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皇室从王政复兴党到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

/小人物史记

编辑/小人物史记

前言

纵观历史,日本的皇族和天皇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尤其是在幕末到明治维新的时代。

庆应三年十二月九日(一八六八年一月三日)发生的王政复辟政变,至1877年(明治十年)西南之战后,维新政权的确立,标志着日本由藩属制向中央集权的转变。

日本的政治模式、身份体系、经济体系,在短短十年内都经历了根本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日本帝国的政治地位、政治参与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关天皇和近现代的天皇制度,学术界已有大量的文献汇编和研究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学术界曾有渡边几治郎等人对天皇和他的辅佐的记载与研究,尽管渡边坚持官学、尊皇的立场,但他的作品中的某些资料仍可以被批判地加以运用,如井上清、松蒲玲等人对近代天皇制的反省与批判,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而最近两年,随着明仁天皇的“生前退位”,天皇家族、天皇制等问题又重新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热议。本文认为,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权力更迭为视角,对明治前期的皇室改革进行了研究,但却鲜见成果,这也许是由于日本学者对天皇的某些忌讳。

武寅、李卓、杨栋梁等国内学者都曾出版过关于天皇制的研究,他们以中国学者的视角来梳理日本历代帝王制的历史沿革,探讨其性质、继承制度的变迁、皇权与重要的政治变化。

本论文以此为依据,试图对王政复古政变到明治前期的各种具体的改革措施进行探究旨在揭示由天皇领导的朝廷与公共政治力量在此期间的政治活动,并对其周围的政治力量进行更替,并以此来剖析其政治地位的变动与演变背景,从而窥见“王政复古”的真实与虚幻。

一、天皇政治中心的建立

庆应三年十二月九日,倒幕派大臣联合萨、长等五藩,发起王政复辟政变,并颁布“复古大号令”,废除摄政、关白、幕府等,设立临时议政、议政、参政三职。

并提出“恢复神武之初,不分贵族、武士、堂上、地下之分,以民为本”,这一公告宣告了原有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模式开始瓦解,武家的政权被天皇朝廷收回,新的“三职制”代替了原来的朝堂体制。

但若仔细阅读这则告示,再结合当时的情势和旧式政变的意图,便会发觉其内容含糊不清。从字面上来说,王政复古是想要还原武家崛起前的古代帝制,公告中说要回归神武开国之初的政治格局,但神武帝国的建国之初,却没有任何清晰的历史记录,所以改革的余地很大。

从官制的观点来看,“三职制”更像是一种简陋的人事任用,比如听取民意,打破等级制度,更多地体现了倒幕者的强烈意愿,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口号,但仍然有一个清晰的主题,那就是回答“王政”,维新政府成立之初,在体制和对外的政治宣传上,都着重强调了皇帝的统治。

庆应四年一月十五日(一八六八年二月八日),“王政复古”通知法、英、美六国的使节,在法国使节的信函中写道:“以前的条约,虽然是以君主的名义,但从现在起,改为皇帝,由各国负责,由皇帝来处理”,这封信的内容大同小异,就是宣布外交权力已经归于天皇。

紧接着,睦仁天皇于1868年4月6日,睦仁天皇在紫宸殿宣读了“五条誓文”,并多次在官方文件中强调“万机亲裁”,这是对天皇的一种明确的宣示,也就是在对外宣称,新政权是以天皇为中心的。

在幕末维新期间,天皇成为各方争相争夺的目标。倒幕派把天皇称为“玉”,把它当作倒幕派的正当性和拉拢民心的旗号,维新政权是以政变的方式成立的,在政治动荡的时候,天皇就是新政权的正统和权威的源泉。

但是,就目前所见的幕末至废藩置县前后的历史资料来看,能够反映出天皇主体性的政治活动的资料寥寥无几,而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都是支持反幕制改革的实力者。

虽然在此过程中没有表现出个人的能动性,但是在“复古”的口号下,天皇和皇室成为了整个国家和新的政治体系的中心,而由天皇所代表的权利主导作用也得到了加强。

天皇通过宣扬政归朝廷,天皇专政,并以诏书的形式颁布政令,天皇成为政治改革的中心,而随着制度的重组,天皇身边的传统公卿势力也逐渐被倒幕势力所替代。

二、迁都于大兴安邑

江户时代的天皇很少参与军事活动,而且很少到京都之外,维新后,日本政府就开始着手进行改革。

“在戊戌之战中,讨幕派开始了对朝堂的改革。大久保利通的第一个提议,就是大久保的‘大坂迁都’,大久保国的建国策书中一再强调,不能再出现‘建武复兴’的错误,要借着迁都的机会,让主上履行‘为人父母的责任’,而大久保的目的,就是要将天皇从京都带走。”

大久保利通在上书中指出,皇帝是不能让任何人进入皇宫的,这违背了他作为人民之父的责任,大久保认为,迁都是“一次新的机会,一条简单而方便的道路,根除许多弊端”,但中山忠能等大臣的强烈反对,最终还是没能把首都迁到大坂。

尽管迁都失败了,但是石仓仍然认为大久保的建议是一个伟大的理论,于是他提出了对大坂的访问。

庆应四年三月到四月(一八六八年四月到六月)的大坂之行,就是睦仁天皇出使京都之外的地方的开始,也是他宣布自己的皇帝陛下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在大坂行幸回到京都之后,维新政府将天皇的读书、理政的地方移到了京都的二条城,天皇下令将万机亲裁的旨意传给了大臣。

庆应四年四月(1868年六月),大坂行幸后,东征总督江藤新平向岩仓提议,以安抚民众,并请求天皇早日前往江户。

同年六月(一八六八年八月),大木乔任和木户孝允在江户正式提出了天皇的要求。这个提议受到了大多数大臣的强烈反对,之后,他们在东幸的出发时间、行程安排、天皇的人身安全、健康状况等问题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争论,就连中山忠能和大原重德这样的支持倒幕派的官员,也都表示了强烈的抗议。

大久保感慨道:“这一次,京师里的腐儒、蠢货们,都在议论这件事情,甚至有人想要阻止这件事情。”大原重德策马前往大津,请求天皇返回京都。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是在大久保、岩仓、木户等人的努力下,日本天皇终于成功了。

天皇东幸还把天皇从老大臣们的包围圈中解救出来。明治元年,16岁的睦仁天皇在东京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方式与京都时期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教育内容。此外,由于东京有一个港湾,天皇可以观看海军的开炮和试驾。

此外,日本天皇还会见了英、法、荷兰等国家的大使和外交官,并在东京举行了会谈。在京都,这是很难做到的,甚至连倒幕派的大臣们也对此表示了强烈的抗议。

“古往今来,除了京外之人,还会去打猎、上朝拜见。明治初期,诸省行礼,使臣民安居乐业。”行幸诸省厅,以强化新政府的内部身份。

这座府邸,也是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在行幸的安排上,新政府谨慎地保持了与萨达姆等藩内要员的待遇,例如对大久保、木户府等。

通过这种盛大的庆祝活动,神秘的皇宫里的皇帝可以走遍日本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民众之中,形成了一个象征着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皇帝的形象。

此外,迁都和庆幸还使天皇与政界人士有联系。在以往的行幸中,岩仓、大久保、西乡、木户等都是轮番护送,一路上与天皇进行了大量的直接沟通。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仅以最早期的大坂行幸时为例。

大久保首次向天皇提出建议,是在他访问大坂的时候。当时,他没有和天皇一起去,但是在庆应四年四月九日(一八六八年五月一日),他前往大坂,向天皇进贡,向京都和关东的情况作了报告。

“这是我第一次登门拜访,我很荣幸,也很感谢你。天皇陛下,只有官方和藩王才能登门拜访的传统政治空间,才会崩塌。”在大坂行中,大久保、木户孝允和后藤象二郎都受到了天皇的质询,向天皇进言。分析局势,福羽美静在临行前,就《古事记》和汉人的故事进行了讨论。

4月17日,长藩木户孝允和土佐藩后藤象二郎被召入东本愿寺,作为天皇的临时居所,接受天皇的咨询。“后藤向嘉永癸丑派遣美舰,就中安政戊午年牢狱以来的天下局势,万延、元治、甲子禁门之变、长藩举兵、勤王、王政复辟,对国际局势进行了分析,后藤也上奏了他熟悉的国事,并对国外局势进行了分析。”

这些措施突破了久已形成的阶级认同体制,加强了天皇与倒幕维新势力之间的依赖性,同时也扩大了天皇的视野,加深了他对时局的认识。

三、礼乐制度的改进

近代日本意识形态上的极端天皇崇拜的形成,可以说是从改革初期的天皇宣传开始的,而倒幕派的改革则急需解决其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问题。

尽管年轻的睦仁天皇支持倒幕派,但对他们的指责却是“以大欺小”。

“天皇的最高权力被公开了,但这显然不符合一个十五岁的年轻人的形象,皇帝的权力并不能体现在一个人的领导能力上,那么,他就只能从传统的神化力量中寻找它的基础,所以,天皇的神权就必须从天照大神那里得到神圣的传承和祭祀,才能凸显出天皇神权的威严,而维新政府的首脑们,之所以会把那些在幕府后期只能算是边缘化的学者和神道家,推进明治初期的宗教政策,就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天皇的绝对权威,而这恰恰是他们所需要的。”

明治初期,平田(笃音)的传人,以及来自津和野藩的大国隆正的弟子,在神道及教育领域培养了巨大的势力。前面所说的《古事记》中,曾向天皇讲述过的福羽美景,来自津和野藩,是大田隆正的徒弟。

福羽在1877年设立了侍补制度,之后担任了内阁侍补,成为了明治一十年代天皇专政的重要成员。津和野藩是长州藩的近邻,从一开始就是王政的复兴派。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神道部的重要职务,大部分都是由该藩的人担任。

江户幕府时代,天皇的权力主要体现在祭祀、叙位、赐姓等,改元、颁历也是天皇的一项重要权利,新政权建立后,日本开始推行“祭政一致”,强调天皇的祭祀与统治权的统一,

而“祭政一致”的国家理念则以祭祀天照大神、皇祖皇宗(皇祖皇宗)为核心,同时也将民间祭祀也包括在内,新政府认为,恢复与扩充神道祭祀制度,是增强天皇威严与号召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整合。

维新时期,通过大规模的改组祭祀制度,一方面宣传“万世一族”的“皇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推动社会秩序的恢复。按照当时的情报,这一切都是由岩仓领导的,而真正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也不再是以前的大人物和大祭司,而是被倒幕派的津河野等人取代。

四、结语

结合上述文章,笔者分析王政复辟的政变实质上是一次军事政变,除了依靠萨、长等藩的人力、物力、财力外,倒幕党是最重要的筹码。

而且,在“复古宣言”颁布之后,佐派的力量还没有崩溃,许多中立藩都在观望。在那样的情况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武家的统治,拉拢其他派系加入倒幕派,这对维新政权的存亡至关重要。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着王政的名头,将武家的统治公之于众,既然武家无能,那么,天皇就必须剥夺他们的权力,如此一来,这场政变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而那些以武力对抗天皇的幕府,也可以说是“朝敌”。

同时,改革也是一次剧烈的变革,新政府成立之初,各种制度并不完善,对全国的控制能力较差,由于对幕府时代的权力分散造成的国力不足,加上“举国一致”的社会共识,新政府开始探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但由于政治动荡,新制度、政策的执行必须具有一定的效力和权威,而政权的更迭也必须要经过国内各个层面的认同。

所以,新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维护国家的稳定,实现国家的统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皇还成为了新政府的权威与团结。此外,改革的起因是倒幕派的公卿与萨、长等强藩属的结盟,而恢复皇族一直是倒幕派的政治目的。

维新时期,这些官员拥有很大的权力,在体制上也有很大的话语权,加强皇权是他们制定制度的主要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在石仓等重臣的大力支持下,从王政复辟到明治初期,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形成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这些措施有:朝堂上的指示,建立以天皇治国为中心的官制;东京迁都,举行盛大的天皇庆贺;提倡“祭政一致”,完善皇宫内的祭祀制度与设备,突出天皇的亲祭与至高的主祭地位;对宫廷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具有现代色彩的天皇教育。

虽然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巨大的阻力,但是在岩仓具视等人的强力政治影响下,他们在“政出一途”的社会共识下,得以推行。

参考文献:

渡边几治郎:《明治天皇的圣德重臣》

德永弘伦:《近现代日本的诸相一一大日本帝国的光和影》

伊藤之雄:《明治天皇》

大久保利谦:《大久保利谦著作集(1)明治维新的政治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明治维新   日本   明治   京都   幕府   天皇   皇室   祭祀   皇帝   时期   政治   制度   王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