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老家许昌的村庄:雄鸡唤醒了我的黎明


多年前老家许昌的村庄:雄鸡唤醒了我的黎明‖老家许昌

文‖李群成 图‖网络


我的故乡在河南中南部的许昌地区。这里美丽富饶,民风淳朴,更是我童年梦幻般的美好世界。

春天,勤劳的人们像五颜六色的花,盛开在广袤的原野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夏天,他们像勤劳的啄木鸟,穿梭在绿色的海洋里,给青苗除害、锄草、施肥;秋天,他们脸上挂着笑容,把播种在泥土里的汗珠一颗一颗地收获回家;冬天,皑皑白雪覆盖下的麦田里,又在萌动着他们来年新的希望。

一望无际的中州大平原是美丽的,而留在我记忆里的美却是在早晨,在20世纪五十年代深秋季节的早晨。

黎明,雄鸡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把我从梦境拉回到温暖的被窝。睁开双眼看看仍然昏黑的窗户,又闭上眼睛意欲重新入梦。(想看看本文作者李群成老师上回写了啥美文?欢迎点击以下链接:老家许昌的青春记忆:我是个半劳力)



这时,“谁卖红薯?谁卖萝卜?”“豆—腐—啊!”时有时无的犹如水萝卜一样清脆的叫买声叫卖声,有时候还夹杂着独轮车“吱扭吱扭”的摩擦声,透过纸糊的窗棂飞进我的耳蜗。

收红薯、萝卜的都是邻近村庄勤劳的年轻农民。

那个年代还没有平板车。到了深秋和初冬的农闲季节,他们靠着独轮车或一副已经磨出厚厚茧子的肩膀,把低价收来的百八十斤重的菜蔬,走20多华里挑(推)到许昌南关的护城河边(许昌人习惯叫“城墙上”),赶早市赚个差价。按照我现在的估算,一天充其量也就是能赚上几毛钱,最多也不会超过一块钱。钱虽然不多,可那是一家人的买盐钱和孩子们的书杂费。

卖豆腐的则是挑着一个大约七、八十斤重的豆腐,带上秤盘子和布袋,慢悠悠地行走在大街上,边走边吆喝。见有人来就放下挑子做买卖,有时候也会把挑子放在十字路口等人来买。

许昌老豆腐可是远近闻名的。豆腐做的鲜嫩,压的瓷实,割上一小块儿挂在秤钩上称都不会烂的。



不过,那个时候农村穷,平时是不会轻易买豆腐吃的。除非有时候实在是嘴馋了,才会买上斤把打打牙祭。偶尔遇到家里有客人或要操办大事儿,也许一下子就会买个十斤八斤的。

卖豆腐既收现钱,一斤也就是七、八分钱。也可以用豆子换,一斤豆子可以换一斤半豆腐。周围村庄两家卖豆腐的经常在村里转悠,也都是熟面孔。为了让买者满意,也为图个实诚,卖家称豆腐时秤杆都是撅得高高的,称豆子时又把秤杆放得低低的。

随着买卖人的吆喝声,人们陆续起床,有的忙着做买卖,有的随便找一些杂事做。

进入深秋时节,按照通常的说法,是“场光地净”的时候。但是,有的人就是闲不住,还总要㧟个篮子到地里看看,好捡一点有用的东西回来;有的有事没事也要到地里转一转。虽然没活儿可干,可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一天不和土地亲热亲热,就好像少了点什么。

那时候我刚刚到村里读小学。平时早上起来洗把脸,就急匆匆赶到学校上早自习。



只有到了星期天,我才能跟随父母或独自到田野里转一转,以消去一周圈在学校里的沉闷。有时候还会相约几个小伙伴,一同迎着黎明的晨曦,像小马驹一样,或蹦跳在田间的小路上,或到麦田里撒撒花,欣赏一下美丽的田园风光。

深秋的早晨,天已经变得风凉风凉的。

遇到晴天,房顶和路边的草叶上,都会挂上一层薄薄的白霜。明人张凤翼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说得真好,瓦上霜主人都不会去扫,何况他人。如果真有人去扫人家瓦上的霜,那才真正是管闲事儿。

路边和打麦场上成群的麻雀在地上啄几下,就抬起头用紧张的目光向四周张望,一见到有人靠近,就“轰”的一声飞到高高的树枝上。这也难怪,那时候有关部门把麻雀定为“四害”之一,是消灭的对象,它们不得不高度警惕,以免被捉住充当盘中美味。

在我读的小学课本上就有一篇散文诗,其中有这么几句:“清早起,上山坡,到处寻找麻雀窝”“快吃饭,回家转,麻雀打了一串串。”



老师还要求学生每天要交老鼠尾巴和麻雀腿。交一条老鼠尾巴算是消灭了一只老鼠。交两只麻雀腿算是消灭了一只麻雀。交的多说明消灭“四害”多,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

秋后的蚂蚱一动不动地趴在焦黄的草棵上,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警觉和敏捷,显得那么的凄惨与无助。可真是,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在众多有生命体的物象中,还要说人是最智慧的。他们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会随着季节和条件的变化,想尽办法去适应它、改变它。

晨曦,对于一个整日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老农来说,是司空见惯了的,不会感觉有一丝一毫的新鲜。而对于我们这些一天到晚在学校里读书的小伙伴来说,还像是小说里的故事情节一样吸引着我们。

你看,东方的鱼肚白刚刚褪去,一缕微微染上橘红色的云霞在地平线上渐渐显露出来,由一条弧线逐渐扩大为一个巨大的扇面,霞光也由短变长,一直射向天空,隐匿在茫茫的苍穹之中。

太阳将要跃出地面的时候,大大小小橘红色的云朵镶起了金边,犹如羞怯的少女,让你直想多看她几眼。但是,瞬间你又会被她那美丽的眼神所看穿,不得不低下羞涩的头。



不一会儿云霞就染遍了东方的大半个天空,太阳犹如一轮巨大的火球跃出地面,冉冉升向高空。当火球逐渐升高,金子一样的晖光也迅速照亮整个大地,我们的身影也由模糊变得清晰,由长慢慢变短。路边近于焦黄的草棵上,田野里一垄一垄麦苗上挂着晶莹的白霜,在初升太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深秋的云彩虽然不像盛夏诡异多变,但是,它随着太阳光的映照也奇异无比,一会儿犹如狂舞的雄狮,一会儿又如奔野的羔羊,让你目不暇接。

深秋正是大雁南飞的季节。抬头向天空望去,一排排大雁一会儿排成一个长长的“一”字,一会儿又变成一个巨大的“人”字,不知疲倦地飞向南方。

我们村子西南不远处靠近小洪河的地方,有数百亩相对较为潮湿的麦田。许是大雁远途劳顿要到此处歇息,许是肚子饿了需要觅食、饮水,早晨经常有上百只甚至几百只大雁在这里落脚。它们像一捆捆立着的麦子散落在田间,一边迈着稳健的步子,一边不停地低下头寻找食物。还时不时昂起高高的头,向着天空“哇——哇”地鸣叫几声,好像是在告诉空中飞行着的同伴:快来吧,这里是小憩、觅食的好地方!

大雁是非常警觉的。你若是意欲走近,在一两百米之外它们就会发现,迅即展开翅膀腾飞起来或另换一个地方,或干脆继续飞向远方。



据说猎人若要打雁,就会推一辆独轮车,把装好铁砂的鸟枪顺放在独轮车上,装作路人来麻痹大雁。当距雁群不足百米时,突然操起枪射向雁群。因为鸟枪装的是铁砂,射出去一大片,如果猎人运气好,一枪会收获好几只大雁呢。

一天早饭后,我家邻居(陈)水林叔到地里闲转,在大雁栖息过的地方,捡到一只猎人没有捡走的大雁,足有七、八斤重。陈婶还把做熟的大雁肉给我们家端来一碗,我们也跟着解了一次馋。

我们在太阳光的照耀下,行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踩踏着枯草上的白霜,有时候鞋底还会沾上厚厚的一层泥土。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在土里生土里长的农村男孩子来说,谁也不会在意,都在尽情地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深秋的早晨是短暂的。吃早饭的时间到了,我们迎着已经高高升起的太阳,披着略带温暖而又有几分耀眼的阳光返回家中,心中又默默地期待着下一个星期天的到来。



【作者简介】李群成,许昌市建安区人,曾供职于河南省人社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书法、美术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书协和河南省美协的展览并获奖。在专业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评论160余篇40多万字。出版有《春诵秋吟·李群成诗词楹联集》《沃野颐真·李群成诗词集》《尘封的岁月》《李群成书法作品集》《崛起中原·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李群成》。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许昌   老家   独轮车   雄鸡   河南省   大雁   田间   深秋   麻雀   村庄   会儿   豆腐   黎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