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手机+号码 当时花了13万

现在,买手机选号码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我们把时间倒推到三十多年前,拥有一部手机可是相当奢侈的。昨天记者到杭州临平看了一场展览才知道,1992年购买一部“大哥大”和一个自己喜欢的电话号码,要花将近13万。

“大哥大”和“小灵通”,一个号码花了将近13万


在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的西馆区,这场名叫“临平记忆——口述史里的临平”的展览吸引了不少人。


其中这部“大哥大”和它背后的故事很有意思,“大哥大”是一个俗称,它的正规名称应该是摩托罗拉手持移动电话机。



当年和这部“大哥大”一起交到主人手里的还有《公众移动电话审批表》、《小型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证书》和《移动电话购销协议书》。



这部“大哥大”对应的移动电话号码是“901688”,使用单位是杭州江南贸工集团公司。



在1992年杭州市电信局组织的全市首次优选号码公开拍卖中,张炳林代表自己的单位举牌,拍下了三个移动电话号码,总共花费了30多万,其中“901688”这个号码就花了12万9



杭州临平博物馆理事会秘书长 张炳林:我们打打名气、打打广告。第二个呢,显示一下我们江南贸工集团的实力,后来我就去了,当时东坡剧院刚刚装修好,我拿了个(竞拍)号码,157号,拍卖的时候竞争非常厉害,拍卖数字一直上升,都已经到十多万了,1992年十多万是一笔巨款了,那时房价才五六百块一个平方,同时买了三个“大哥大”

记者:一个“大哥大”多少钱?

杭州临平博物馆理事会秘书长 张炳林:全部算进去的,“大哥大”是送的。



张炳林告诉记者,三部“大哥大”开通号码以后,第一个月根本就打不出去。


杭州临平博物馆理事会秘书长 张炳林:这三个号码买来以后,我们大家也很开心,后来大概有一个多月,电话没办法打出去,都是电话打进来,有的是祝贺,有的来询问,反正都是好奇心,想你们是什么单位,三十多万买了这三个号码。



不少来参观展览的中年人都表示,当年的“大哥大”真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跟大家日常生活更贴近的还是眼前这种“小灵通”



记者看完展板才知道,曾经风靡一时的“小灵通”是由原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发现、引入,并参与了技术改造。1996年,“小灵通”在超山蜜饯市场投入测试,1998年正式开通,2014年退网,成为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王女士和薛大哥都在展柜里看到了自己以前用过的“小灵通”款式。


王女士:我今年是53岁,当时才30岁的样子。

记者:当时一个小灵通多少钱?

王女士那时好像300多块钱。

记者:那部小灵通用了多久?

王女士:我用了好几年。



薛大哥:“小灵通”不贵,机器不贵,好像几百块钱。

记者:这一排里面有您用过的机型吗?

薛大哥:这样的,这边数过来第三个。



除了“大哥大”和“小灵通”,记者还在展览现场看到了不少老物件,各种布票粮票、双卡收录机、黑白电视机,还有充满怀旧风的老柜台,让不少家长和孩子都在展厅里停下了脚步。



记者:您家买的第一台电视机是多大?

屠先生:我们买得比较迟了,买了一个西湖牌的(电视机),好像比这个大一点点。

记者:大概几寸?

屠先生:大概二十多寸,有些东西我们都不一定见过,新春带孩子过来参观一下。



这场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月5号,现场有上百件精选文献和实物,用多种角度带大家体验临平的旧时光,如果您感兴趣的话,春节假期可以带着家人来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逛一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电信局   号码   大哥大   杭州   理事会   秘书长   博物馆   电话号码   小灵通   记者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