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过大年-五百岁的福山大集将成打卡地

大小新闻1月2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刘丽丽 摄影报道)在福山大集里转一圈,身上一定沾满了年味儿。

春节前夕,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赶大集、备年货的传统。福山大集作为烟台古老的集市之一,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而历久弥新。福山大集有近五百年的历史,17日是腊月二十六,福山大集每逢三、六、九赶集,不少人抓紧时间前去置办年货,大集格外热闹。

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五颜六色的气球、炸至金黄的面鱼、香酥可口的肉脂渣、刚出炉的瓜子花生,还有一堆堆新鲜的鱼虾和摆得整整齐齐的锅碗瓢盆,以及香气浓郁的现磨花生芝麻酱、农民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颜色鲜亮的新衣新鞋……琳琅满目的年货让人眼花缭乱。大集上人声鼎沸,叫卖声,讨价声,还价声,再伴着母鸡咕咕叫,俨然一首动听的农村集市交响曲。

明万历46年的《福山县志》在《卷二·镇集》的“城市集”小节中这样描述:“三处,月凡九集。宣化街:逢三日集;东西街:逢六日集;平定街:逢九日集。”

从这一记载可见,现在福山城三、六、九赶集的习俗,最晚在明代已然存在,这一规制一直延续至现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福山大集就是福山及周边地区的民间文化集聚地。

福山大集有近五百年的历史。

“记得小时候每逢腊月都会跟着家人来赶集,家里各种年货和全家人过年穿的新衣服都会在这里购买。我最喜欢吃在大集上买的冰糖葫芦,感觉年味十足。现在我女儿都5岁了,这么多年,大集上的年味没有变过。”说这句话的人是今年36岁的李红。“我们家住得比较远,人老了,退休在家闲的没有事,就约朋友坐公交车一起过来置办点年货,大集上热热闹闹的,还能讲价,比在超市有意思。”家住河滨小区的张阿姨笑着对记者说。相对于商超和综合体,集市更接地气、人情味更足。老百姓既能在大集上讨价还价、货比三家,还能与摊主谈天说地、拉拉家常,寻找回童年的记忆,感受怀旧情怀,体味那淡淡的乡愁和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福山大集,不仅仅深受本地人喜欢,还要成为一个年轻人打卡的网红地,承载老烟台记忆的文化地标!”采访中,福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福山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今后将围绕百年大集历史文化品牌,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同时,在周边交通设施建设、提升内部设施、分区规划以及自媒体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助力福山大集成为流量品牌、时尚品牌。

福山大集延绵500年,长盛不衰,也揭示出现代都市人们对民风民俗和乡土乡情的怀念与向往。未来的福山大集,将打造成有特色、有情怀、有流量的新型消费场景,“展会+消费”“文化+消费”,形成一个稳定增长的消费点位,拉动消费全面复苏。

责任编辑:伟业

审校:王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福山   宣化   都会   冰糖葫芦   烟台   腊月   年货   集市   花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