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泡枸杞”泡出未来

文/陈金焕


2021年,枸杞的销量达到130亿元,成为中药材中需求量位居第二的药食同源类材料,仅次于日常厨房里离不开的花椒。

看似日常生活里非必需的“枸杞”已经悄然成为人们青睐的保健食物。

纵观枸杞消费的兴起,其实是一种必然。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的细节体现。


↑五彩缤纷的枸杞 中宁杞鑫苗木供图


古往今来看枸杞


中华民族食用枸杞的历史源远流长。

枸杞的“杞”字,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从木从己”。当时的“杞”字形为上下结构,意指木本(“木”)、用绳索捆绑(“己”)。源于古代先民们待枸杞果实成熟后用绳索将其捆扎成束,以便晾晒。字字珠玑的《诗经》,明确提及枸杞之处就有5次之多。小雅《南山有台》是一首祝福周王得贤之诗:“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枸杞作为吉祥上品的地位可窥一二。

从历史来看,枸杞文化的发展与国家兴旺、人民富足息息相关。

隋唐之际, 枸杞食用方式较前朝增加了“苗嫩时采食之”,服食枸杞芽菜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菜用枸杞专业化种植也应运而生。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首次对枸杞栽培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可见当时人工种植枸杞已相当普遍和成熟。

随着人们对枸杞食用部位认知局限的突破,宋元明之际,枸杞种植由单纯的茎叶和果实采摘转向全草兼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述:“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 枸杞子“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风湿可去”。枸杞根皮“能泻肝肾虚热,能凉血而补正气,治五内邪热,吐血尿血,咳嗽消渴,外治肌热虚汗,上除头风痛,中平胸肋痛,下利大小肠。”全身是宝的枸杞被“收拾无弃物”。

先人们对枸杞的信心与热爱甚至将它神化。受“西河女子服用枸杞年三百七十二岁仍青春貌美”“朱孺子食用枸杞根后羽化登仙”等传说影响,唐以后的枸杞饮食被加注了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

历代“本草”中,枸杞是补益治虚的良药。《神农本草经》把枸杞列为上品。《中国药典》等典籍认为枸杞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养肝明目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历久弥新的枸杞文化,展现出中华民族在生命意识探索中的饮食体验与精神追求,表达出人民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


日常生活话枸杞


而今,已经走进现代生活的人们开始跟随潮流“保温杯里泡枸杞”时,不少人心中多少还存些疑问,“我真的能从中受益吗?”

现代医学认为,枸杞功效形成与其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二咖啡酰亚精胺、甜菜碱、氨基酸等成分密不可分。枸杞子中含有19 种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以及其他植物中罕见的氨基乙磺酸,在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增强免疫力、降血糖等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枸杞叶中还含有丰富的钙、铁、锌,在广东、宁夏、重庆、青海等地,枸杞芽菜算得上珍馐美馔,被人们演绎出各种吃法。

枸杞可呈现出橙红色源自类胡萝卜素。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团队发现了枸杞中的一种类胡萝卜素类物质——枸杞红素,即“玉米黄素二棕榈酸酯”。这是一种脂溶性的聚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含有大量共轭双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可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等多种疾病。

枸杞多糖可以通过调节TLR4受体增强免疫力,降低免疫细胞凋亡水平,添加枸杞多糖可使小鼠中诱导降低的NK细胞活性、总T细胞及淋巴细胞回复正常。对青光眼、中风、老年痴呆、脊髓损伤等实验模型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典籍中平补阴阳的枸杞,不是回阳救逆的神药,却润物细无声般为国人的健康添砖加瓦。而合适的配伍,使枸杞的功效事半功倍,成为方剂里的宠儿。比如杞菊地黄丸,可治疗滋补肝肾,治疗眩晕等症;五子衍宗丸则是治疗不育症的名药。

药用枸杞,多指产于宁夏、甘肃一带的宁夏枸杞。而今,作为食物的枸杞,已是异彩缤纷。丰富的资源加上育种学家们的杂交演绎,使得性平味甘的枸杞,在现代生活中大放异彩,红果、黑果、黄果,争奇斗艳;枸杞粥、枸杞茶、枸杞菜、枸杞酒,各有千秋;果泥、原浆、鲜食、制膏、酿蜜,花样翻新。枸杞成为名副其实的“餐桌上的中药”。

而其中,枸杞原浆因方便美味,深受中青年上班族的喜爱,近年来在销售市场呈异军突起之势。百瑞源公司的销售数据显示,在干果销售值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枸杞原浆的销售值由2020年的占比17%,上升到2022年的38%(仅1-10月份),单品产值销售近亿元。

除了药用和食用,枸杞还可以制作成各种类型的大小盆景,赏心悦目。被称为仙人杖和瑞犬的枸杞根,也是为人们尊崇的吉祥物,常用于制作枸杞手杖、佛像、人物、飞禽等礼品。


↑宁农杞系列品种果实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培育


天南海北论枸杞


枸杞为茄科枸杞属灌木,经栽培可成小乔木,寿命可达百年。

我国枸杞属植物有7种3变种,仅占世界96种7变种的很小一部分。但最终,枸杞是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枸杞在我国南北方皆可种植,其中宁夏枸杞在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区主栽。“生于西地者高而肥,生于南方者矮而瘠”,其中心分布区域在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至山西的黄河沿岸地带。

其实,历史上对枸杞最佳产地的认知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唐孙思邈《千金翼方》认为甘肃甘州者为真,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认为河南陕县为佳。清代《中宁县志》记载,“枸杞,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宁安即宁夏中卫市中宁县。1755年纂修的《银川小志》记述:“枸杞,宁安煲产者极佳,红大肉厚,家家种植”,可见中宁枸杞逐渐在清代后占据了绝对优势。

黄河干流与清水河冲积的扇形平原孕育了“甘美异于他处”的中宁枸杞,赢得了“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在中宁,从事枸杞产业的人员达 12 万人,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如今,中宁正在积极发展枸杞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延伸种植和深加工产业链条,让这个小红果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时至今日,说枸杞是宁夏的地域符号、文化品牌,是宁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红色名片”,毫不为过。

随着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枸杞产业的蓬勃发展,枸杞专用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西部版图上,枸杞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征程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以宁夏中宁和青海格尔木一带为种植中心,形成了辐射全国和世界的销售网。


科学研究助枸杞


进入21世纪后,关于枸杞的科学研究日益活跃。国家和西部多个省、自治区都设立了一批枸杞相关的专项课题,支持枸杞优良品种选育、枸杞质量标准与控制技术研究、枸杞功效物质评价及相关产品研发等科技攻关,助力枸杞产业发展,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在基因组研究方面,2021年,染色体级别的高质量枸杞参考基因组完成组装测序,1.67Gb大小的基因组中,33581个基因被注释,其中枸杞特有基因760个;同时,建成了1032种物质的枸杞属代谢物数据库。

在育种技术方面,枸杞多倍体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因编辑技术在枸杞中被成功应用,为定向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基于基因组信息开发的分子标记为28种不同枸杞提供了精准鉴定的分子标准。

新品种宁杞10号、宁杞7号等在中国新植区应用率达到90%以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率达100%。

在医药研究方面,《中医药-枸杞子》国际标准被制定。由枸杞多糖纯化而来的枸杞糖肽对抑郁症、渐冻症、帕金森病样行为学障碍等动物模型产生积极影响,有望用于药物开发。

红红火火的枸杞走出了宁夏农林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以及中科院等多家实验室,扎根在中国大地。

2022年6月22日,在第五届枸杞产业博览会“1+1”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伟伦提出了制约枸杞发展的若干问题,并从品种选育、绿色种植、科技人才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促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详细路径。

当前,要积极强化科技引领,产学研融合,立足各地区实际情况,探索以产业化为主导的融合发展路径,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跑出“加速度”。


↑高抗多倍化黑果枸杞 北京林业大学培育


产业发展靠枸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学发展。2015年,他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6年,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强调,宁夏是我国的枸杞之乡,对这些历史悠久的“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农产品,要加倍珍惜,发挥优势,不断提高品质和市场占有率,把特色现代农业做实做强。

枸杞产业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枸杞以药立以食兴,近30年间,枸杞子用量从3000吨增长到30多万吨,需求增长100倍。枸杞已走进茶室,走进饭店,走进高档礼品店。枸杞年年扩种,成为西北脱贫致富的产业,宁夏、青海、内蒙古数百万茨农受益。再考虑到延伸的下游产业链,那些因为种植枸杞而实现的沙漠变良田,可以说这是个奇迹。

小小的红果,过去是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缩影,而今是我国中药材发展的一面旗帜。要坚持树立大食物观,提升枸杞设施机械化能力,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枸杞特色产业,构建多元化枸杞药食供给体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未来可期。

《绿色中国》 B(下半月) 2022 年 11月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中宁   枸杞   宁安   红果   原浆   黄河   枸杞子   基因组   多糖   保温杯   青海   宁夏   内蒙古   甘肃   中国   未来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