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风的地方》刘亦菲胖了?同组演员:剧组美食特别好,“天仙”每天都夜跑

“我和许红豆竟然是老乡!”“许红豆的山东话太标准了!”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以下简称《有风》)热播,不仅带火了云南旅游,还让许红豆的家乡淄博出了名。剧中刘亦菲饰演的许红豆说淄博话,做鲁菜,究竟是谁教的呢?最近这个“案子”终于破了,原来是许红豆的好朋友——谢晓春。

近日,谢晓春的扮演者、淄博籍演员董晴回家乡过年,在接受新黄河记者专访时讲述了《有风》幕前幕后的故事,还回忆起了片场如何教刘亦菲、李现说山东话。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姑娘,董晴没想到拍剧还能顺便为家乡做宣传,内心有说不出的骄傲。

谢晓春身兼多重身份

刚看到剧本的时候,董晴就发现《有风》和别的剧很不一样,“这是一部比较新的剧,没有比较强的情节和比较大的矛盾冲突,它是娓娓道来的,为观众呈现了一种新的视觉感受以及生活模式,对于演员来讲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和体验。”

谢晓春是本地人,读完大学回到家乡,追随谢之遥创业,担任公司的管理工作。不过她的身份还有很多——作为家中长女,她承担着照顾妈妈和弟弟的责任,她还是单亲妈妈,为家人操碎了心,事业、家庭一样都不能撂下。

面对这些,晓春从来不抱怨,总是一副笑脸迎人,工作上任劳任怨,照顾家人事无巨细,在她和女儿、母亲、弟弟甚至前夫之间,上演过很多动人的瞬间。

董晴坦言,剧中更多呈现的是谢晓春是如何协助大哥工作,但她身上背负的情感也很多,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个需要操心的弟弟,还有一段不太顺利的婚姻,但是晓春却在看似一地鸡毛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这是人物特别吸引她的地方。

对于一个普通的女性来说,兼顾好这些身份不容易,但对于董晴来说,谢晓春需要变换不同身份所带来的挑战也是表演中最有意思的地方,“演戏其实就是演人物关系,有这么多的对象需要转换,我觉得在创作的过程,演员会觉得很过瘾和有意思。针对管理工作这一块,剧组很用心,安排我们提前到剧组进行了一些训练,包括怎么做乳扇,记住工作中涉及的各种名称以及怎样去做管理。”

真没想到能给家乡做推广

剧中,阿桂婶和许红豆初次见面问她是哪里人,许红豆回答是山东人,正在山东各地争抢许红豆时,一张快递单号的出现揭晓了答案——原来许红豆是淄博人。后来的剧情中,许红豆还说淄博话、自爆会做酥锅、姥姥过年炸菜等细节,诸多淄博元素让山东网友倍感亲切,尤其是在和谢之遥开玩笑时的那句“有病啊你”颇为原汁原味。

而在近日,董晴在回家制作发布的一条视频中,自爆红豆的“标准淄博话”是她教的,还通过视频还原了酥锅的制作方法,让外地网友纷纷眼馋“想吃红豆同款酥锅”。

采访中,董晴对新黄河记者说,许红豆是淄博人的设定其实是剧本中本来就有的。“我不确定编剧是不是淄博人,但看剧本的过程感到很亲切。后面的剧情里,红豆提到父母搬家,说出了一个小区的名字,我当时就笑了,给我们制片人发了一个信息,问他编剧是不是淄博人,因为这个小区就是我们家那边的小区。”

到了拍摄现场,身为剧组唯一一个淄博人,还当上了淄博推广大使,“现场有人打趣说加上两句淄博方言调侃一下,当时我正好在场,我就说那我教你们,我就教了李现和刘亦菲每人一句:‘我都快爱上你了’和‘有病啊你’,这两句就是以前我们同学之间打趣的话。现场说的过程,大家也觉得特别好玩儿,学了一种新的语言。”

网上有人评价刘亦菲的淄博话很标准,而李现明显学得就像外地人,董晴笑着表示也有同感,“他们学得还挺快的,刘亦菲学得挺地道的,那个语气都学出来了,而剧中李现本来就是云南人,说得不地道反而更贴合角色。”除了方言,剧中涉及的其他淄博元素,董晴也会给许红豆科普,比如酥锅是一种什么菜。

没想到在云南拍了一部戏,却给家乡做了推广,董晴内心也有点小得意,“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淄博人,宣传推广家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感到特别骄傲。如果今后还有机会再拍戏时能把我们淄博的元素展现出来,我会更好地讲给大家。”

刘亦菲坚持夜跑保持好状态

《有风》播出后,云南大理成了这个春节最热门的旅行地,董晴也直言,能去这么美的旅游城市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也算是给剧组的一个福利。

《有风》拍摄了一百五十多天,剧组是朝着精品的目标来打造的,演员们相处的时间也比较长,没戏的时候,大家会约着集体行动,“一块徒步,吃当地的美食,或者租个车到周边转一转,拍拍照片,唱唱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因为《有风》,董晴跟刘亦菲成了朋友,不过她眼中的“天仙”跟很多人眼里的刘亦菲有些不一样,“大家都叫她‘天仙’,但是我跟她接触下来这段时间,我觉得她是一个特别真实的人,她其实并没有特别把自己的美当回事,而且非常努力,为人非常随和,在一起相处起来很舒服。”

剧播出后,网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刘亦菲胖了”的讨论,对此董晴为好友“申辩”,“首先这个戏里,剧组准备的道具就特别好,出现的美食都非常好吃,像什么米线、清汤火锅、烤肉,在现场吃得停不下来。

大家对美食都有一种渴望,我认为评价一个演员是美还是不美,还是要从角色去看待,因为刘亦菲这次演的是一个正常的上班族,身材也是演员为了靠近人物所做努力的一个方面,是应该被肯定的地方。”

董晴表示,刘亦菲的戏份虽然很多,但拍摄期间一直坚持夜跑来保持好状态,“即便收工很晚,她也坚持跑步,有时候我们要聚会,她也是会在跑完步后再来跟我们聚一聚。”

回家就要有家乡的新年仪式感

在弹幕留言中,很多网友还是喜欢用“贝塔”来称呼董晴,那是她在《最好的我们》中饰演的人物。除此之外,她还演过《武动乾坤》里的林青檀,《心剧》里的葛玥,董晴有种能力,即便是出演配角,也有办法闪光。

董晴从小学习舞蹈,13岁到济南求学,在艺考的时候因为多报了一项表演,幸运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从此踏上了表演道路。董晴坦言,一路走过来,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家人、朋友、老师、合作伙伴、同事,我都非常感谢他们。我对演员的理解就是——要真的尊重表演这件事,就会是一个好的演员。”

影视圈竞争激烈,有人上位,有人过气,已经出道十余年的董晴平常心看待,“我现在觉得,小火慢炖不也挺好的吗?”

董晴临近年关回到了淄博老家,等待着每年属于家乡的新年仪式感,“过年的仪式感就是能回到家,跟家里人团聚到一块,跟兄弟姐妹们去给长辈拜年,聊聊这一年大家在外头都有什么成就、有什么挫折,家人之间相互打打气、充充电,然后再回忆回忆小时候的事,我觉得这就是新年的仪式感。”

回家过年当然少不了品尝家乡美食、逛家乡景点,董晴罗列了一串长长的打卡清单:“回来这几天,淄博各种特色的吃的烧烤、炒鸡、火烧都吃了一个遍,等过完年天气稍微暖和一点,我再跟父母到周边去转一转,准备去蒲松龄故居,还想了解一下蹴鞠的文化,然后去博山吃吃真正的酥锅。”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任晓斐 编辑:郑楚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剧组   演员   美食   地方   淄博   黄河   同组   山东   天仙   剧中   剧本   仪式   家乡   家人   身份   人物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