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是否破坏了河西走廊的生态?从汉朝人的做法便能略知一二

刘邦建立汉帝国后,为防止边境战乱影响全国统治的大业,进行了旧战略改进。

彼时,他将前沿防御确立为一种经边的主导战略。

河西走廊就是战略经边防御产物。

到了汉武帝时期,出于河西走廊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的考量。

他又对河西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工作加大了执行力度。

只不过,在河西地区开荒建设需要大量移民,开垦田地种植粮食作物。

此举虽然促进了河西地区经济发展,却也极大影响了当地生态。

对此,智慧的汉民族采取了治理改善措施。

其逐渐在实践中,找到自然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之道。

汉代河西走廊的农业开发

有道是,大凡事前未有样者,不易做。

秦统一帝制后,汉王朝接踵而至,继承秦制。

然而事实上,汉初立国后,整个政局体制还是呈现出一个混沌的局面。

特别是秦朝曾经的死对头。

即,北方的夷狄。

他们在汉代演化成新的部落——匈奴,不断于边境“跃跃欲试”。

对于一个刚立国的王朝来说,此时的边防安全成为防御工作的重中之重。

于是,刘邦便决定在边境地区实行前沿防御。

这个防御阵地本质上是由边郡来承担风险,内地承担维持防御的成本。

如此一来,边防——内地形成一套防御系统。

同时,此举也能使边境防御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击败匈奴。

政府由此建立河西四郡,河西走廊也开始形成。

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因其地势是由祁连山和北方群山呈夹击之势,而被命名为河西走廊。

当时,匈奴的军事实力遭到汉军腰斩。

河西之地局面处于暂时平稳的状态。

再加上河西走廊原本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汉武帝便开始在这里移民设郡,筑建边防。

这个区域内,南麓祁连山的冰雪消融后流入黑河、石羊河、疏勒河。

而这三条河流,又滋养河西众多河流湖泊。

最终,雪水和地下水共同孕育绿洲。

有山有水又有绿洲,这块地方自然水草丰美、宜农宜牧,一派勃勃生机。

除了生态环境好之外,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蒙古草原、青藏高原、西域荒原四大地理半块的结合部。

也可以说,它是这四个区域的衔接之处。

只要占据了河西走廊,就可以连通中原和西域。

早在文帝时期,晁错就提出了“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事之急务”的谏言。

武帝时期,河西走廊成为其苦心经营的战略要地。

只是建设河西地区,当务之急是要有劳动力。

需要劳动力就需要大规模迁移人口。

毕竟只要大批人口在这里安身立命。

他们就会好好利用地域的生态优势来建设自己的家园。

另一方面,这也是“以民户为边防”的策略。

只不过那个年代,徙民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没有生计的贫苦农民、罪犯及其家属。

考虑到移民成分的复杂性,政府进行了相应的管理设置。

与内地不同的是,这里秉持的是“且战且守、亦兵亦农”的策略。

如此便可以开荒和防御两手抓。

解决了人口问题,接下来就要着手解决军队粮草和徙民的温饱问题。首先要大力屯垦。

此举分为两个阶段。

即,驻军屯田和戍卒屯田。

当时,为更好巩固、控制战略要地,中央要在河西地区留驻军队。

这个军队就会负责部分屯田任务,也就是所谓的驻军屯田。

而戍卒屯田是指戍边士卒进行屯田。

这些士卒往往来自徙民队伍。

他们参军的理由也十分简单。

因为能够获得政府的贴补,安全保障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如此一来,他们不仅可带去内陆先进的生产力,也可以节省大量军费。

但是政府也有严令,迁徙过来的人口不可以再迁回内地。

所以,军屯和民屯一齐成为河西地区开发农业的主体。

在后期,敦煌境内还出现了宜禾、鱼泽、美稷等地区名字。

足以可见屯田的规模成效喜人。

其次是兴修水利。

根据《史记》记载:“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水及川谷水以溉田。”

其实,河西之地所处地区常年不下雨。

要是单靠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根本不足以发展农业。

自然,水利工程的修建迫在眉睫。

后来,经政府组织,结合民间挖掘渠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灌溉网络。

至此,水源可以源源不断地运输至田地之中。

如此一来,迁徙过来的人口开垦荒地都得到有效灌溉。

这样对于农业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为后来一派繁荣的景象打下扎实的基础。

情理之中,随着农耕区面积不断扩大,大批量种植农作物成为人们维持生机的主要形式。

从出土的竹简中记载来看,当时人们种植的作物多是以粟为主,还有麦子、大豆、麻等。

一时间,河西地区的土地面积已经由原来的游牧改为用于农耕。

绿洲和牧场变为农田。

农作物逐渐取代天然植被。

自然水源为主导的自然生态系统被人工建立的灌溉农业生态系统所代替。

河西走廊的生态有了越来越多的人工痕迹。

从长远来看,这无疑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好在不久后,当地管理者也注意到这个问题。

那么,他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汉代河西走廊的生态保护

必须要承认的是,这种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的确促进了河西地区经济发展,也为抵御匈奴立下功劳。

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其造成了自然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就拿农田和绿洲的比例来说。

农田面积增加,大片绿洲消失。

可是绿洲远比农田的抗风沙能力要强。

另外绿洲具有的保存水土的作用也是农田所没有的。

可恰恰农田正需要大量的水源灌溉才可以生长。

更何况,农作物种植过的地方若是再想恢复成原生植被,需要花很多时间。

显然,这成为一个恶性生态循环。

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土地荒漠化。

所以在西汉中后期,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建设河西的阻碍。

泥沙大量增多、河岸逐渐抬高,导致下游经常溢决,形成洪涝灾害。

为解决这一生态问题,生活在河西走廊的人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

首先,宗教成为人们解决生态问题的精神信仰。

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于自然力量有着神化崇拜。

这也是为什么,当地龙王庙十分泛滥。

彼时,水神龙王和风神龙王成为当地民间信仰的核心。

根据地域不同,降水量少的地区祈祷可以多“降雨”。

降水量多的地方则祈祷龙王,不要使河堤决口,以致洪水泛滥。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只是一种精神调适,与生态环境的治理没有什么关。

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间宗教信仰文化。

后来,当地人也采取了一些行为措施来调节生态环境的失衡。

农田的大面积开垦造成土地荒漠化,他们就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来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

其中有效的方式是改进农耕工具。

当时河西地区的人们已经创新了耕地用的犁床、犁辕、犁梢。

甚至还出现了成批量的牛耕技术。

这些技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提高种植成功率和土地利用率,也为生态环境恢复起到作用。

不仅如此,代田法也得到推广。

所谓代田法就是一种交替使用沟、垄的方法。

众所周知,田地本就是沟垄相间。

利用这一点,当地人决定今年作物种在沟里。

来年沟垄互换位置,把土拨下再种在原来的垄的位置上。

这种耕作方法有利于保持地力,抗御风旱。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相应律法来规范生态保育。

如《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规定:“孟春月令,保护林木资源禁止伐木。”

这反映了“以时顺气”的自然时序观。

毕竟春天是动物繁殖的季节。

同时,政府还下令不可在春季捕杀怀孕的动物。

当然,有的动物在别的季节繁殖,也会在当季禁止捕杀。

总之,在河西走廊里,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一起,加强了生态保护意识,也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结语

我国自古以来,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十分重视,也不断攻坚克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当时的人们为了适应生态变化、改善生态环境、减缓自然灾害做出了诸多努力,也为后世的我们做出生态保护的典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便正是古代生态文化的延续。

参考文献:

《史记》

《后汉书》

《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河西走廊   河西   生态   农耕   汉朝   边防   农田   生态环境   绿洲   做法   自然   地区   政府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