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被贬靖州的腊梅意象

腊梅,因在寒冬腊月百花凋零的氛围中独自开放,历来被中国文人赋予了顽强、独立、高洁的艺术寓意。

魏了翁(1178--1237年),字华父(甫),号鹤山,南宋邛州蒲江人,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学识渊博,忠诚坦荡。任秘书监、集英殿修撰、代理工部侍郎期间,多次秉公论政,触犯权相史弥远等人利益,被史的心腹、谏议大夫朱端常诬告“不食周粟”(魏了翁多次上书朝廷,建议公正对待被史弥远迫害而亡的原王位继承人济王赵竑,被朱端常借机控告魏如同商朝末年的大夫伯夷、叔齐不愿意吃新朝周王朝的粮食一样,而经常怀念原王位继承人赵竑,对现任君主赵昀心怀不满、行为不敬)及“封章谤讪”,于宝庆元年(122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被朝廷连降三级,贬往江西南安军(今大庾县)居住;二十八日,改贬湖北路靖州(今属湖南省)居住。

魏了翁塑像。 摄影:张景武

从宝庆元年(1225年)岁末至宝庆二年(1226年),魏了翁在被贬往靖州的过程中,其友人赋文作诗送别,加上魏了翁本人表情达意的文学创作,“腊梅”的意象共出现了3次。虽然这3次“腊梅”的寓意,总体上都是“不畏严寒、独立、高洁”的用意,但每次又深含不同的具体寓意。

第一次“腊梅”意象,出现在魏了翁的好友、临安(今杭州)高僧释居简在临安郊区送别魏时所作的诗中。在这首名为《送魏贰卿之静(靖)州》的诗中,居简高僧以他特有的“援儒入释”的艺术创作手法写道:

一其所二一成非,揆以人情萃必睽。

镜岂有心私应物,楚如不众敢咻齐。

瘦欹雪萼难谐俗,劲错霜根弗肯低。

岣嵝芳尘犹可袭,剩收赤箭就刀圭。

这首沿用金朝王庭筠词作《谒金门·双喜鹊》“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可恶”、将“瘦雪”比喻成腊梅的艺术创作手法,运用“瘦欹雪萼难谐俗,劲错霜根弗肯低”二句,以“瘦弱侧出的枝条”“被冰雪积压的花萼”“耐寒交错的根条”的腊梅不同的部位作比,接连、贯通地将魏了翁在朝廷上下邪气较重的情况下仍然敢于直言,受到不公正待遇后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向邪恶势力低头认输的思想性格,整体、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居简高僧还以具有息风止痉药效的“赤箭”(即天麻)作比,高度评价了魏了翁勇于牺牲,如同赤箭敢于挺身就向研磨药物的器具一样,为了坚持真理毫不顾惜个人安危的崇高品质。

腊梅。摄影:张景武

第二次“腊梅”意象,出现于魏了翁的好友、时任添差通判建康府的刘宰,与友人王遂一起在镇江府吕城送别魏时创作的长诗《送魏华甫侍郎谪靖州》中:

靖州风物最五溪,畲田岁入人不饥,淘沙得金邀以嬉。

瘴烟不逐岭云西,六花瑞腊春台熙,尤便逐客过往稀。

理乱黜陟了不知,夫子岂欲居九夷,要尊主势扶时危。

有言不用时我违,番然不受好爵縻,向来乡音谁可晞。

平生易名慕者谁,苏陈凜凜百世师,畏途万折甘如饴。

求仁得仁固其宜,大明当天照隐微,直前一疏可忘之。

江湖后会端有期,暗香微动寒梅枝,临别不用长嗟咨。

诗中,刘宰也是以寒天腊月的梅花枝下“暗香微动”,来比喻目前虽然遭遇风霜严寒的大气候,但仍然有缕缕清香阵阵翻动,袭人心肺,愉悦身心,正如苏轼、陈瓘(即陈了翁。魏了翁的父亲给魏取名“了翁”,就是期望魏能继承发扬陈了翁正派诚直的品德)那样,虽然遭遇了种种不公正待遇,但是因为在形势紧迫下也能坚持凛凛正气,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百代人的贤师,要坚信“求仁得仁固其宜,大明当天照隐微”,因此,“临别不用长嗟咨”。

位于靖州文峰塔景区内纪念魏了翁的渠阳阁。摄影:张景武

第三次“腊梅”意象,出现在魏了翁与好友李肩吾于宝庆二年(1226年)夏天到了靖州之后、李因为魏了翁嘉定十五年(1222年)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作《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而于靖州城北修建了一座“傍梅读易亭”。魏了翁专门写下了《肩吾摘傍梅读易之句,以名吾亭,且为诗以发之,用韵答赋》一诗:

三时收工还朔易,百川敛盈归海密。

谁将苍龙挂秋汉,宇宙中间卷无迹。

人情易感变中化,达者常观消处息。

向来未识梅花时,绕溪问讯巡檐索。

绝怜玉雪倚横参,又爱青黄弄烟日。

中年易里逢梅生,便向根心见华实。

候虫奋地桃李言,野火烧原葭菼拙。

方从阳壮争门出,直待阴穷排闼人。

随时作计何太痴,争似此君藏用密。

人官天地命万物,二实五殊根则一。

囿形辟阖浑不知,欲把真诚作空寂。

亭前拟绘九老图,付于人间子云识。

诗中,魏了翁借梅言理、托梅表志,表述自己识梅、悟梅、参理的认识过程:原来在没有认识梅花之前,就围绕着溪边、屋檐到处寻找、追索;看到腊梅依靠着斜伸出的枝条开放,就很爱惜,就像看到雪天的玉宝石一样,也很喜欢青色、黄色的梅花盛开的样子,就像在一片烟雾中舞蹈似的。到了中年潜心研究儒学经典《周易》时,正是逢着腊梅生长的时候,就向根部深处探究“华丽”与“实诚”的不同表现以及与根部是否健壮的内在关系。春天各种昆虫纷纷出来活动,桃树、李树也竞相开放。梅花的枝条、花朵正是在健硕时期争着向窗外伸出,直到枯萎、困顿之时也要努力向外伸展,不让久居房屋、见识狭小的人有多少机会。人、天、地产生和安排世间万物,阴阳和金木水火土的根本实质是一样的。在封闭的空间中开放与闭合而浑然不知觉,却把真心诚意当作了空旷的寂寞。

三位文人作文,都离不开“腊梅”意象的塑造,说明“腊梅”意象在古时是深入中国文人的骨髓中间的。但释居简、魏了翁、刘宰三人运用“腊梅”时所处的主观、客观环境各自不同,所借助“腊梅”表现出的思想感情也是有区别的。

作为深谙“明镜亦非台”禅机之妙的得道高僧,释居简从“镜岂有心私应物”出发,为好友魏了翁因为讲真话、伸张正义而遭受朝廷不公待遇,肯定有不平之气,但作为出家人,他没有过多的愤慨,只是以“高洁、顽强的腊梅”不附和流俗作比,来高度评价魏了翁不向严寒低头的品质,并继续鼓励好友看清“岣嵝芳尘犹可袭”的社会现实,从容“剩收赤箭就刀圭”。

作为在朝为官的刘宰,在送别好友魏了翁时,既帮助好友分析、了解靖州的当地情况,又以历史上敢于坚持正义而赢得历史尊重的前贤为例,以“寒梅拥有暗香微动”作比,鼓励好友坚定生活的信心,以“甘如饴”的心态去对待“畏途万折”。

靖州渠江(魏了翁活动过)冬景。摄影:张景武

而作为被贬事件的主人公,魏了翁则继续发扬“依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的境界,用“中年易里逢梅生,便向根心见华实”“方从阳壮争门出,直待阴穷排闼人”几句,将自己不计功名利禄,不较诽谤报复,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坦然面对是是非非,超脱于众多好友的担忧、挂念之上,充分利用虽偏远但安静的环境专心研习《周易》、探究人生和宇宙哲理。“中年易里逢梅生,便向根心见华实”一句,精炼表现出了魏了翁虽处厄境志不衰、一心更向深处求、依靠夯实基本根底来见证是浮华还是实诚的优秀品质。为此,理学界、文学界都将此奉为各自的圭臬,都认为表现出了“理趣与文艺的完美结合”,而不再互相攻讦对方的不足。绍定三年(1330年)七夕前夜,魏了翁在靖州与二女婿虞兟和韵作诗中,写下的一诗,也很能说明魏了翁的真实心态:“假拙济奸真是拙,认奸作巧巧何真。须知我自灵于物,一点光明万古灯。”“一点光明万古灯”与“一窗明月四檐声”异曲同工,都表现出了魏了翁不计较四周的是非曲直及自身的患难多辛,坚定保持自己光明磊落、向上向善的做人原则。所以,从多方面的历史情况来看,魏了翁以梅言志、托梅抒情的思想认知,更高于好友释居简、刘宰。嘉熙元年(1237年)三月二十四日,被朝廷调任福建安抚使的魏了翁不幸病故。其门人王德文(字周卿),在嘉熙三年(1239年)编著《注鹤山先生六卷》,请正言兼侍读、侍御史、宝章阁直学士叶大有作跋。叶大有的评价十分到位:“鹤山先生达消息行藏之理,正固于渠阳(靖州)之遯,发舒于端平初,其涵养深功,自得于逢梅之作……鹤山,犹梅也。天下见其华而未及羹其实。非梅之罪也。候虫奋地桃李言,所以续生意者寓于诗。”《鹤林玉露》的作者罗大经也称赞此诗:“推究精微,前此咏梅者,未之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腊梅   实诚   意象   寒梅   鹤山   周易   临安   求仁得仁   枝条   高僧   元年   严寒   朝廷   梅花   好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