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畔的精灵

黑龙江上游的主要支流额尔古纳河,在大兴安岭西侧孕育而出,缓缓流过呼伦贝尔大草原,沿途吸纳了众多的支流,在黑龙江北部漠河附近,汇合而成黑龙江。

这是一条秀美而多情的河流,上百条曲曲折折的小支流,兴安岭稠密的白桦林与落叶松林,让额尔古纳河有了纯净、清澈的水质。

迟子建,便是这河畔冰清玉洁的精灵。

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而热烈的情感,以独到而精细的目光,将极地边疆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诉之于笔端,流淌在万千读者的心田。

我没有读过她的长篇,这个年龄,已对小说索然寡味。但偶然的日子里,读了她的散文。便觉此种情感真好。它是真实地聆听生活,叙述生活。不娇情不造作不喧哗更不沉沦。

她用一双探索的眼睛她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将世间万物将人间万象,描摹吟咏。在她眼里,一个普通的村妇,一缕炊烟,一个不起眼的小城,乃至家家必备的盐,都是她文字江山里的人间烟火。

她生于黑土地,长于黑土地,她的神来之笔,始终关注脚下的这一方水土。从早晨到黄昏,从春天的冰化到冬天的雪舞,从月光下的雪山到推窗而至的故乡。无不在她笔下沸腾无不在她的文章里跃然纸上。

这是怎样的一个精灵哟!

作家,以文字为烟火。文字,是作家沟通尘世的桥梁。而情感,则是文字的灵魂。情感的真挚与否,折射了一个文字工作者对人生对生活最基本的态度。

我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是彷徨与徘徊的历史年代知识分子的忧郁。我读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那是纯粹地品味北国与江南。我也读过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但它们,相比于迟子建琳琅满目的散文诗歌小说,则逊色的多。

迟子建的散文,源自生活但却高于生活。她呕歌平凡人生,她吟咏巍峨雪山。她赋于自然于灵性,她赋于草木于人性。她心无旁骛,几十年如一日,爱着北国的雪,写着北国的情。

她,生长在祖国最北边的严寒地带。冰天雪地的自然铸就了她晶莹澄澈的心灵;天寒地冻的雪国塑就了她坚忍不拔的毅力。她在雪的天地里工作生活,她在雪的天地里收获人生失去爱人。五十多载的文字生涯,让她饮誉大江南北,驰名东西两个半球。

她对故乡爱的深爱的沉,额尔古纳河的日出日落,鄂温克人的游猎生活。都在她笔下娓娓叙来,都成了她文字烟火里的生命过客。她的笔,始终蘸着生活的情感,穿梭于市井小巷,雪山湖水,亲人友人。她把底层平凡百姓的吃穿住行用文字寄于深情,她把父亲母亲的慈爱用文字用小物件寄于心灯。

她立足北国,不仅仅写北国的人与物。她还把目光投射到祖国的大江大河。她写乌镇鲁镇,她写都江堰。她记述康有为,她也追踪聂华苓。她将对故乡的爱对故乡的情延伸到对祖国山川大河的爱与颂,由对先贤的臧否功过延伸到对漂泊海外炎黄儿女的挚爱。

这是怎样的一个精灵?

她是黑土地的女儿。她深深地扎根于这片沃土之上。

相比于另一个名满天下的黑龙江女性作家——萧红而言,萧红早早地就离开了故乡。一生都在颠沛流离的飘泊生涯中度过。她对故乡的记忆是童年的。她在《生死场》中对那个年代那群人的麻木与灰暗的描写,与迟子建散文笔下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群,有着天壤之别了。

像额尔古纳河汇聚数百支流一样,她,迟子建,也深深地汲取着故土的营养。将对黑土地的款款深情融入文字的血脉,汇成北国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永久生命力。


对脚下黑土地的挚爱,对跌宕人生的感悟,对至亲至爱生命离去的感伤,对冰天雪地里春天的怀想,都成了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与灵感。

这,便是额尔古纳河的女儿——

迟子建

2023.1.17张亚雄于浙江湖州陆葭漾畔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额尔古纳   大河   支流   黑龙江   北国   河畔   笔下   故乡   散文   精灵   文字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