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画壁看“丰”景 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方案

初冬时节,在“十里画壁胜仙境,一湾碧水衬芳洲”的湖南省娄底市涟源湄江镇,风景秀丽的九曲湄江沿着小镇蜿蜒向前,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呈现,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山上的梨园里,种植个体户徐建明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金秋梨,300亩梨园的枝头摇曳着甜美多汁的金黄果实。山谷中的鱼池旁,养殖个体户吴利凡正在给5万尾鲈鱼喂食,湄江山水养出的肥美鲜鱼即将上市。雄浑的十里画壁下,唐满娥正在自家酒店里忙前忙后地张罗,青瓦白墙的三层小楼迎来送往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这个位于湘中腹地西北部的小镇,因盛产煤炭、石膏,曾是当地重点产煤区。2022年,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与湄江镇政府签订了乡村振兴合作协议,逐步构建起农户信息大数据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凭借多样性的贷款产品进行精准对接,将金融服务送到了农户家门口。

绘就产业振兴“好钱景”

今年以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稻花香里、硕果枝头的乡村图景背后,是源源奔涌的金融活水。

“打造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新农村,离不开现代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在涟源市副市长梁卫平看来,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拥有在乡村布局点多面广、服务能力强的优势,为全面推进当地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00亩梨园种了3个不同品种,今年挂果的果树产值在100多万元左右。”尽管今年持续的炎热干旱天气让金秋梨产量有所下降,但徐建明对果园的产值很有信心。他告诉记者:“金秋梨是湄江地区的特色,有名气不愁销路,产量虽然少了,但价格上去了,产值有保障。”

走进徐建明的梨园,十多个工人正在推着小轮车不断奔走。早在几年前,他便承包了100亩土地用于种植金秋梨,随着产业发展,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300亩,但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快速增长。

去年,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为徐建明审批了90万元的“湘农云担贷”,这笔钱在今年发挥了大作用。“梨园的人力成本本来就很高,今年少雨干旱,还要购买抽水农机,没有邮储银行的这笔贷款,梨园达不到这些产值。”采访间隙,徐建明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订货电话。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指导下,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进一步加大涉农金融支持力度,提升乡村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为乡村振兴发展不断提供强劲动能。截至今年8月末,该行涉农贷款规模达856.17亿元,惠及乡村振兴各类主体的贷款超156.5万笔,服务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131万人次,累计投放贷款超400亿元。

打通农户增收“金渠道”

在湄江,大自然给予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山水财富,如何将这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成为摆在当地居民面前的一道难题。

“婆婆做得一手好菜,我自己手艺也不差,出去打工不如开个餐饮店。”风景美如画的黄罗湾村位于湄江风景区核心地段,在家照顾孩子的唐满娥把自家老宅改成了一个小餐饮店,用以维持生计。

随着旅游发展,村里各式特色餐饮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唐满娥心里急了:“小店再不扩建装修,客源会一天比一天少。去贷款又没有抵押物,银行批不下来。”

这不仅是限制唐满娥家增收的“瓶颈”,也是困扰黄罗湾村众多乡亲们的难题。农村地区信用体系不完善、信用数据缺乏、抵押担保措施不够,一直是制约涉农金融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痛点难点问题,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探索“党建+诚信金融”新方式,构建诚信、商业可持续的乡村信用生态圈。通过整村授信,农户们无需抵押、无需担保,仅凭信用就能贷款。

“借助邮储银行给我的15万元创业贷,我家的餐饮民宿翻修了,扩大规模后,预订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唐满娥告诉记者,家里靠民宿餐饮一年营业额可达50万元。

在湖南各地,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的“党建共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遍地开花,成效斐然。截至8月末,该行在全省已建立信用村1.93万个,建立信用户档案42.89万户,线上信用户累计授信13.62亿元,在信用村累计投放贷款超900亿元。

探索多样化发展新路子

高耸的峭壁下,吴利凡正提着食桶给鲈鱼投食,一勺饲料甩出去,引得鱼池里的鲈鱼纷纷甩尾蹦跳,溅起层层水花。

身为土生土长的湄江人,前些年吴利凡带着在外学到的新理念和技术回乡创业,并在今年尝试修建全镇第一个高位鱼池,将高山水库的水引流至山谷鱼池,模拟水库环境养殖鲈鱼。新的技术,新的产业,让人眼前一亮,由于缺少抵押物,修建鱼池出现了资金短缺问题,吴利凡只能“望鱼兴叹”。

“我们认识很多年,资金困难时,他第一个上门。”吴利凡口中的“他”,是邮储银行涟源支行“三农”客户经理阙亚琼。结合吴利凡的实际情况,阙亚琼很快帮他申请到了78万元的“湘农云担贷”,解决了鱼池修建难题。

眼看鲈鱼即将上市,曾经送来“湘农云担贷”的邮储银行又送来了“邮乐购”等邮银协同平台,助力“鲈鱼出山”。“池里的鱼已经在网上被提前订了一半,客户经理也帮我联系好了邮政物流车辆,只等鲈鱼出水了。”看着眼前活蹦乱跳的鲈鱼,吴利凡笑得很开心。

让吴利凡更开心的,是他的生态养殖技术获得了农户们的认可:“一个鱼池可产1万斤鱼,一年可养殖两批。鱼池全部投产,年产值预计达200万元左右,许多村民都说要跟着我一起干。”发展乡村旅游、种植金秋梨的湄江农户们,又多了生态养鱼这样一条增收“新路子”。

一直以来,围绕县域及乡村特色产业以及精细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将点多面广、人亲地熟的线下优势与线上科技创新有机融合,按照“把客户做小、把服务做精、把总量做大”的原则,不断降低涉农金融门槛,为更多的新型农业主体提供更接地气、更暖需求的金融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截至8月末,该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近395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规模218.8亿元,较年初净增17.4亿元。

广袤的三湘大地上,正在上演新时代的山乡巨变,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也正不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着金融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湖南省   分行   乡村   银行   鲈鱼   鱼池   梨园   月末   农户   金秋   产值   贷款   信用   农业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