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亿收购2000亿,中航电测和成飞合并棋局

每经记者:张文瑜 每经编辑:贺娟娟

62亿市值A股上市公司拟收购2000亿市值军工巨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文简称“航空工业”)在下一盘什么大棋?

1月11日晚间,中航电测公告称将拟以向航空工业集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其持有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集团”)100%股权,因该事项尚存不确定性,中航电测将自1月12日开市起停牌。

这项“以小吃大”的并购案例,不但踩中了国企改革、军工两大概念,亦是沈飞公司重组注入上市公司中航黑豹项目后,航空工业又一重磅资本运作。

一旦收购完成,成飞集团这项优质资产不但能够加速证券化,A股也将迎来2000亿市值军工龙头。

航空工业主导收购

中航电测于2010年上市,目前总市值为62亿元。主要涉及航空军品、传感控制、智能交通等,实控人为航空工业,航空工业则由国务院国资委100%持股。

穿透其业绩发现,中航电测的营收规模虽然不大,但处于稳定增长状态。2018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中航电测的营收分别为13.88亿元、15.45亿元、17.60亿元、19.43亿元、14.54亿元。

1月13日,中航电测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9亿元~2.3亿元,同比下降25%~45%;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49亿元~2.15亿元,同比下降26%~49%。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中航电测表示,报告期内,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尤其是受乘用车检测行业政策调整影响,以及智能交通业务原有收入占比及毛利率水平较高,致使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承受较大压力。

图片来源:中航电测官网

再看标的公司成飞集团。

成飞集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国家重点优势企业,也是国内三大军机制造厂之一,曾研制生产出歼5、歼7、枭龙、歼-10、歼20等系列军机。天风证券研报预测,成飞集团上市后市值或达2000亿元。

业绩层面,成飞集团的表现也较为亮眼。中航电子的公告中提到,截至2021年末,成飞集团总资产为1511.8亿元,2021年度,成飞集团营业收入为567.33亿元,净利润为9889.7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74万元。

不难发现,此次交易双方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航空工业,而这次重组也只是航空工业近年来资产整合的一部分。中航电测董秘办工作人员也向粉巷财经表示,收购主要是其实控人航空工业来主导的,在集团公司的主导下,中航电测来配合开展相应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成飞集成就曾计划通过向航空工业、华融公司及洪都集团三家资产注入方定向发行股份,购买沈飞集团100%股权、成飞集团100%股权及洪都科技100%股权。

不过,国防科工局彼时在对上述重组的批复意见中指出,按照该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

图片来源:成飞集成公告截图

谁是未来主体?

此次中航电测收购成飞集团,标志着航空工业将整合的步伐进一步向上游拓展。

从双方资产规模还是企业市值来看,成飞集团均远高于中航电测,因此成飞集团或将借壳中航电测上市的猜测不断。不过,中航电测也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目前尚存在不确定性,具体交易方式、交易方案以后续公告的重组预案或重组报告书披露的信息为准。

本次重组的进一步信息,最晚将在今年2月2日前揭晓。上述工作人员也向粉巷财经表示:目前收购事项还在筹划阶段,实际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整个收购方案包括并购的资产的范围、作价现在都没有定,一切以公告为准。

图片来源:中航电测官网

因此,谁为此次收购案的吸收主体仍未可知,但成飞集团通过本次重组加速资产证券化却毋庸置疑。

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双方或将以现有上市公司为核心,通过资产注入和股权激励,整合双方产业链,最终打造航空领域龙头上市公司。

对于收购方中航电测来讲,成飞集团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市场对其深度挖掘,为上市公司带来了新业务或形成主营业务变更,从而对上市公司形成正向的带动作用。同时成飞集团也将利用资本市场,增加自身资金实力。

进一步来看,航空产业作为汉中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经依托陕飞、燎原、华燕等重点企业初步形成航空产业链。2022年陕西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2023年陕西将支持西安、汉中加快构建“西汉蓉”航空产业带。

因此,成飞集团与中航电测的融合,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亦将不断提升“西汉蓉”航空产业链高效配套能力,不断引进优质企业,支撑“西汉蓉”航空产业带建设。

军工国企混改加速

军工行业向来是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加快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更是重中之重。

自2007年以来,国家就鼓励以军工上市公司为平台,推动军工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航空工业作为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覆盖航空武器装备、军用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等产业。

其官网显示,目前航空工业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25家上市公司,员工逾40万人。核心上市公司包括中航沈飞、中航光电、中航飞机、中直股份等。

航空工业自成立后,在推动专业化整合和资本化运作方面频频出手,是军工集团中资产证券化率最高的一家。

2014年,航空工业拟将旗下近160亿元的军工资产注入成飞集成;2015年中航高科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转型航空专用设备业务,同时收购中航复材、优材京航、优材百慕三家优质资产,成为航空工业下属上市企业。

图片来源:中航电测官微

2017年,航空工业将沈飞集团100%股权注入中航黑豹;2019年宝胜股份拟以现金方式购买JX金属持有的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51%股权,2020年宝胜股份受让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亨通航空电子有限公司52%股权。

2021年,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天水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100%股权整体置入中航飞机。

2022年,中航电子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中直股份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发行购买昌飞集团 100%股权、哈飞集团 100%股权,中航科工旗下直升机业务将得到整合。

航空工业披露,十年来,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直升机、运输机、战斗机等核心航空装备资产证券化,同时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实现快速发展,集团资产证券化率从2012年不足50%上升到目前的72%。

不难发现,航空工业借力资本市场,正在让军工企业优化资产结构,释放更多存量资产的市场价值。粉巷财经猜测,2023年,航空工业资产改革层面的事项也将密集推进,逐步将多家资产打造成航空专业领域龙头,国企混改或加速。

每日经济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中航   棋局   军工   市值   股权   上市公司   航空工业   飞机   资产   航空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