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反悔?欧空局:暂停载人航天合作,不再派员进入中国空间站

曾经被视为最可能成为首批派驻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欧空局传来了一个坏消息,其局长最近表示:目前没有将欧洲航天员送到新建设完成的中国天宫空间站的计划,该机构既没有预算能力,也没有政治意图将其宇航员送往中国空间站。


这意味着外国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时间将会进一步延迟,毕竟中国航天与欧空局的曾经有过八年的“蜜月期”。不得不说,这样的消息令人感到遗憾。

那么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早前媒体就多次报道,来自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航天员都在紧锣密鼓地学习中文,还多次与中国航天员参与合练。

实际上我国与欧空局早在2014年就已经签订《2015-2020年中欧航天合作大纲》,其中包括深空探测、载人航天、空间碎片等领域的合作。其中就包括了派遣航天员进入我国空间站。


合作是双向的,我们也会借助欧空局的部分力量,为太空探索提供服务,例如: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升空后,欧洲空间运转中心曾为其进入火星轨道提供遥测、跟踪服务;隶属于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探测器也曾为天问一号保障火星、地球之间联系提供数据中继服务。

在载人航天方面的合作一直以来也十分顺畅。2016年由欧航局牵头在撒丁岛举行了洞穴探险训练,叶光富就曾参与其中,赢得一致好评。之后在我国黄海海域举行的海上救生训练,欧空局派员参与。

本来被寄予众望欧空局的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和马蒂亚斯·毛雷尔,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可能将显著下降。

那么,既然合作良好,欧空局为何突然提出终止载人航天方面的合作呢?


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两个:

第一,欧空局受到美国胁迫,不得已做出上述决定。

从欧空局局长的发言就能看出,其显然受到了美国方面的政治要求,意图阻止欧洲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而是进入濒临退役的国际空间站。

欧空局局长约瑟夫说:“我们正与我们的国际伙伴一道努力,忙于支持和确保我们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承诺和活动”。

显然,国际空间站缝缝补补准备再战几年,没有买票的观众怎么能行,于是美国航天方面就将两只手伸进了欧空局的口袋。

第二,欧空局本身也是一盘散沙。

目前的欧空局基本上没有做深空和行星项目了,绝大部分的钱都花在近地项目上,预算有限,还曲折离奇。

计划斥资60亿建设的欧洲版星链计划,实际上也缺乏资金预算;想要自己发射火箭,不是失败就是没有可用的火箭;2022年底选拔了新一批6名航天员,正准备雄心勃勃地进入载人航天高光时刻,却又遭遇美国干扰。

就和当年我国准备加入伽利略计划一样,背后到处都是美国的干扰。当年商业卫星发射等业务也是因为美国干涉就撕毁合同。一系列破坏性干扰之后,才有了欧空局现在这样鸡肋的局面。

不过,我们不用担心。当年,欧洲断供星载原子钟,我们自主研发的原子钟一种称为世界前列,服务于北斗导航卫星等系统。

被欧洲放鸽子的商业卫星发射,也逐渐从服务国内进入国际市场,最新的消息是我国将在吉布提建立国际太空港,为非洲发射卫星提供便利。


而载人航天方面,我们更不用担心。目前的国际空间站已经进入了寿命终点,即便是修修补补,能基本维持运营,其使用成本还是过于高昂。

我国的空间站具有后发优势,无论在技术和使用成本上都更具优势,按照现在的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很有可能俄罗斯真的会退出国际空间站,转而建设自己的独立空间站,到那个时候欧空局只能花大价钱,买最烂的服务。

纵观我国航天发展历史,来自外部的干扰就从未中断,只不过每当我们超越别人很远的时候,总有冰释前嫌,主动寻求合作的时代,我们只需继续发展,不断超越,仅此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空间站   原子钟   火星   航天员   欧洲   美国   干扰   我国   计划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