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液态的吗?按照大爆炸理论的推测,确实有这种可能


宇宙大爆炸理论广为人知,简单来说就是宇宙在不断膨胀,导致星系相互远离,如果把宇宙比作一个越吹越大的气球,那么星系就像趴在气球上的蚂蚁,随着气球越来越大,蚂蚁们被带着彼此远离。

顺着气球变大的轨迹往回推,刚开始的时候,气球会很小,蚂蚁们都会靠得很近,当它们靠得太近的时候,相互就挤在了一起。

这个瞬间,宇宙的密度和温度都接近于无限大,因此也被称为大爆炸的“奇点”。


奇点之所以被称为奇点,是因为它确实奇怪。

按照普通的生活常识,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所以温度高必然密度低,这也是物质形态产生的原因。

比如水在零度就会结成冰,在100度就会化成水蒸气。

那么体积无限小、密度和温度无限大的奇点,会是一种什么形态的存在呢?

这个问题估计没人能够准确回答,因为奇点不遵守任何已知的物理规律,甚至可以说是奇点创造了物理规律。

科学家曾经一直认为早期的宇宙是高温的气态,后来随着温度的降低,气体慢慢凝结成为星系,也最终诞生了我们。

这个基于常识的思想曾经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但常识并不等于真理,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就发表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宇宙的早期形态并非气态,而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高温高密度的液体。


换句话说,早期的宇宙就像一锅热腾腾而又浓稠的大酱,大酱随后被稀释,成为了相对稀薄的气态。

布鲁克海文实验室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研究成果,是因为其拥有号称“时间机器”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


这台机器能够驱动两束金离子束流对撞,由于撞击的力量非常大,撞击过程中能够产生万亿度的高温,这是接近宇宙大爆炸之后百万分之一秒的超高温度。

凭借超猛的撞击力度和超高的撞击温度,原本被紧紧捆绑在金核里的夸克和胶子被敲打了出来。

按照科学家原先的设想,破壳而出的夸克和胶子肯定要四散飞出,可是实验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它们居然是以液体形态流了出来,这显然颠覆了人们的常识认知。

所以科学家得出了结论,早期的宇宙曾经是液态,后来才稀化成气态。

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任何基于逻辑的判断和所谓常识都靠不住,只有实践才能见真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夸克   宇宙   奇点   气态   液态   星系   研究成果   气球   形态   温度   确实   常识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