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箱子:藏传手工中的“爱马仕”




西藏的箱子


众所周知西藏未拥有其他家具制造地区必备的茂密的硬木森林,但西藏拥有丰富传统的且美轮美奂的手绘家具工艺。据《五部遗教》,《西藏王统记》,《格萨尔王传》等史书记载,早在公元七世纪的吐番王朝,兴建大、小昭寺期间,就已经有征调木匠进行寺庙家具制作的记载。


古时,这样的手绘箱子,佛龛,桌子和橱柜在寺庙和私人住宅中都可以找到,它们是藏族传统生活中独具功能性的艺术作品,装饰着艳丽的色彩,灵性吉祥的野兽和各种标志性符号。


西藏 擦绒 达桑占堆的家 1936-1937


它们具有丰富的寓意和美感,象征着16-19世纪藏族手工艺的木雕,皮革和金属锻造的精湛技艺。由于它们的大小和运输的困难,手绘藏式家具在古时有幸免于穿越喜马拉雅山的旅程,极少被西方人及世界所知。


牦牛背上的藏式皮箱 藏东 Arnold Heim 1930


藏式家具1990年在国际市场上首次出现,它们大部分来源于寺院等宗教场所,还有许多是从藏族人手里收集到的。


早期来到西藏的旅行者们很少有人见过藏箱,这并不令人惊讶,除非它们被特意地从寺庙中取出来展示。这些箱子直到后来才被人们观看甚至是收藏,这些变迁与箱子的用途密不可分


16世纪,木材、矿物颜料、金属制品 134x64x44 厘米


藏箱的用途


1244年,蒙古统治者阔端和他的上师萨迦班智达之间建立了一种被称为供施”མཆོད་ཡོན།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的特点是萨迦班智达对他的保护者和保护者的臣民给予精神上的指引,阔端则尊崇于萨迦班智达,并对其提供保护。无论蒙古、汉地的统治者都曾与西藏延续过这种关系。


由于有了这种来自外部的世俗庇护,大量的珍宝从汉地、蒙古进入了西藏的许多寺庙。箱子的用途之一便是储存这些珍宝。珍贵的礼物比如来自汉地的丝织锦缎,它们可以用来做帷帐、横幅、窗帘,以及为跳羌姆འཆམ།的舞者做服装,或者简单地保存起来直到需要时再用。


精美传世的藏箱欣赏


15世纪,木材、布料、矿物颜料、金属制品 29.21x25.4x14.9 厘米



15-16世纪,木材、矿物颜料 81.92x60.33x25.81 厘米


15世纪,木材、矿物颜料、金属制品 149.86x73.66x48.9 厘米


15世纪,木材、布料、金属制品 84x46x37 厘米

16世纪,木材、矿物颜料、金属制品,西藏西部


16-17世纪,木材、皮革、矿物颜料、金属配件


17世纪,木材、矿物颜料、金属 101x53x41 厘米

17-18世纪,木材、矿物颜料、石膏、金属


18-19世纪,木材、矿物颜料

17-18世纪,木材、矿物颜料、石膏、金属 96x45x33厘米


17-18世纪,木材、矿物颜料、石膏、金属


17世纪,木材、矿物颜料、镀金、金属

宝相花织锦纹木箱

17-18世纪,木材、矿物颜料、金属制品 118.75x59.69x38.1 厘米

17-18世纪,布料、木材、镀金、石膏、金属


19世纪,木材、绘画、金属制品 102x70x36 厘米


19-20世纪,木材、矿物颜料、金属制品 彩绘虎纹 137x91x50 厘米


19-20世纪,木材、矿物颜料、金属制品 148x89x44厘米

20世纪,布料、木材、镀金、石膏、金属 76x43x35 厘米



被封存的藏箱


另外,在一些特殊的一年举行一次的宗教仪式中需要用到很多物件,而在这一年中剩下的时间里,这些物品会被储存在这些箱子里。箱子一般被存放在寺庙的贮藏室中,或者是寺庙的住处,由一位财务官负责保管。


财务官的职位是一到三年,他会把每个箱子里装的东西的清单交给他的继任者,并盖上印有寺庙名字的印章。当人们发现一个箱子的封口是完好无损时,这样便能通过封口来确定这个箱子的出处。


17世纪, 皮革、矿物颜料、锻造工艺藏箱


藏箱的材质和装饰


西藏家具一般多用核桃木、松木(如雪松)、林芝云杉和喜马拉雅红杉(又名西藏落叶松)等软木制作,也有些藏柜有简单的雕刻,选用稀有的高原硬木,但比较少见。


由于西藏的高原潮湿特性与虫害盛行,对木材的损害十分严重,使有些家具不能长久保留,但是酥油灯灰可形成一种有效的保护层。


在装饰手法上别具一格,丰富多彩,大体包括:彩绘、珠宝镶嵌(松石、珊瑚石、猫眼石等)、铁尖钉封边、木群边及雕刻、兽皮镶嵌等。



各种材质的藏箱

15-16世纪,木材、皮革、金属制品 23.5x13.34x10.16 厘米

17世纪,皮革、木材、铁翦金 56.52x40.64x25.4 厘米

17世纪,皮革、矿物颜料、镀金 15.2x8.89x12.7 厘米

16-17世纪,木材、皮革、彩绘、金属制品 82x60x26厘米

17-19世纪,皮革、木材、虎皮、金属 102.87x60.96x38.1 厘米

17-18世纪,木材、皮革、布料、

矿物颜料、镀金、金属

36.87x17.78x19.7 厘米


19-20世纪,藤条箱



藏箱上的彩绘


17世纪是西藏彩绘家具装饰的顶峰,当时的箱子制作雇用了来自西藏各地、尼泊尔、汉地的工匠。藏箱的造型大气古朴,绚丽的彩绘配上金属装饰品使其具有一种高原特有的审美。


藏箱上的彩绘或直接画在木板上;或于木板上披层麻,绘制在麻布上;又或是在麻布上罩一层油灰,防止油彩脱落。


木材、矿物颜料、金属制品


藏箱表面绘有山水、瑞兽、龙凤、八吉祥、人物场景甚至佛塔,四周装饰着有回纹、织锦、竹节等图案,融合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元素。纹饰是用矿物及植物研制而成的天然颜料绘制而成,虽历经百年洗礼,拂去尘埃,其色彩仍斑斓如初。



藏箱上的彩绘动物




藏箱上的彩绘场景


19世纪, 矿物颜料、锻造工艺彩绘木藏箱


箱子上的装饰表明了它是储存宗教性物件的重要物品,箱子也被看作是献给寺庙的供品,就像人们捐献给寺庙的唐卡或雕像一样。蒙古和清朝的保护者们同时也源源不断地送来礼物,汉地的织锦成为了箱子设计的主要灵感来源。

佛塔箱 15-16世纪,木材、矿物颜料、金属123x39x67厘米



藏箱的造型


箱子的结构特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矩形,由厚木板和略微凹陷的中央面板组成的又宽又平的框架。这个设计的重要元素是框架的模板延伸到较低的水平木板之外,有效地形成箱子的四脚。


另一种是梯形,有一个向顶部逐渐变细的矩形底座,有一个悬挑的扇形盖子。有学者认为,这种形状的原型可以在中国早期的皮革盒子中找到,最有可能来自元朝。



不同形状的藏箱

16世纪,木材、皮革、金属制品 40.64x30.48x13.02 厘米

16-17世纪,木材、矿物颜料、金属制品 100x62.87x44.45 厘米


17-18世纪,木材、皮革、金属制品

38x35.56 厘米

17世纪,木材、布料、矿物颜料、镀金、金属 22.23x7.6x12.7 厘米


西藏箱,大概起源于十六世纪,也是西藏家具中较早出现的家具,后被西藏柜所代替。十七世纪晚期到十九世纪被称为“经典时期”,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在蒙古的支持下五世达赖喇嘛在当时获得了精神和世俗的统治地位,格鲁派消除了各地区的宗派冲突,实现了稳定。


当时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吸引了来自西藏各地、尼泊尔、汉地的工匠,于是多元的文化交流体现在了藏箱的工艺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成了家具工艺的灵感来源,这也是为什么在藏箱上能看到许多汉地的元素,比如汉式的亭子、仙鹤等等。

17世纪,木材、矿物颜料、金属制品 86.36x53.34x41.91 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西藏   箱子   矿物   寺庙   颜料   彩绘   金属制品   木材   手工   金属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