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大卫·妮尔就是从卡瓦格博进藏!“天堂”雨崩徒步


探险一直被认为是男人们的活动,但在19世纪末期,却有一批具有冒险精神的女子走出家门,脱掉欧洲流行的束身衣,出现在青藏高原的群峰、冰川与峡谷之中,其中就包含来自法国的女子大卫·妮尔

大卫·妮尔是一位藏修沉迷者,她也是第一位到达拉萨的欧洲女性。1912年,她先到达印度大吉岭,1918年到达贡本,在这里游遍藏传佛教寺院后,于1921年开始一路去往拉萨。

去往拉萨的途中,为了不让自己敏感的欧洲人身份被发现,她一路选择乔装打扮,用可可粉、锅灰涂黑自己白暂的皮肤,用墨炭擦拭自己的手指,穿上藏族牦牛毛制成的服装,背上和藏族朝圣者一样的包裹,顺着卡瓦格博的转山之路,一路转经进藏。


其实,很多人都相信转山。据说,在卡瓦格博转山一圈,可以洗净一生的罪孽,所有的福气也会随之降临,而大卫·妮尔,也是所有旅藏且在卡瓦格博转过山的西方人中,寿命最长的一位。

1969年,这位传奇的法国女藏学家与世长辞,享年101岁。她一生五次造访西藏,留下了《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一书,将那些进藏的峥嵘岁月和卡瓦格博转山的沧桑往事,永远留在了文字中。

大卫·妮尔和许多朝圣者一样,在卡瓦格博转山途中,必须要经过一座名为雨崩的村庄。人们总说“上有天堂,下有雨崩”,雨崩村是一个去过后便令人难以忘记的天堂之地,有四面群山的拥簇,也有浩瀚无言的星空,有冰川汇聚的碧蓝世界,也有藏民虔诚转山的神瀑。

在雨崩村,感受香格里拉风景的精华,走一遍大卫·妮尔在卡瓦格博的朝圣之路。


雨崩与尼丁森林徒步


在藏传佛教的信仰者心中,一生中必须绕梅里雪山最高峰卡瓦格博转经一次,才能在轮回中免遭堕入地狱之苦,即便在转经途中死去,也被视作再生有福,灵魂甚至可以抵达极乐世界。

每年藏历四月初一是达摩祖师成佛日,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丽江等地的香客们都会跋涉而来,在卡瓦格博转山拜佛。于是在周边的丛林、山崖、峡谷和冻土荒漠地带,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转山人走出的道路。

整个梅里转经分为内转经和外转经,内转经就是在梅里雪山靠澜沧江的这一面进行,一般从德钦县城出发,终点为卡瓦格博,大致经过内转经塔、飞来寺、西当、雨崩、明永、太子庙等几个地点,最高处为雨崩神瀑,海拔4500米。

雨崩村就是内转经的必经之地,位于卡瓦格博的脚下,是绝美宁静的秘境,同时也是一条入门级难度的徒步路线。雪山群峰、高原海子、高山草甸、峡谷溪流、彩林花海,你能想象到的高原景色都可以在雨崩遇见。

雨崩村被一条山涧分成上、下雨崩,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而且全村只有百户人家,自古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


下雨崩村至今无公路可通,堪称现实版的桃花源,村里的草地上有一个小湖泊,神女峰和五冠峰的倒影正好被框进湖水里。游客们来到湖边,第一件事情是把湖里嬉戏的鸭群赶上岸边去,然后静静等候第一缕阳光把雪峰点燃。

神瀑在当地村民心中,是卡瓦博格尊神从天上取回的圣水,从中能看见未来,消除灾难,也是传统意义上梅里内转山的终点。从下雨崩村往返神瀑全程12公里,雪山之巅掩藏着通往天堂的秘径,亘古的冰雪悄无声息地消融,洗净凡世尘埃。

冬天的雨崩,有着另一种清冷严峻之感,此次行程,我们将在这里进行徒步。由雨崩村深入至雪山下的神瀑布,往返12公里,大约需要5-6小时。徒步路上会看到草甸,偶遇信步的牛马,沿途的溪流,森林和静静的玛尼堆,感受隔世绝境的安宁平和。

在卡瓦格博转山之前,每一位虔诚者们都会先前往梅里雪山脚下的曲登阁“取钥匙”。曲登阁分为主殿、护法殿和大经筒房,传闻信徒们可以在这里获取朝圣圣山的法门,即转山的“钥匙”。


在前往雨崩的前一天,我们将在曲登阁体验一下取钥匙的神圣仪式。取完钥匙后,围绕着这座洁白的曲登阁佛塔转经,再带着神灵的祝福转山,会一路得到护佑。


除了雨崩村徒步外,我们还将来到尼丁原始森林徒步。“尼丁”,在藏文中意为“心坎上的地方”,这里位于奔子栏镇,四季风景如画,被原始森林环绕,潺潺溪流相伴,是茶马古道中景色绝美的一段。

沿着原始森林山间的溪流行走,高大的树木带来满眼翠绿和充沛的负氧离子,在这片世外桃源里,可以随时呼吸到带有淡淡松香的清冽空气,一路上能邂逅到鲜花、野生菌子、鸟雀和山瀑。


源远流长的藏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藏族文化,不仅包括神山转经,还包括大大小小的藏传佛教寺庙。其中噶丹东竹林寺就是其中一所,也是我们此次行程将会到来的地方。也许是东竹林寺离县城太远,只有前往梅里的游客才会短暂停留,因此这里保持着一股难得的清净和纯粹。

东竹林寺始建于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原名“冲冲措岗寺”,意为仙鹤湖畔之寺。寺里有五层大殿一座,辩经院一所,法相学院一所,104所僧房,属格鲁派黄教。

院内佛像精美完整,保留有罕见的香巴拉时轮金刚立体坛城,承载着完好的传统藏传佛教寺院文化,只是静静待着,心灵也能得到片刻安宁。

经幡在转经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意味着神灵所在,不可磨灭,不可亵渎,它们常常被竖立在祈祷石或寺院顶上,上面印有佛经和鸟兽图案。

随风摇曳的经幡每动一下,就意味着诵经一次,这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看来,是在向神表达福运隆昌、消灾灭殃的愿望。

本次行程,我们也会和当地村中淳朴的藏民一起,用传承已久的手工雕刻经板印刷方法,亲手印制一个属于自己的五彩经幡。将祝福或愿望用独特的藏文刻在上面,不仅体验了手工,也了解了藏地传统文化与虔诚的信仰。

藏区的一切都让人神往,而除了存在千年的寺庙、独特的当地手艺与自然风景之外,此次行程,我们还会去一家博物馆感受藏族精美的手工器物,这便是松赞博物馆

松赞博物馆位于松赞香格里拉林卡之中,博物馆分上下两层,收藏涉及唐卡、雕像、藏式家具、佛教装饰和杂项小件五大类型藏品,数量足足达到近400件。


其中⼀楼是以“⼯巧天成 智慧脉络”为主题的收藏品博物馆,⼆楼是以“画卷天堂 哲思海洋”为主题的唐卡中⼼。在精美的展品与唐卡画作中,就像穿越了时空隧道,你会对藏地独特的文化艺术有更多了解。


全程入住松赞酒店


2001年,白玛多吉先生用自家老宅改建了第一家松赞酒店——松赞香格里拉绿谷,从此以后直到2021年3月开业的松赞南迦巴瓦山居,截止目前,共有12家松赞酒店正式营业。

松赞自成立以来,12家酒店累计接待来自36个国家的超过10万人次,已经连续13年被旅行评价网站 Tripadvisor 评选为“旅行者之选”,美国 CNN 将松赞梅里山居列入中国风景最好的9家酒店。

比起酒店,松赞更像一座“远方的家”,一场属于年轻人的精致藏区旅行,也一定离不开松赞的加持。本次行程,我们将全程由松赞管家引领,并全程入住松赞酒店,给旅行更多难忘的瞬间。

行程第一晚,我们将入住松赞奔子栏山居。酒店隐匿于奔子栏的绿色山谷之中,是松赞系列中海拔最低的酒店,海拔不到2千米,酒店被纯正的有白色围墙的藏族住宅建筑所包围,标志性的木石结构藏式小楼与木顶白墙的农舍相得益彰。

酒店里随处可见采用“堆绣”老手艺制作的唐卡、丝织品和藏毯。其中最为醒目的一块藏毯,正是当年马帮使用的马鞍坐垫。为了保证舒适与安静,酒店仅有10间客房,房间中也装饰着古老挂毯和古董家具,这些全是白玛多吉先生从邻近村中淘回。

行程第二晚、第四晚,我们将入住松赞梅里山居。酒店坐落在只有五户人家的谷久浓村,海拔高达3600米,同时背靠黝黑的青冈林,面朝梅里十三峰,每一扇窗仿佛都为雪山而开,站在窗口,你与神山就在咫尺之间。

酒店有17间客房,均配有舒适的大床、沙发和木制地板,还装有温暖的壁炉,为你提供温馨的氛围,同时拥有大堂吧、餐厅、书吧、露台等功能区域,而在三层的室外露台,可更开阔地观赏雪山与周围的风景,晚间,这里是绝佳的观星地点,可以欣赏星河下的梅里雪山。

行程第三晚,我们将入住松赞雨崩帐篷营地。这是雨崩村的首个帐篷营地,拥有10顶萨米游牧风尖顶帐篷,帐篷内部有松赞酒店同款床垫、床品,而铺在帐篷内的羊毛藏毯,全部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完美诠释了松赞的品质。

营地拥有一个活动帐篷与天幕区,独具藏式与野奢风情,而在帐篷外,可以点燃温暖的篝火,坐在户外的桌椅上,与朋友聊天欢聚,欣赏雨崩村的山谷风景和璀璨星空。


行程第五晚,我们将入住松赞香格里拉林卡。酒店的建筑群坐北向南,每一栋的取名都来自香格里拉深处的某一个村庄。前厅摆放了各种藏族手工制品与古董艺术品装饰,比如实木家具、藏毯、铜制佛像、藏八宝装饰等等,让人目之所及,尽是藏民族文化的精髓。

每一个房向南望去,几乎都能看到近400年历史的松赞林寺,茫茫大地与村庄一起,祥和、安宁,房间设计也温馨舒适、古朴雅致。手工的浴室铜盆、钥匙牌,藏式地毯和装饰,每一样都是精心打造而来,充满浓浓的藏式风情。

关注我,每天带你环游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大卫   藏族   竹林   香格里拉   拉萨   山居   帐篷   雪山   行程   天堂   酒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