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冲不慌张,咖啡脾气先摸晓

前阵子喝到几包风味上颇有特色的咖啡,却听见某些咖友冲煮它们时遇到了状况。

一包是埃塞俄比亚2020年COE蝉联亚军与季军的生豆公司,所制作的Arebegona水洗咖啡,烘豆师以极浅焙方式表现。

一款是哥斯达黎加2022年COE第六名庄园制作的Tarrazú 实验日晒瑰夏,烘豆师选择一个浅烘焙度。


另一个是来自哥伦比亚特殊日晒制程的瑰夏咖啡,烘豆师的焙度是浅至极浅焙度。


水洗一这包,我听到的冲煮反馈是淡而无滋味。


哥斯达黎加日晒这包,听见的说法则是有臭味。


哥伦比亚这包,咖友说怎样冲都好酸,太刺激了。


遇上这类问题,当然有可能是生豆发酵问题,生豆营养问题,或是烘焙所造成。


但我很肯定,绝不是咖啡生豆质量差(都是得奖庄园制作的特别微批次),也与烘焙无关(烘豆师颇有来头),因为咖啡我也冲过了,没事!

那问题看来就是出在咖友们的冲煮框架,没有跟这些咖啡”气味相投”了。


冲煮前先摸摸咖啡豆脾气



冲咖啡要知己知彼,在决定冲煮框架前,要先多了解生豆与烘焙的特性。

所以豆袋上的信息,不是挂那好看的,要学习阅读重点,要去思想。


烘豆师给的烘焙度,也是有学问的,要搭着生豆信息放心里一块想想。


每逢拿出一包新咖啡要冲,别急着磨豆,察言观色这步骤别少,多瞧瞧熟豆的外貌长相。


别跟无头苍蝇一样乱冲,先将以上的咖啡豆信息放脑袋里消化消化,推敲咖啡豆的可能脾气。

然后再拟定一个冲煮框架去试冲一回投石问路,看看自己有没猜对方向,若虽不中亦不远时,才进入后续微调的阶段。


其实呀,手冲给我们的缓冲时间,远比压意式浓缩要多的多啦!


一个不留神萃取参数设错了,在意式冲煮上就是稳妥妥的死无葬身之地,但手冲则留给冲煮者较多的宽容,好球带大些。

所以手冲咖啡只要先有计划,冲之后要进入好球带,远比学冲意式咖啡要容易多了。


今天就来聊一下,怎样在冲煮前察言观色,检查生豆信息,探询烘焙设定,以了解你想冲煮咖啡在萃取上的个性。


哪些生豆信息与冲煮有关



冲煮前,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生豆的生长环境,还有它的发酵特色,会对这个咖啡,带来怎样的萃取特性影响。


生豆端两个信息特别宝贵,有助于我们判断咖啡的萃取特性。一个是发酵程度,一个是所在的地理位置。


#发酵程度与冲煮


图:不同处理法咖啡,影响萃取表现


每一种处理法,都会牵涉到发酵。并没有说哪个处理法的发酵度,一定高于另一个。

所以,还是要观察除了处理法外,豆带上所给予的发酵相关信息。


发酵时间愈长的,代表发酵程度可能较高(当然低温发酵除外)。


发酵程度越高的咖啡,越容易在烘焙后,产生较多量的细粉。


发酵程度越高的咖啡,咖啡粉层的透水性较好,水流经的速度会加快。


发酵程度越高的咖啡,有可能咖啡的酸度,会比甜度更多。


发酵信息,有些豆袋会提供,例如提到XX小时日晒。(参下图)


图:有些咖啡袋会提供发酵时间的相关信息


对于发酵的时间,这里给小伙伴一个提醒,发酵时间标示在不同生产国,代表的意义可大不相同噢!

举例,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咖啡收获时,相当干燥的国家,人家常常都是大太阳的呀!


图:不同生产国气候条件不同,同一发酵时间不代表发酵程度


所以呢,这边的空气湿度不高,发酵时间写个96小时也还好,没事,不算发酵太深。但是刚刚上面那个巴拿马的96小时,噢,这就有点挑战度了。


因为中南美洲国家山区的情况特殊,常在处理咖啡时,遭遇薄雾微雨,有可能这96小时,微生物活动就很多啦!


此外呢,有些豆袋不写时间,而是写SD。(看下图)

图:有的咖啡标示,会注明慢速干燥


SD代表Slow Dry,就是慢速慢速干燥。

当咖啡的干燥时间愈久,代表它愈有机会在进入干燥前,经过了长时间的发酵。


那如果豆袋上没有特别提醒发酵时间,要怎么样判断发酵程度呢?


如果是传统的处理法,通常,日晒的发酵时间会多于蜜处理,蜜处理又多于水洗,会这样说,是因为咖啡在处理过程时的天然含水量不同。

含水量愈多,微生物活动的时间有机会愈长,就可能导致发酵程度较深。(但还是要看生产国的气候是多雨型还是多阳型噢!)


此外,外如果豆袋上写有厌氧,有机会是比较长时间的发酵。

图:一般来说使用厌氧,代表想要"好好控制发酵"


因为通常咖啡要进行厌氧的处理,制作者的思考点,就是想要好好地利用可控制的发酵,来增加更多的香气


所以,看到有特别使用厌氧制程的咖啡,可以判断制作者,有打算利用发酵来制造香气,那就有机会让发酵的时间长一点。

因为厌氧属于一种受控发酵,不像有氧比较难拉长战线,所以厌氧制程的发酵程度,有机会比有氧发酵来得深。


图:使用厌氧发酵的咖啡,有机会发酵程度较高


另外判断的方式,是可以透过豆袋上所提供的风味描述的信息。


如果豆带上有有描述一些像是深色水果的风味,或者写上了巧克力这类风味描述,那这些咖啡,比较有可能是较高发酵度的。


例如下图,使用到双重厌氧(Double Anarubic),代表咖啡经过两次不同发酵的制成,大家可以看一下豆袋的风味描述为何。


图:豆袋风味信息与发酵度有关连性


这包双重厌氧发酵咖啡,出现了樱桃,李子酱,巧克力,芝士奶酪,山竺等风味描述。


通常樱桃与李子,都是深色系水果中,高发酵容易出现的风味。

另外热带水果中,看到香蕉啦,榴莲啦,山竺啦等较浓郁的香气,都会是发酵较为深度的。


#地理位置与冲煮


冲煮上我们第二个要思考的,是咖啡生长的环境,特别是它的纬度与海拔高度。


这里就建议小伙伴,最好能够多了解你所喜爱咖啡生产国,它的产区所在地理位置,其纬度高低与海拔高度的对应关系。


咖啡虽然是一个热带植物,但是它可以生长的地区,包含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


图:咖啡产地的纬度与海拔是重要信息


以同纬度的地区为例,海拔越高的地方,咖啡生长在比较寒冷的气候,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平衡后,咖啡所能积累下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糖份,会保存比较多


此外高海拔咖啡,它的咖啡豆密度也会比低海拔咖啡高


但是不同纬度地区的海拔高低,就不能直接比较


比方说,如果你拿一个赤道地区海拔高2000米的,跟一个北纬十四度地区海拔高2000米的产区相比。


这时候北纬十四度地区的咖啡园,肯定在“相对位置上”是更寒冷的。


虽然海拔一样都是2000米,但因为位处较高纬度,咖啡园所在地区温度,会就比赤道地区同高度的咖啡园更凉爽。


举例,请参考以下两个豆袋信息,判断这两个咖啡的生长环境,想想哪地区的咖啡,比较有机会,更硬豆呢!


图:豆袋产区与海拔信息要参考


上图这包咖啡,来自危地马拉安提瓜地区(Antigua),海拔1500-1700米,是一个混合品种的水洗咖啡。


与它相比的咖啡,是下图巴拿马波奎特地区(Boquete) ,海拔1650-1700米的w;唐佩佩庄园的水洗卡杜拉咖啡。



乍看海拔高,好像巴拿马庄园的赢了,但如果考虑到纬度差距...

安提瓜地区纬度是北纬14度,波奎特地区纬度是北纬8.7度,请问这两个不同国家同样海拔高度的庄园,所生长的咖啡,哪个比较有机会更硬?


咖啡生长的环境愈寒冷(纬度与海拔高度综合评量),就能够积累更多的风味物质,特别是”含糖量”。


咖啡豆保留的蔗糖的多寡,会影响我们在冲煮时,判断怎样做酸甜平衡的比例抓取。


而咖啡豆的密度高低,也会影响我们在磨度上的考虑,或是萃取时间长短的考虑。


这都是豆袋上与生豆有关信息,可带给我们的冲煮判断。


哪些烘焙信息与冲煮有关



再来讲讲,咖啡烘焙会怎样影响到我们萃取上的思考。


我们可以从烘焙度还有膨胀度,两个方向去观察。


#烘焙程度与味道

图:咖啡酸质随烘焙度增高递减


一般来说,咖啡的酸度随着烘焙程度增加而减少。

咖啡甜度,则随着乎被程度增加,先增后减。

那烘焙后到底,这包咖啡多酸多甜?。

这时候,就会跟”生豆营养物质含量”有关了。需要把前面提到的生豆海拔、纬度、发酵程度一并考虑。

如果生豆制程留下的酸值多,烘豆师又决定较浅的烘焙度,那肯定这包咖啡就会比较酸了。

那到底要怎样冲煮才能酸甜平衡?你就要思想生豆信息,到底生豆端给予的甜度有多高?


这些冲煮前,对于烘焙与生豆的观察,绝对会影响我们萃取,要怎样分配酸甜的萃取段落。


#烘焙程度与透水性

图:烘焙改变咖啡内部的结构


烘焙不仅影响酸度等与味道有关的比例,烘焙也影响咖啡粉层的透水性。


在同样的研磨度,烘焙程度愈深的咖啡,它的透水率较好(也就是水流过粉层的速度,会比较快)。

咖啡粉的透水性快慢,影响粉水接触时间,影响萃取率与浓度的变动。

至于同样烘焙程度中,例如都是浅焙,透水性,还与咖啡的熟度有关,也与咖啡豆吸热后的膨胀度有关。


咖啡豆膨胀愈少的,咖啡豆的吸水性较差。换句话说,我们要用水溶解风味物质所需要的时间,就要比较长。


生豆与烘焙影响萃取逻辑


从上面的分享,小伙伴应该可以看出,生豆与烘焙,对于我们的冲煮,不仅是风味上酸甜度的影响,也影响到萃取中咖啡粉层的渗透性。

这些都影响最终,我们决定追求浓度与萃取率的萃取方案。


写到此,就让我们回到一开始提到的三包咖啡冲煮问题,想想该如何解套吧!


#埃塞俄比亚水洗极浅焙豆

这包咖啡,高海拔,低发酵,超硬豆,透水性差。


萃取出现淡口,肯定就是因为按照往常习惯冲煮方式,没有针对透水性太差的问题,从萃取时间或是水温等方式去调整,所以萃取率不够高。

解套就是延长冲煮时间,与提高水温增加萃取率。


#哥斯达黎加日晒浅焙豆

冲出来有臭味,其实就是浓度太高。

没有考虑到咖啡生豆制程造成的透水性太好问题,让咖啡的萃取率爬太快,结果就高浓度,风味太强烈了。

解套就是,水温降低,研磨度放粗,帮助改善过快的透水性,然后粉水比稍有拉开,稀释浓度。


#哥伦比亚厌氧实验日晒浅焙豆

这包说冲出来太酸,肯定是因为高发酵豆,酸值本来就比较高,萃取时间又不够,还来不及等糖溶解足够,就结束萃取了。

怕太酸就不要调高水温,不然酸度更高。

但要延长时间等甜度溶解更多,那就是增加断水次数,磨度稍微调粗,好让酸甜比例平衡。


这些对策,就是来自于对生豆还有烘焙信息的观察,所拟定的解决方案。


所以,每次冲煮一包陌生咖啡前,请多察言观色,看看豆袋与咖啡豆的状况,想清楚再决定你的冲煮框架吧!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透水性   咖啡   纬度   咖啡豆   慌张   海拔   风味   脾气   程度   时间   地区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