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与内地恢复通关 三地经济迎新开端

1月8日,香港、澳门与内地迎来首阶段免检疫“通关”,三地民众通过海陆空多个口岸入境或出境,冷清的关口人潮再现,不少人迎来久别重逢,难掩喜悦,称这是“一份珍贵的新年礼物”。

旅客于口岸等候

时隔近三年,口岸终于复现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虽有限额,但人们的热情高涨。据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数据,1月5日至7日下午6时的短短两日,已有超过41万人通过网上预约由香港出境前往内地。香港与内地的机票、酒店预订皆暴增。澳门8日当天录得近4万人次入境旅客,不少饭店及手信店都出现排队人龙,热闹气氛归来,旅游业重现繁荣。随着春节临近,各种庆典盛事活动举行,旅客数字将持续上扬。

过去的三千多天,陆港澳不能正常往来。这场世纪疫情让许多行业受到严重打击,尤其是旅游业和零售业,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也随之下降。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和香港统计年刊的数据,2019年内地游客占香港接待访港旅客的78.29%,贡献了总体旅游收入的77.87%。可想而知,过去的三年时间,对于高度依赖旅客的行业而言,承受了非常巨大的压力。

随着新冠疫苗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大幅提升,对疫情扩散的恐惧渐消,客观条件成熟之际,终于迎来陆港澳通关,长期以来被疫情阻隔的阴霾一扫而空,三地积攒的需求瞬间释放。

顺安金融研究院认为,本次通关,通的不仅是经济,更是未来。

首先,通关有助于商业恢复与经济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

“马拉松”式的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无需赘言,而外向型经济首当其冲。通关将给饱受疫情之苦的口岸商贸、旅游、零售及餐饮业等带来生机。随着各地的来往日益增多,港澳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恢复,陆港澳定能走出疫情阴霾,实现真正的复常。

今年第一个周港股上涨超过1200点,充分说明了通关提振了全球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香港经济今年将再次出现增长。政策的放宽也给澳门经济注入了新动能,实体经济更快更有效的进入复苏周期,近段时间复苏更是强劲,有望春节前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其次,通关有助于对未来经济的探索。

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自由流动,是社会持续保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内地与港澳恢复“通关”是一个标志性的开始,通的是三地融合发展的新未来。其后随着更多领域、更高水平的深度合作,港澳加速参与大湾区建设,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三地优势叠加释放,经济互补、社会融合,有助于传统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港澳两地构建新的"护城河"。或许不久的将来,香港的科技创新成为了主要经济增长点,澳门的经济转型"多元发展"也初见成效,两个特区都迎来新的开始。

当然,鼓舞人心的通关背后亦有稍许隐忧。

一是疫情方面,内地担心通关之后会带来新的毒株,香港则是对医疗资源的担忧。对此,港大医学院教授金冬雁指出,疫情已经风土化,相信陆港通关不会为香港医疗系统带来太大风险。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陞表示局方有储存药物,故无须担心内地及香港可能的“抢药潮”。

二是经济恢复方面,市场认为香港不太会出现“V”字反弹。三年的通关受阻,一些行业停摆,恢复通关的好消息“来得太快”,人手、交通配套无法马上就位,再加上内地正值春节假期,人们返乡过年,恢复正常通关对经济的刺激可能不那么立竿见影,业界认为春节之后将迎来旅游数据的逐步恢复。

毋庸置疑,通关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难题可以马上迎刃而解。但随着人员就位、跨境公共交通恢复至疫前水平,港澳各行业的优势将再度体现。

中国疫情措施转向、有序恢复通关,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而言,都是重要的转折点。多个国际机构投资者称“对经济有重大提振”,“中国市场在2023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开端”。投资中国,或将成为投资者们2023年的避风港。

通道已重新打开,通途也将随之到来。期待2023的陆港澳,繁荣如昔,繁荣胜昔.

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盈亏自担。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港澳   内地   外向型经济   经济   澳门   香港   疫情   口岸   开端   旅客   繁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