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南航同一天官宣,或将退出美国市场?

航空市场规模达到了千亿美元,全球航空飞机制造产业链稳定且庞大,不过一直都被波音,空客公司垄断。如今中国商飞的C919也要进场了,在获得千架订单后东航,南航官宣从美国退市,这是什么情况?C919进入市场,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东航、南航将从美退市

美国市场资本实力雄厚,纽交所几乎是全球顶级上市公司的聚集地。国外公司到美国上市一方面可以获得庞大的资本市场支持,另一方面上市条件相对宽松,所以吸引了各大资本势力的关注。

不过能在美国市场获得怎样的效益就另当别论了,而且美国这几年资本市场变化比较大,再加上美国自身对外企的态度,给外企的经营增加不少变数。

有上百家的外企被美国列入“临时退市清单”,想要将其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退市。不过也有外企主动从美退市,比如中国东方航空和中国南方航空两大中企同时官宣,对外披露了拟从纽交所退市的公告。这是什么情况?

根据中国南方航空的公告显示,公司存托股的交易量与H股全球交易量相比有限,且港交所和上交所的可替代性较强,可以满足公司的经营筹融资需要,所以才决定从美国退市。

而中国东方航空的公告内容也大致如此,基本上在强调退出美国市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且还有替代的选择。

这是公告中展示的内容,但并未提及为何从美国退市。如果从市场运营的角度来看的话,或许C919的商业化推广可以让东航,南航把经营重心放在中国。

目前中国商飞自主研发制造的C919已经完成首架飞机的交付,首个客户为中国东方航空。拿到首架C919机型后,东航正在进行100个小时的验证试飞,计划在2023年春季投入商业化载客运营。

C919距离运载乘客只有一步之遥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中。而且在东航,南航宣布从美退市之前,C919已经获得了千架订单,具体数量达到了1035架,涉及国内外32家客户。

有了这些订单,中国商飞可以尽快提升产能,完成相应的订单交付,在国内市场为中国航空公司提供商业运营的自主选择空间。

其次从美国自身的角度来看,并没有给外企营造合理的市场经营环境。

美国有一项针对外企赴美上市公司的规则,这项规则内容提到:若美国上市的公司连续三年内不能完成审计机构的检查,那么就要从美国退市。

关键在于所谓审计机构的审查,谁也无法保证对方会进行怎样的数据审视,要求提交怎样的核心信息,这项审查的力度恐怕不是单纯查可披露的财报业绩。

基于此,为了寻求合理,稳定的市场环境,外企做出主动退市的选择不足为奇。当然,前提是不受退市的影响,能在未来正常开展业务。

C919进入市场,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C919的到来注定会让全球航空市场迎来改变,波音,空客飞机在过去掌握了议价权,全球航空公司要想从两家公司手中采购飞机,就要接受他们的定价。若价格适中倒也没什么,可是这些年疫情导致航空交通经济不景气。

波音公司亏损了不少,于是想通过涨价的方式挽回失去的收益。可波音公司忘了客户还有空客作为选择,去年7月份中国有三家航司花费370亿美元购买空客292架飞机,一度引来波音的羡慕。如此大的订单却一架飞机都拿不到,可想而知波音公司的情绪是十分复杂的。

或许有人好奇,既然都有了自己的C919,为何还要购买空客飞机呢?

其实是有原因的, C919产能还在上升期,虽然有一千多架的订单,但想要在短时间内交付不太容易。这未必能赶得上航空公司的商业布局规划,新旧飞机的替换需要有新飞机及时供应,恰好空客飞机产能充足。

且空客位于法国,在欧洲产业链获得航空飞机,总比其它地方采购飞机来得安稳一些。

C919进入市场,带来的变化不只是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还能为中国航空市场带来制造业的经济复苏。航空飞机的制造涉及成百上千家供应商,尽管C919有一些零部件需要从国外采购,但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由中国供应商提供。

大大小小的零部件串联起上下游供应商,中国商飞持续获得订单,能够给制造业提供大量的经济支持。

总结

C919获得千架订单后,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同时官宣,或将退出美国市场。表面上两大航司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在上交所,港交所满足融资需要。

其实也不排除美国自身的原因,若一直让外企处于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只会让外部资本加速离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东航   美国   波音   市场   外企   中国   订单   飞机   航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