是接了。

吴孟达不仅接了,还与吴京一起挑起整部电影的重担。

在第一部的拍摄花絮里,达叔背着几十斤重的戏服兢兢业业地吊威亚抠每一个动作细节。

哪怕身体已经严重不适,拍完一个镜头就控制不住自己呕吐,他还是像其他演员一样完成度很高地演好了韩子昂这个角色。

拍完就住院,出院第一件事就是跟着剧组用自己的名气和号召力,一遍一遍重复着同样的话:

韩子昂是我认为最成功的角色,哪怕真的死在片场,值了。”

吴孟达是有野心的,他见证一部接一部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在全世界各国疯狂收割票房,独步天下,唯我独尊,对国内进行降维打击却不认输。

这个时期,大多数中国电影人满足于依托与欧美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靠着低成本喜剧片、文艺去“以小搏大”。

资本要觉得我花力气拍个科幻还捞不着好,不如花更少的钱去拍爱情电影,既叫座又叫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流浪地球拍出来了。

这是什么?这是奇迹。

刚开始,我不相信这是中国人写的。

没人愿意去开这个头,那我就去。——吴孟达

时光流转,似乎回到了几十年前。

那时的达叔,还是披着周星驰名气的“皮”,台词只有一张纸的金牌绿叶。

星爷问达叔:“一张纸几页台词有什么搞头”。

达叔回答到:“因为没搞头,所以我要把它变得有搞头”

这是演员的自我修养,这就是达叔,嬉笑怒骂却逆流而上,揣着只要不死,终要的一口气为中国科幻电影首开先河。

哪怕这是人生中最后一次重要的演出,哪怕心脏停跳在现场,也要燃尽薪火,无悔无憾

吴孟达的一生大多只为博君“一笑”,但在《流浪地球》中,他又是那么无情的让所有人“哭”。

多少年了,中国影视就是拿着五毛特效在那里忽悠,而《流浪地球》打破了这个平衡。

影片正式上映后,票房一路乘风破浪,突破46亿大关,锁定春节档冠军。

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电影”,《纽约时报》的文章标题也相当有趣:《中国电影终于加入了太空竞赛》。

从电影业来看,这部作品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而“韩子昂”也成为了吴孟达唯一一次尽情发挥自己演技,并且成为真正主人公的机会。

之前你们想起吴孟达是想起什么?不就是周星驰身边总是卖丑的角色吗?

一个演员,演了一辈子丑角,当了一辈子笑星,终于在生命即将燃尽的最后几年,于大银幕上过了一把英雄瘾。

《流浪地球》让吴孟达褪去了周星驰金牌绿叶的“皮”。

从此以后说起吴孟达不再是周星驰的影子,而是《流浪地球》中那个爱的深沉的外公韩子昂

最后的最后,导演郭帆,投资人吴京和吴孟达击掌为约,约定了第二集再见,一个都不能少。

郭帆和吴京固执的认为。

苍老,病体,疲劳,一切都不能阻止吴孟达燃烧自己最后的热血,与其他人并肩为中国将来的电影事业启发出一种可能性。

这件事情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激昂壮烈的艺术价值,恰如吴孟达在片中饰演的外公一角。

哪怕拖着老迈的身体,干着大车司机的力气活,要一人拉扯日渐叛逆的孩子,但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眷恋。

听海草舞,刷短视频,怀恋着妻子的葱花面,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要端坐于昔日的华屋广厦之下。

这才是演员与角色的汇然归一,戏里戏外皆是一人。

如同樱花绽放时凋零般,很多事物总会在最美好的时候消亡。

《流浪地球2》正式开机,而吴孟达却在2021年2月27日因肝癌在香港仁安医院离世,缺席了这场属于他的盛宴。

导演吴京虽然邀请老戏骨李雪健来顶替已去世的达叔,但却固执地为这份成功,刻上了故去两年之久的吴孟达的名字。

开拍期间,剧组回到与达叔拍摄的地方,在开机之前,剧组找到常务要了几炷香点在他拍过戏的地方,所有人双目通红在那里静默了很久。

一向抠门到极点的导演用价钱高昂的CG复原技术,还原了达叔的模样,在刘培强和韩朵朵婚礼现场。

评论区一句话,让菀儿瞬间泪崩:“没有父亲愿意缺席女儿的婚礼,韩子昂也不例外。

吴京和王智的婚礼是本剧色调最光明的几分钟剧情了。

为什么要把吴孟达强行塞进来,出现在吴京和王智的婚礼里面3秒钟。

是为了炒作?是为了消费吴孟达?是为了人气和噱头?

不,不是。

他们只是想老爷子了。

他们只是想在电影里面最光明的一段,塞一个自己的亲人进来。

吴京用另一种方式,和达叔进行了一场对戏。

跟达哥在那儿聊了一会儿,即便是对着空座,对着椅子,又把那场戏,演了一遍,就算跟达哥,又交了一次手,又过了一次戏,又怀念缅怀了一下。

——吴京

另外,导演在《流浪地球2》里对死亡的意义探索,也填上了对达叔的致敬。

马兆说“人死了就是死了”,临终遗言却画了好多遍“∞”,∞是一个数学用语,就是无穷大的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喜欢将他称为莫比乌斯环。

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

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

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用来形容永不停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这种美好的解读。

图恒宇变成数字生命后说:“可是我已经死了啊”,随后在关键时刻醍醐灌顶:“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无论虚实。”

在某种意义上,达叔是这部电影里唯一一个真正的数字生命。

对达叔的缅怀,恰恰也是电影里对数字生命意义最好的解释,这都是人类未来的一部分。

这是一种从头到尾,横跨剧情的致敬。

影片末尾,旁白响起:“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然后,“谨以此片献给吴孟达。”

导演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吴孟达的角色无人能替代,哪怕他已经走了两年。

让拼搏了48年之久的达叔,以这种方式在2023年开年打出一副王炸。

虽然世间再无黄金脚,但是吴孟达的形象依然鲜活。

结语

说句题外话,吴孟达遇到《流浪地球》,真的很幸运。

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成为主角,名垂影史,在离世2年后被全网缅怀,打出王炸。

但菀儿却有些悲观。

有没有一种可能,《流浪地球2》的评分、口碑越高,中国科幻未来就越惨?

看看去年的票房冠军《你好李焕英》,几千万投入几个月拍摄,喊上一些流量喜剧演员就能赚几十个亿。

流浪地球2勤勤恳恳1.5亿美元加上三年拍摄请了一大堆科学家帮助写设定,他卖够33亿票房,才仅仅勉强回本。

如果你是资方,你更愿意把钱砸给谁呢?

答案不言而喻。

我都不用去举其他例子,就拿《满江红》和《流浪地球》9天的票房做个对比。

《满江红》投了几千万,拍了2个月多,已经实现了对《流浪地球2》的票房反超。

本质来说,流浪地球的票房应该始终保持第一才对,但很遗憾,已经输了6个亿。

证明了剧本只要正常,鲜肉+实力派演员短期是可以靠着粉丝效应抗衡真正科幻巨制的。

这样也就代表了一个很可怕的事实:

“就算是《流浪地球2》这种专心搞创作的作品,也没流量明星随便演演挣得多。”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让菀儿对当初不顾一切的达叔更加怀念。

如果不是当初吴孟达的慧眼识珠和吴京的倾尽全力,中国科幻到底还要走多少弯路?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十年一绿叶,千年吴孟达。

不必对比什么 作为里程碑他已经无敌。

谨以此文,怀念永远的达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满江红   绿叶   纸带   搞头   片酬   科幻   剧组   中国   票房   没想到   导演   演员   地球   形式   生命   作品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