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到手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新书《40亿年地球生命简史》,本书主要是讲生命如何在地球上诞生和演化。这本书里的观点非常奇特,在这里分享几点书中提到的有意思的知识点。


“海球”的形成

在太阳系形成初期,99%以上的物质向中心聚合成为太阳,周围还有一些分散的物质碎片围绕着太阳旋转,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的碰撞和引力作用,分散的碎片逐渐聚合成了八大行星,经过了很长时间物质逐渐冷却凝固形成了最初的地球

初始的地球,在继续旋转和凝聚的过程中,由于本身的凝聚收缩,温度不断增高,其内部甚至达到炽热的程度。这时候的地球可以形容为一个炙热的熔岩火球,重物质就沉向内部,形成地核和地幔,较轻的物质则分布在表面形成地壳。最初的地壳较薄,地球内部温度又很高,此时的地球表面火山爆发频繁,从火山喷出的气体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环境。

由于地球不断的向外辐射热量,灼热的表面逐渐冷却下来,之前从地球表面扩散到天空中的水,凝结成雨点降落到地面,这个过程持续了许多亿年,最终形成了原始海洋。在降雨过程中,氢、二氧化碳、氨和烷等气体被带入到原始海洋中。

海底热泉

在海底的地球表面裂缝处,能喷发出经地热加热的水,这被叫做海底热泉,其原理和火山喷泉类似,喷出来的热水就像烟囱一样,发现的热泉有白烟囱、黑烟囱、黄烟囱。深海热泉通常位于火山活跃地带,那里炽热的岩浆离表面壳层非常近,深海热泉能够在海底形成烟囱层层堆叠的形状,归因于热水中的很多溶解矿物质(如硫化物)的结晶作用。

另外一种海底热泉并没有火山作用或岩浆参与其中,而是由海水和新露出的岩石作用产生。海水不只会渗透,还会跟新生岩石发生实实在在的反应,嵌入其中并改变岩石结构,海水渗透会让岩石膨胀,进而崩解成小块,而碎裂成小块的岩石则更利于海水渗透,然后再崩解,如此周而复始。

随着海底板块移动,这些含水的岩石最终会有部分被压入地底回到地幔,然后被加热。海水与地幔里岩石发生的反应,会释放出热能,并且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因为海水的主要成分是“水”,所以排放最多的气体自然就是氢气。热能和气体要从地幔上升至地壳表面,需要找通路冒出来,于是形成了第二种热泉系统,这种热泉结构非常复杂,雕饰着许多小气泡或小空腔,这是温暖的碱性液体冒出来后,遇到上方冰冷的海水沉淀所形成的构造,这类海底热泉称之为“碱性热泉”。

地球上第一个生命居然是一块石头

在20世纪80年代,在爱尔兰泰纳夫发现的一块3.5亿年前的岩石化石,这块化石促使罗素开始思考生命起源的问题。他在电子显微镜下面,细细观察这个充满气泡孔洞的热泉岩石切片时,注意到有些空腔的大小跟有机细胞的尺寸差不多,直径约0.1毫米或更小一点,它们彼此连接形成迷宫一样的网络。

罗素推测当碱性热泉冒出,并混入上方酸性海水时,就会形成这种“矿物细胞”,而很快他在实验室里通过混合酸碱物质也造出了类似的多孔岩石构造。1988年他刊登在《自然》上的一篇论文里指出,碱性热泉所形成的多孔岩石构造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这些结构里面的小空腔,可以很自然地聚集有机分子,而富含硫铁矿物的空腔壁(比如四方硫铁矿)有很强的催化能力,足以支持复杂的化学反应。

地球上的生命之祖应该不是一个自由生活的细胞,而是由矿物细胞组成的岩石迷宫:她靠着铁、镍和硫所组成的催化剂墙壁,以及天然的质子梯度而生存。地球上第一个生命是一个多孔的石头,在里面一边合成复杂的分子,一边产生能量。


创作不易希望朋友们点赞,转发,评论,关注!
您的点赞,转发,评论,关注将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CSDN:
https://blog.csdn.net/li_man_man_man
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4957626089144372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热泉   地幔   空腔   生命   烟囱   岩石   火山   海水   海底   地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