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我的蟋蟀宝贝“青鼎”

养蟋蟀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它和养花、养鸟、养鱼一样,受到老百姓喜爱。《聊斋志异》里有名篇《促织》,就是讲蟋蟀的故事,它引起了我日后养蟋蟀的兴趣。

在我的少年时代,“大世界”附近有一个花鸟鱼虫交易市场,很多乡下人捉来蟋蟀,在这里兜售。品相好的,放在盆里,论只卖。品相一般的,就整袋卖,这对我们小孩来说最合适,价格能承受。我买一小袋,到家一只一只放出来,挑选。整袋的蟋蟀中,好坏掺杂,还有“三妹子”,就是雌蟋蟀,都混在一起。倒出的过程很有乐趣,运气好的时候,偶尔也会倒出一只好蟋蟀。

后来,我开始捉蟋蟀。我家弄堂一墙之隔就是广慈医院(现在的瑞金医院),小孩都特别调皮,蟋蟀喜欢伏在墙根鸣叫,我们听到叫声,就偷偷翻墙过去捉蟋蟀。大清早,大人们都在睡觉,不容易被人发现。蟋蟀是藏在石头下面的洞穴里的,一听见它叫,我就在洞口放一张网,蟋蟀就捉住了。

我的兴趣越来越大。七宝是出蟋蟀的地方,我和弄堂里的小伙伴约好去七宝捉蟋蟀。大家骑上自行车,全副武装,带上捉虫的网、袋,还带上一只杀好的鸡,油、盐、酱油等调味品,一早就出发了。我们认识一个七宝种菜的农民,他的农田里有很多蟋蟀,因为蟋蟀要吃庄稼,看到我们来捉虫,他很欢迎,还赠送了一些他种植的青椒给我们,作为酬谢。中午,我们就用几块砖头垒成小灶,在田里烧“青椒辣子鸡”吃,滋味鲜美极了。

蟋蟀和其他鸣虫相比,除了用来听,还要看它斗。我曾经捉到过一只上好的蟋蟀。浑身乌黑,牙齿紫黑,头上有一圆形乌青块,我叫它“青鼎”,精心培养它。有个小伙伴的叔叔是专业养蟋蟀的,他家里有很多古董级的蟋蟀盆,看到我的“青鼎”后说:“这是一只好蟋蟀,我们到中秋节时斗一斗,谁赢了,谁就吃一只月饼。”

转眼就到了中秋节。我们把蟋蟀盆下面垫上草纸,草纸有摩擦力,这样蟋蟀的脚能使得上力。他的蟋蟀是杭州产的,浑身黄色,一口白牙,个头大,我的“青鼎”个头稍小,但一点也不怯场,很勇敢。一放进去,两只蟋蟀立刻开战,互咬了很久,难分胜负。最后,我的“青鼎”赢了,为我争了光,但肚皮上也光荣负伤了。就这样,我吃到了一只月饼,真是开心得不得了。

这只“青鼎”是我的宝贝。我精心呵护它,天冷时用棉被焐着它,不让它受冻,一直养到它寿终正寝。我养过很多蟋蟀,只养到过这么一只好蟋蟀。它让我终身难忘。(胡运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蟋蟀   聊斋志异   瑞金   紫黑   草纸   弄堂   青椒   月饼   中秋节   品相   浑身   精心   小孩   兴趣   宝贝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