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惠评|跨越5000亿,惠州奋楫再出发

瑞虎辞旧岁,玉兔报新春。近日,惠州交出了去年的经济“成绩单”:2022年惠州地区生产总值5401.24亿元,同比增长4.2%。惠州不仅实现GDP增速全省第一,也正式迈入“5000亿俱乐部”

过去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之下,惠州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属难能可贵。

从纵向来看,惠州经济总体保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2021年,惠州GDP增速为10.1%、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广东第五个“万亿工业大市”。2022年,惠州再度逆势而上,GDP迈入“5000亿俱乐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令人惊喜的是,“惠州制造”还登上中国空间站、亮相卡塔尔世界杯,这背后是产业链不断迈向中高端。

从横向来看,惠州经济总量已连续10年稳居全省第五,2022年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其中,GDP、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总产值等指标增速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全省第二。

经济数据指标是观察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透过数据可以发现,惠州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健康发展,正是因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大力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

——聚力大产业,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惠州瞄准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联合广深莞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加快布局生命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增加值2424.82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10.3%,生命健康制造业增长9.6%。

——提升大平台,集中建设“3+7”工业园区。惠州坚持把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集中投向工业园区,3个“国字号”园区、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公共成本的最小化。大亚湾开发区连续4年稳居中国化工园区30强榜首,仲恺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五年提升了11位,惠城高新区新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突出大项目,把稳“定星盘”,筑牢“压舱石”。世界500强来了,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进入大件重型设备吊装阶段;总投资150亿元的恒力(惠州)PTA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一批全球巨头正“重仓”布局惠州,去年工业投资增长42.1%。

——狠抓大企业,产业协作“生态圈”日益丰富。德赛西威、亿纬锂能、利元亨等本土领军企业做大做强,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在这里融荣共生,让惠州的发展结构更优、韧性更强。

——营造大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惠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当前,惠城提出把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博罗奋力打造“成本更低、办事更快、服务更优”的营商福地,大亚湾力争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数据不是功劳簿,而意味着新起点、新高度。1月7日,中共惠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发出“号令”——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同时立下雄心壮志——加快打造广东经济总量万亿第五城。这是新时代赋予惠州的历史机遇,是省委对惠州的殷殷厚望,也是600多万惠州人民的热切期盼。

前进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在区域竞争中,城市分化趋势加剧,惠州距离广深佛莞等兄弟城市仍有很大差距,追赶之路殊为不易。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凝心聚力、越要担当作为。实践证明,只要全市上下一心,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泥泞动摇不了发展的意志,艰难险阻阻挡不了前行的步伐。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今年是农历癸卯兔年,玉兔象征着机智敏捷、平静美好。期待着惠州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飞速奔跑,在新一轮的城市竞合中尽显风流。

【记者】马发洲

【摄影】梁维春 王昌辉

相关

三项经济指标增速全省第一!2022年惠州GDP5401.24亿元增长4.2%

【作者】 马发洲;梁维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惠州   大亚湾   广东   高新区   工业园区   工业总产值   全省   产业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