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了!中国“人造太阳”引发轰动,可控核聚变又近了

文/熊姐

中国可控核聚变出现了全新重大突破,这让我们正在向着拥有真正的、永不熄灭的“人造太阳”稳步迈进。

(中国的“人造太阳”)

据印度《欧亚时报》报道,近日,《科学》期刊的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颇为轰动的论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在“人造太阳”实验上的新突破。

报道称,在中国的托克马克装置“中国超环”破纪录地运行了17分钟后,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反应堆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等离子体活动模式,这种模式被命名为了“超级I模式”。

根据实验结果,这种模式可以让等离子体更稳定地、更长时间的运行,这也让中国的“人造太阳”,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实现了维持和调节超过1000秒的超长时间持续脉冲的核聚变反应堆。

(托克马克装置内部)

要知道,这个目标其实也是法国正在建设的世界最大核聚变反应堆的长期目标之一。可如今,法国的反应堆还没建好,它的目标却已经被中国科学家实现了。

(“人造太阳”在实验中)

现阶段,人类运用核能的方式主要是“核裂变”。这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能量损耗,还会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的副产品,所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福岛核电站发生的事故,才对人类生活和当地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核聚变”则是一种迥然不同的核能路线。人类在研究了太阳内部的活动后发现,太阳可以发光发热,就是因为其内部一直在进行“核聚变”。所以,一旦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突破,人类就可以不再受能源短缺和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困扰,而这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一项战略性的技术

(时刻进行着“核聚变”的太阳)

目前,世界上的可控核聚变研究主要有两种路线。一种是美国正在大力研究的惯性约束核聚变;另一种则是中国、法国等国家利用“托克马克装置”研究的磁约束核聚变。

这代表着中国和美国正在“可控核聚变”这条赛道上进行着竞争。

去年年底时,美国方面曾宣布首次在核聚变实验中实现了“正能量”,即实验人员在激发核聚变反应后发现,反应堆产生的能量大于了外部输入的能量,并称这是人类在核聚变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不过,美国方面的突破并没有他们宣称的那么“重大”,因为整个实验过程只能维持几乎瞬间的极短时间,而且整个装置运行时消耗的能量,远远大于了其产生的能量。

(美国核聚变装置示意图)

而中国的托卡马克装置虽然先后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比如1.6亿℃运行20秒、7000万℃运行1056秒,但距离长时间稳定运行和聚变点火还有一定差距。

所以说,在实验进度方面,中美目前都还处于初级水平,不分伯仲。

(可控核聚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虽然此次中国“人造太阳”的突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为全球的核能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方向,不过可控核聚变技术距离真正成熟还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研究和发展,中国和美国,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中国   可控   太阳   反应堆   核能   美国   马克   能量   装置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