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专精特新发展沃土-沙市区“小巨人”拔节生长

来源:【荆州日报】

2022年12月21日,九菱科技在北交所敲钟上市,正式登陆A股,实现沙市区建区28年来企业成功挂牌上市“零”的突破。

过去一年,沙市区“准上市军团”摩拳擦掌,后备力量蓄势待发:9月8日,江瀚新材通过证监会发审会;11月22日,航天南湖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与此同时,沙市区专精特新“小巨人”拔节生长:2022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累计达到21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全市排名第一;新增重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为全市三家之一。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这些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崛起,是沙市区委、区政府多年来对产业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深谋和布局,是部门对企业发展从资本到政策、从引导到服务的全面呵护和托举。沙市区大力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彰显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领跑者的责任和担当。

梯度培育

助力中小企业迈向“行业标杆”

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增长与地方精心培育密不可分。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沙市区工业体系形成以“机电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材料新医药、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了集群协同发展的态势。

在荆州市天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成品车间,各种型号的刹车油管从生产线下线,经过工人包装后,发往比亚迪、奇瑞等新能源车厂商。该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刹车管路系统市场占有率达90%左右。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让“小块头”焕发大能量。近年来,沙市区实施梯度培育路径,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递进培育思路,每年组织开展相关企业认定。截至目前,沙市区成功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2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重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8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家。

“构建梯度培育体系,便于实施一企一策。”沙市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从创新研发、技术改造、“智改数转”等方面重点培育,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和动力,鼓励和引导更多中小企业从过去的“小富即安”朝着“行业尖子”标杆持续迈进。

强化创新

优化专精特新成长环境

作为去年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荆州九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新能源汽车稀土永磁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扩展国内外市场。

“沙市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非常大,不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还邀请业内专家对中小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工作进行精准指导。”九菱科技相关负责人说,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精准的帮扶支持,激发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的动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政策托举密不可分。沙市区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补助力度,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25万元、1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区经信局积极向国家、省、市申报各类重点项目20个,争取各级政策奖补资金近4000万元。

创新能力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沙市区经信局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创新、技术改造,为小胡鸭、达雅、东信等龙头企业选派科技副总,聘请第三方咨询公司为其进行技改诊断服务,研究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痛点难点,解决企业“怎么改”“怎么提升竞争力”问题。主动引导江瀚新材料、智翔机械、荆龙航天等31家规上工业企业切实开展技术改造,技改设备投入达2.5亿元,有效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为进一步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沙市区引进广州罗斯泰克科技信息公司等全国知名工业互联网企业,联合荆州联通公司,为红叶公司量身定制针织服装工业互联网智造云平台;支持智翔机械引进广州合纵工业智能机器人改造产业等项目,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我们将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挖掘和培育相结合,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更深、‘叶’更茂,助力‘小巨人’拔节生长。”沙市区经信局局长陈军丽说。

精准服务

助力进规上市“加速跑”

“感谢政府的精准帮扶,让我们的专利变成‘真金白银’!”近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达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知识产权(专利)向中信银行荆州分行质押,获得融资500万元,这将有效解决企业改扩建厂房及技术改造等燃眉之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同达雅生物一样,在沙市区的大力扶持下,一批企业稳健发展。沙市区经信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组建专班以“十问十帮”、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行动和“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梳理筛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土地、人才等方面的困难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工作台账,目前已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87个,重点企业服务覆盖率达100%,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5%以上。

在江瀚新材料有机硅全国行业交流会上,国内生产有机硅烷的龙头企业江瀚新材料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经验做法,为加强硅烷及硅氧烷低聚物等领域的技术信息交流,助力高端、优质新产品的研发推广提供新路径。

沙市区经信局通过组织企业参加产销、产融、人才、技术等对接活动,促进产业供应链协同发展,有效帮助企业实现上下游对接、产业转型升级,抱团发展。

厚积薄发,加速奔跑。去年以来,沙市区新增规上企业24家,全区规上企业总数达175家。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3个,协议总额约15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2023年,沙市区将推进产业集群优化,梯次培育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要素保障服务能力,助力进规上市“加速跑”,以实干实绩为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荆州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江汉平原   硅烷   荆州   沙市   沃土   技术改造   单项   小企业   助力   省级   生长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