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事儿虽小,也是为稳经济作贡献!”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农村年集,透着最真实朴素的生活气息。

农历腊月二十一,又到了天津市宝坻区王卜庄上集的日子。天还没亮,王卜庄集市就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帷幕。各色摊位一条长龙似的摆开——服装鞋帽,蔬菜水果,海货河鲜,油条麻花——挤挤挨挨,次第铺展。

视频加载中...

记者跟随着国网天津宝坻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穿梭在集市的各个摊位间。宝坻供电公司的“红马甲”们熟稔地与各摊主打着招呼。“农贸集市菜鱼蛋禽种类多,用电情况较为复杂。”服务队队员刘汉学向记者介绍,“我们时不时就得过来看看,检查检查摊位用电情况,宣传一下安全用电知识,帮助摊主排除安全隐患。事儿虽小,也是为稳经济作贡献!”

在这里,无论是买东西的、卖东西的,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

小姐妹结伴在服装鞋帽摊点添置过年的新衣,眉开眼笑;娘俩割几斤猪肉买几斤大虾回家做一桌大餐招待上门的亲戚,兴高采烈,老人领着孙子在面摊上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饸烙面,心满意足……

红火,喧闹,眼花缭乱。

集市就像一双大手托举着乡村的现实与梦想,展现着这片热土的特有的浪漫情怀和勃勃生机,乡村振兴的图景就这样热气腾腾地弥漫开来。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记者注意到,集市上卖鲤鱼的摊子格外热闹。“卖的很快,就剩这几条了!”摊主李茂发指了指硕大的水盆:“大的一早都被买走了,就剩这几条小的了——小的一条也有六斤多!”水盆里,几条宝坻特产红脖大鲤鱼摇头摆尾:“我们宝坻的鲤鱼很有名,又好看又好吃!”

“我们村里过年都得买两条鲤鱼回去,先不着急吃,得放盆里养几天——放在那儿就好看!年年有余,说出去就好听!”来买鱼的村民张永旺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到了年三十,铁锅一架,小火咕嘟着慢慢炖,鱼香味特别浓,喝上二两美滋滋!”

宝坻的鲤鱼是怎么养出来的?记者来到了宝坻区牛家牌镇孙家庄村。

在这里,大大小小的鱼塘星罗棋布。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正是三九天,鱼塘上结了厚厚一层冰,但仔细看,每个鱼塘都会有数个规则的没有结冰的圆圈,圆圈中间有个小小的机器呼呼地运作着。“这是增氧机,是冬天养鱼的关键设施。”大白庄供电服务中心主任徐向阳一边检查着鱼塘的用电设备一边向记者介绍。“增氧机一方面可以提升水中氧气浓度,另一方面通过机器的转动可以防止水面结冰。”

“鱼老板”张东恒介绍说,增氧机要是坏了,鱼塘里的水面就会全部冻住,鱼苗就保不住了。“今年生意好,供电公司的服务也好,我就放心地多承包了两个鱼塘,春节前能上市2万多斤鱼,平均每亩鱼塘能增收两三万块钱呢。”张东恒说。

寒冷冬季为鲤鱼养殖带来了挑战,暖心的用电服务让养殖户吃了定心丸。

“欢迎大家来宝坻吃鱼!”张东恒热情好客,他话里的语气不仅洋溢着快要过年的喜气,也饱含着生活将更美好的底气。

编辑:段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宝坻区   宝坻   增氧机   水盆   鱼塘   服务队   摊主   热气腾腾   圆圈   鲤鱼   摊位   集市   事儿   水面   新春   基层   记者   经济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