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2023年经济一定能够实现5%左右的增长

本报记者 颜世龙 北京报道

日前,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主办的“2023中国房地产年度趋势论坛暨CIHAF第二十三届中国住交会”在北京举行。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在会上表示,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大超预期的挑战,以及风云激荡的外部环境情况下,中国经济在2022年仍然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实现了经济增长、物价平稳、就业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发展。但即便如此,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内外部的冲击和压力,对这些冲击和压力不能低估,要有忧患意识。马建堂认为,2023年的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实现5%左右甚至更高的增长,对此他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马建堂分析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大超预期的挑战和风云激荡的外部环境情况下,我国经济在2022年仍然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实现了经济增长、物价平稳、就业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发展。

“第一,2022年我国GDP增长3%左右,这是很不容易的。”马建堂说,“第二,粮食丰收。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2021年增产了73.6亿斤,农业的丰收为物价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第三,物价比较平稳。1~11月CPI同比上涨2%,11月当月上涨1.6%,我国的物价稳定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物价飞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判断国民经济是否运行在合理的区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就业是否稳定。2022年全年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过了1100万人的预期目标。1~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5.6%,略高于全年5.5%左右调控的目标。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就业状况,不同的年龄段是不一样的,16~24周岁的青年人的失业率是偏高的。”

马建堂说,除此之外财政连续几年大力度减税、缓税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按照统一口径,如果不考虑退税的因素,2022年1~11月财政收入18.6万亿元,增长了0.1%,如考虑退税的原因,加上缓税4万多亿元,则是下降3%,特别是去年11月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万亿元,增长24.6%,是年内增速最快的一个月。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面对如此严峻的超预期的冲击,国民经济稳住了大盘,实现了2022年初确定的稳大盘的目标。

对此,马建堂表示,2022年全年减税、缓税、退税超过4万亿元,直接增加了企业的流动性,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对企业顶过最困难的时候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去年中国没有超发货币,没有过度刺激经济,这就为2023年和以后的国民经济既加快恢复又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可以说,面对超预期的冲击,中国经济展现了强劲的韧性,来之不易。

内需动力不足是突出矛盾

“尽管我国经济已经渡过最困难的阶段,包括房地产行业已经渡过最困难的阶段,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国民经济运行中仍然面临着内外部的冲击和压力,对这些冲击和压力不能低估,要有忧患意识。”马建堂说。

马建堂表示,从国际上看,乌克兰危机仍然焦灼,国际政治秩序继续在分化重组,逆全球化仍在上扬。在经济上,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增速基本上都在回落,物价高企,今年发达经济体很可能陷入滞胀状态,国际和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欧元区2022年增长3.1%,但是2023年仅增长0.5%左右,其中欧元区最大的国家德国2022年增长1.5%左右,今年会下降0.3%。而在日本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2年日本增长1.7%,2023年增长1.6%。

“国外大的经济体经济增速都在回落,而且物价仍然高企,不可能不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环境带来影响和冲击。”马建堂说。

而从国内来看,2023年虽然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方面要比2022年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是压力仍然存在,特别是内需增长动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的最突出的矛盾,内需不足、内需不振,也包括了外需的增速回落,所以2023年国民经济要整体回升、整体好转最多的矛盾是解决需求的问题。”马建堂说。

在消费需求方面,由于连续三年的疫情影响,部分人口的收入增长放缓,甚至减少,影响了百姓的消费能力,加上前一段防疫限制了集中式的消费,所以去年我国消费需求是增速偏低的。2022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是下降的,尽管幅度不大,但2022年11月下降了5.9%,12月的社零数据(尚未公布)如果有增长也是非常些微的增长。

在投资方面,2022年政府加大了投资的支持力度,推出了数千亿元开发性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政府支持的一些领域的投资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作为投资大头的民间投资增长速度偏低。去年前11个月,民间投资增速只有1.1%,占到了固定资产投资30%左右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了9.8%,而民间投资占我国投资的总量大概(年份并非完全一致)在60%左右,使得整个固定资产投资(2022年前11个月)仅增长了5.3%。

在出口方面,2022年我国出口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对于国民经济保持3%左右的增长发挥了很重要的支持作用。2022年前11个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了9.1%,进口增长了2%,但是随着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进入衰退,我国的出口形势将会发生变化。2022年7~11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7.8%、7.1%、5.7%、0.3%、8.7%。所以我们需求不足的矛盾就比较突出,消费需求零增长,投资增速在5%左右,尽管出口需求保持了9%的增长,但增速是回落的。

“供给侧改革和扩大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解决需求不振的矛盾,是2023年国民经济保持稳定运行的很紧迫、很重大的课题。”马建堂说。

中国经济向好的五点理由

中国经济的韧性有之,压力亦有之,但在马建堂看来,2023年的经济一定能够实现5%左右甚至更高的增长,对此他充满信心。为此,他给出了五点理由:

一是有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的精准政策部署。2022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将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做了部署,做了重要政策的安排,随着二十大精神的部署到位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政策落实,2023年一定会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环境和氛围,发展的信心和市场的预期一定会进一步提振和增强。国民经济一定会继续巩固当前向好的势头,保持5%左右甚至更高一些的增长速度。

二是我国防疫政策的及时调整,将促进消费需求比较快的回升。2022年,我们的消费需求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原因是防疫导致的消费受到影响,但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随着很多地区逐步度过感染高峰,进入阳康的高峰,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会逐步焕发出来。以保健康、防重症为重点,确保政策的落实,进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回升。

三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继续实施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行之有效的“六稳六保”政策,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财政赤字和地方专项债的规模,这对于用政府支出来弥补消费和投资缺口,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四是中央更进一步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而且明确指出,对于社会上一些对于“两个毫不动摇”不正确的议论要旗帜鲜明地亮明态度,毫不含糊。

五是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分量的房地产行业,2023年会企稳向好。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的地位,在投资中占比30%左右,信贷中占比40%左右。马建堂表示:“甚至我认为房地产贡献的GDP比重,以目前的算法可能是低估了一些。房地产行业直接、间接的贡献加在一起可能占到GDP的1/5左右,不管哪一个指标衡量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地位都非常的重要,占有重要的地位。2023年,随着中央有关部门‘16条’的推出,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行业的强调,随着有关部门推出鼓励支持刚需和改善性消费需求,我相信2023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定会逐步提高,这对国民经济是向好的因素、积极拉动的力量。”

(编辑:王金龙 校对:颜京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经济委员会   全国政协   内需   中国经济   韧性   防疫   国民经济   中国   物价   房地产行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矛盾   压力   需求   稳定   我国   政策   经济   马建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