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圣地十大洞天之西玄山


洞天福地,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除此之外,道书所列福地,多为地仙、真人所主宰,是次于洞天一级的仙境。认为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神仙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第四洞天

第四洞天,西玄山;周回三千里,号三元极真之洞天。昱岭关古蹬道附近,吴越之地,古歙州、睦州、杭州三地发祥地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又称邦源洞。

部分记载道教第四洞天疑似在襄阳西玄山九天娘娘洞

道教的洞天福地大多都有具体地理方位,但第四大洞天的西玄山洞却没有标注具体位置,多有的道教典籍中均没有详细标注。只是简单的寥寥几语“周回三千里,号三元极真洞天。恐非人迹所及,莫知其所在。”


襄阳耆旧记》疑在襄阳西玄山九天娘娘洞,疑似清灵真人裴君治之。

太平广记初,(张道陵)夫人居化中……其前有白阳池,即太上老君游宴之所,后有登真洞,与青城、峨眉、青衣山、西玄山洞府相通,故为二十四化之首也。

《云笈七签》:“《太上郁仪赤文》、《结璘黄章》,乃太上玉帝君之灵秘篇也……西玄山洞台中有此二经,刻以玉简,书以金字。

《九真中经》曰:西玄山洞台中有《郁仪》《邻结》二经,王简金字玉检日青笔,书三元玉检上元检。

《金书玉字上经》曰:西玄洞台有金书洞房经。又曰:骨命已定於玄阁绿字,已有生名仙籍故也。

《隐文》曰:西玄山下洞台中,有郁仪结邻经也。

【西北道教文化展在省图开幕 青海篇】道教在青海的传播历史悠久。在《山海经》、《穆天子转》、《尚书》等古籍中都有记载……《道藏》中的“十大洞天”中的第四大洞天为“西玄山”,而西玄山就是今青海省湟中县的南佛山。在青海东部地区,很多山名都和道教有渊源关系,并且遗留有道教的文物古迹。

《玄门论》及《大洞经》云,亦谓日名“郁仪”,亦谓月名“结璘”。传说西玄山洞中有郁仪、结璘二经,二经碧玉简紫金字,玉如碧绿水云,字如日月之光,光照之下如碧云,所以也称碧云洞。《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记载:“碧云洞,在县西五里,檀溪南。” “檀溪,县西四里,即汉先主乘的卢越过之溪也。溪南有碧云洞,溪西为水镜庄。”

古时檀溪湖(鸭湖)与汉水、襄水相汇合,水绕岘山,碧波荡漾,山水相映,风景如画,山上旧有纪念伏羲葬南郡襄阳的石头伏羲庙,南北朝时被毁。山间诸脉绵延不绝,方圆万里连接了无数的名山大川,灵气地脉汇聚其中,灵物亦是在山中云集。山的四周无数天险,是珍奇异兽的栖息之地,更有传言称,此间有上古异兽出没,不过从来没有人真正见过此类异兽。

襄阳古城西50里有西玄山,山中有洞当地称九天娘娘洞(九天玄女洞)。 据传说,远古时期的九天娘娘在此洞内修炼成仙,故而得名。第四洞天被称为“三元极真洞天”,如上文献记载九天玄女被尊为“众真之长”、“上极无上,乃为最上之尊,玄之又玄,斯号开玄之祖”、“玄祖至尊”、“乃为仙乘中之无上上乘”。

清灵真人裴君,字玄仁,右扶风夏阳人也,以汉孝文帝二年,君始生焉。为人清明,颜仪整素,善于言笑,目有精光,垂臂下膝,声气高彻,呼如钟鸣。后游历天下拜访众仙,修习道经。后成,诣太素宫,见上清三元君,受玉玺金真,给玉女二十四人,玉童三十二人,北游诣太极宫及太微宫,位为清灵真人。治第四大洞天襄阳西玄山洞天。

四川人认为西玄山在现在绵竹市安县境内,现在的西玄山叫罗浮山。浙江人认为道教十大洞天的第四洞天,在如今昱岭关古蹬道附近,吴越最紧要之地,古歙州、睦州、杭州三地,6座山的共同发祥地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号“三玄极真天,周回三千里,6甲48塘,6座山脉,36道石门围绕着主峰搁船尖,曰:覆船山,覆、覆盖,船,佛法,佛光普照之地 ”。

相反,有学者认为道教第四大洞天------西玄山应该和华山无关。其理由是《天地宫府图》明确36小洞天的第四小洞天就是华山----“第四西岳华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总仙洞天。在华州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因此,不可能第四大洞天再重复。


故如今道教第四洞天大部分还是认为是襄阳西玄山九天娘娘洞(未有官方证实)

资料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道教   洞天   福地   襄阳   名山   圣地   华山   异兽   主峰   娘娘   山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