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如何击打,它都会反弹,永不停歇!

#电影中国乒乓#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是邓超/俞白眉导演生涯最具突破的作品,竟然是由一次“惨败”拉开了电影的序幕。


中国的国球大家都知道是乒乓球,还有脍炙人口的“乒乓外交”。

小小乒乓球被咱们当成了与外国友人交流的“大使”,不仅仅在体育领域所向披靡,还在我国外交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却没有表现国乒辉煌历史,而是从男乒兵败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开始。

由邓超饰演的主教练蔡新华,面对瑞典队势如破竹的胜利,中国男乒一度陷入“我们注定是炮灰”的颓丧境地。

国内媒体也对中国队连发质疑,在这样一种压抑又窒息的氛围下,中国乒乓该何去何从?


伴随“你们相信吗”的灵魂拷问,影片抛出“失败意味着重新开始”的观点,将观众引入另一个主题——相信。


彼时女乒在国际上夺得骄人成绩,而男乒面对连续三届世乒赛败北的现实,全队摩厉以需、常备不懈,用汗水迎接新的考验。


在巨幅的对手画像面前,蔡新华向队员坦言:“没人相信我,也没有人相信你们,但是我信。”


而孙俪饰演的蔡妻黄盈与丈夫之间的默契互动,更让故事在燃情以外平添一丝温情。


对于这种写实的体育竞技类题材的电影来说,想要拍好其实很难。尤其还是真实事件改编,不仅是对主创人员的考验,更是对这段历史的解读。


类似电影有巩俐主演的表现女篮的《夺冠》,彭于晏主演的《翻滚吧阿信》和《破风》。


每一段历史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看法,想要统一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看导演和编剧的功底了。


乒乓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背后的精神更多代表了国人的荣誉和强国梦想。

这类电影,专业性非常强,而且关乎我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过程,所以仅仅剧本的准备,邓超就足足花了四年时间。


据说,拍摄之前,主要演员便经历了长达8个月的乒乓球训练,以满足表演要求。可见剧组对表演要求之高,也表明主创人员对这部电影的用心打磨。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以1995年天津世乒赛的“翻身一仗”为创作原点,展现了以主教练蔡振华为首的教练班子,推行战术打法、科技引进、乒乓球理念、饮食训练、海外求学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围绕马文革、丁松、王涛、刘国梁、孔令辉等五虎将的特质,针对男乒最强劲敌瑞典男团打造一系列应对办法,最终在家门口的世乒赛重新夺回斯韦思林杯。


在国内外均不看好的情况下,铁腕少帅和男乒五虎将一起,打赢了这场翻身仗。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男乒在90年代初期绝地反击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如何面对低谷、如何从信念中汲取力量的故事。


这个发生在28年前的故事,也希望在28年后的今天,焕发新的个体感悟,唤起新的时代回响,给予人们更多在新一年拼搏前行的力量。


导演邓超和俞白眉坦言:“这部电影不是讲人怎么成功的,而是讲怎么面对失败的。”


主持人陈铭在看过电影后,发表了一段直抵影片内核的感言:“这是一部非常‘纯粹’的电影,我看到后半段的时候尤其有这种感觉。

我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中国体育有体操、跳水、女排等非常多优秀项目,但是只有乒乓球是国球。

因为它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初的运动信仰,我们民族热情、金牌信仰就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它是最初的起点。

它的形象与每个中国人形象又非常近——它那么圆,无论你用多么大的力量击打它,它都会用你意想不到的角度反弹起来,且永远不会停下来,这也是为什么看到乒乓球那么亲切。

我们从小用筷子吃饭,所以我们从小手指和手腕的灵活度在世界民族当中就是有先天的优势。

这是我们的基因,这是我们的本能,这是我们血脉里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国球   都会   世乒赛   绝地   乒乓球   中国   乒乓   导演   力量   故事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