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具象化表达,情感也应留在心中

□廖子毓(广西大学)

我偶然间在抽屉的角落发现了一张车票。

生活在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社会里的我们,被科技革命的深海永无止境地吞没着,当我看到那张纸质车票,似乎将我拉回了那个意识尚且还未凋零与荒芜的年代。很久没见这样的东西了,年代的久远或许已足以媲美现代生活的无趣。往昔的感觉通过这张车票渐渐肉眼可见起来。

车票上的时间,是我刚上大学那年。尘封的记忆被这张车票打开,列车的轰鸣声仿佛跨越岁月的长河抵达,在我的耳畔响起。那是我第一次离家上学,彼时,我不懂得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的含义,也不懂得当我踌躇满志地向前,身后还有一双目光凝视我的背影。

春晚中那首《是妈妈是女儿》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黄绮珊代表妈妈们唱出的那句“后来你每回离家挥手说走啦,当告别已变得轻松,可我的心还会空”,才让我真正明白母亲内心的想法和没有说出口的爱。

中国人对情感的表达含蓄而内敛。说不舍不直接说不舍,而是说“行李收拾好了吗,衣服带够没有”;说思念不直接说思念,而是说“你那边天气凉了,别忘记穿秋裤”;说喜悦不直接说喜悦,而是说“做好了一大桌子菜,就等你回家了”。

那些贯穿在生活中的事物,都被用来传递情感。为了情感表达,将物品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将其具象化。就像车票,黑色印刷体书写着家的名字,只是箭头的指向却是背道而驰。

我初到大学时,归属感犹为淡薄,对家乡的思念渗透在我每一个空闲时间的缝隙里。有人说,忙起来就可以避免情感的泛滥。于是我试着让自己忙起来,整日泡在自习室里,凌晨仍在修改编辑。可是当夜深人静、舍友熟睡之时,电脑关闭,我又会感受到迷茫。那是一种空——忙碌过后突然放松时,内心空落落的感觉。于是这时,无尽的思念又会将我吞噬。

后来我才明白,我该珍惜在家乡的每一刻。人总是这样,得到太久,便觉得顺理成章,无需珍惜。

我该走过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感受家乡的人文风情;我该认真吃完母亲做的每一顿早餐,不再因为咸淡而挑剔;我该及时见见所有的朋友,而不是仅靠手机维系感情……又或许,我该在踏上列车之前回头看一眼,把家乡之景尽收眼底,在我心中深深烙印。

后来电子车票逐渐取代了纸质车票,每次进站只需刷身份证。我本以为失去了具象化表达,情感也会随之减弱,但我发现并没有。我们对情感的强烈体验是源于它的真挚,它存在于我们心中,不因物品的存在与消逝而改变。

一张车票将两座城市相连,车票上镌刻的是奔赴爱的方向。站台见证过千千万万的离别,却同样也是去见爱的人的起点。其实,车票并不是情感唯一的载体,又或许情感本不需要载体,将它寄存在精神里,化为动力,才更为长久与浓烈。

人生中懊悔之事众多,“珍惜”二字易写难做。没有了具象化表达,情感也应留在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具象   印刷体   心中   情感   纸质   车票   载体   列车   含义   喜悦   家乡   内心   思念   珍惜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