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手速大战熄火,互联网大厂放弃春晚红包

距离除夕只剩几天,往年气氛火热的春晚红包,变得静悄悄。

前几天,央视总台举行《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宣布与微信视频号、抖音和快手达成春晚直播合作,对红包合作事宜只字未提。

要知道,往年红包互动可是被互联网巨头们抢破头。如今从时间上看,本次春晚红包注定无人接盘。

谁能想到,“卷生卷死”的互联网大厂,在这个春节不想努力了呢。

大厂放弃春晚红包

2015年,自从微信红包一战成名,互联网便打响春节红包大战。

春节前后,网上红包活动那叫一个丰富,春晚独家合作更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必争之地。

今年,不仅春晚赞助商没消息,上线红包活动的平台都寥寥无几。

目前,全网公开的春节红包金额总共43亿元。其中,支付宝5亿元,百度8亿元,快手20亿元,字节跳动旗下合计8亿元。

对比2021年的122亿元,2022年的80亿元,红包金额已连续3年走低。

不难发现,比起在央视春晚上“撒钱”,短视频平台都开始转向直播或转播,内容及电商平台则显得对春晚兴致缺缺。

毕竟,春节红包这个“秘方”一吃就是8年,也该不起作用了。

停止“撒钱”不意外

其实,大厂在春晚“躺平”在情理之中。

先从春晚角度说。

当下,它已不再是大家除夕当晚唯一的娱乐方式,其用户时长正在被短视频、直播等新娱乐形态分割。

数据显示,2001年~2019年,春晚都保持平均30%的高收视率。但从2020年起,收视率就降到24%以下。2022年,该数字仅为21.93%。

再看互联网大厂。

当年,微信红包挖掘出春晚对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力,也证明了移动支付+社交的潜力。

随后接棒的阿里、百度、京东、抖音、快手,玩法看似多样,实则大同小异。

缺乏优质产品持续吸引用户,导致春晚红包的催化剂作用缺乏用武之地,留存率惨不忍睹。

比如,将红包升级到10亿元现金的百度,除夕当晚App的DAU达到2.4亿,同比增长67.3%。但后续7日内,新用户留存比例仅为2%。

另一方面,8年时间过去,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逻辑,已经从拉新走向存量经营。

据QuestMobile数据,从2018年起,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在11亿多维持近4年。

2022年5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月活规模为11.87亿人,两年仅增长230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不到1%。

这种情况下,超级App们的流量增长已致天花板,即便是春节红包,也难以再造神话。

还有就是,大厂们“血槽已空”。近一年,“降本增效”成为各CEO随时挂在嘴边的关键字。

顶着市值缩水、净利润下滑等巨大压力,巨头们都在砍新业务、裁员降本,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自然舍不得再斥巨资投春晚红包。

春节流量还得蹭

不过,虽说春晚吸引力下降,但不可否认它依旧是个巨大流量池,该蹭还得蹭。

如今,无论短视频、内容平台还是电商平台,都将重点转到自身的优势业务上。

短视频平台,转战春晚直播和转播。

前几天,微信刚发文称视频号将继续独家春晚竖屏直播。抖音、快手也对外表态与春晚达成直播观看及回放合作,获得横屏转播权。

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则纷纷投入到自己的“年货节”中。快手电商也打出“春节不打烊”口号。

虽说互联网已进入存量时代,但各家拉新促活的需求依旧存在。即使不投春晚红包,自家活动还得做。

所幸,大佬们在以往的活动基础上做出不少改进。

比如,支付宝本次在“集五福”中加入看直播集卡,还推出元宇宙形式的“福气乐园”玩法。

再比如,微博红包会引导用户加入热聊专场,与自身超话、广场等功能结合,无形中增加平台内用户活跃度。

总之,春晚抢大厂红包的故事,恐怕要成为历史了,但科二妹并不遗憾。

毕竟,每年春节,都有打工人为此加班加点。如今告一段落,未必是件坏事。

就像有网友评论的那样:“几块钱不会影响我对这些平台的使用,与其沉迷营销,不如多钻研用户体验,那才是立身之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网大   红包   快手   存量   除夕   流量   大战   春节   用户   平台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