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陈光,争议一生,若不自杀,或授大将

陈光是个悲剧人物。在被软禁几年后,于1954年6月7日,陈光把桌椅被褥衣服堆在一起点燃,以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红军时期,陈光是红2师师长,与周昆和王良并称"林彪手下三杆枪"。

林总虽然和陈光的关系经历了种种波折,但也在一些场合说过陈光不死,应是大将。

黄克诚则说:论军功,他在我们这些大将之上。

聂荣臻晚年则说:陈光有些毛病但有战功。

文:朱炳东

陈光,湖南宜章人,1905年生。1926年从事农运,第二年加入农协。

1928年元月,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队伍来到宜章,发动了“湘南暴动”。陈光在宜章粟源堡带领农民起来响应,他挖出“马日事变”埋藏的12支步枪,拉起了一支队伍,杀土豪、分土地。

在几乎都是大刀、长矛的农民起义队伍中,12支步枪起了很大作用。

陈光“脾气暴躁,居功自傲”,是周围的战友对他的评价。

陈光有战功是毋庸置疑的。他在延安所写的自传中说:“打唐云山,营救林彪,决心牺(牲自)己救上级,得口头奖励一次。”

这次战斗是1930年2月的水田战斗,时任红四军1纵司令员的林彪被敌军包围。危急时刻,还是1支队副支队长陈光率部拼死杀入重围救出了林彪,自己却在战斗中负伤。

事后,林彪亲自到医院看望陈光,并给予赞扬,并主动为陈光请功。

1933年8月,陈光任少共国际师师长,萧华任政委。3个月后,陈光调任红二师师长。

  长征中,陈光担任二师师长,与开路的红4团一起,夺取泸定桥,攻克天险腊子口,消灭东北军牛元峰,为红军落户陕北立下大功,上级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委以重任。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以后,由于情况危急红一方面军单独北上,陈光派曾思玉到岔路口等候红四方面军部队,亲自将信交给徐向前,避免了红军打红军的悲剧出现。

  在陕北,林彪任改编后的红1军团军团长,陈光任副军团长,林彪任红大校长后,左权任红一军团军团长。1936年10月,陈光代任红一军团军团长。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红1军团和红15军团改编为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部主任罗荣桓,下辖2个师,其中陈光任343旅旅长,徐海东任344旅旅长。

  初战平型关,陈光343旅是绝对主力,歼敌1000多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二战广阳,林彪指挥陈光343旅和陈赓386旅再次歼敌千人,陈光343旅还是绝对主力。

  林彪平型关大捷后负伤,陈光代理115师师长。指挥了广阳战斗,歼日寇千余人。而损失只有300余人,战果不亚于平型关。

  1938年3月,陈光、罗荣桓率115师343旅在山西的大宁以西午城、井沟一带,机动作战五昼夜,共歼敌千余人。

  4月,陈光率115师转移到汾阳、孝义开辟吕梁山根据地。从9月14日至20日连续在薛公岭、油房坪、王家池3次伏击敌人,三战三捷。共毙伤日军1200人,粉碎了日军西渡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的企图。

广阳战斗,陈光在指挥战斗

从1938年4月开始陈光成为115师代师长,但一代5年没有转正。

并非主席和延安不信任他,而是陈光在山东根据地出现了多次重大失误,威信还没有树立起来。

1938年春,陈光、罗荣桓率部挺进山东。5月,八路军第1纵队成立,司令员徐向前,朱瑞任政委,统一指挥山东、江苏北部八路军。

此时,山东纵队张经武、黎玉麾下有4万余人,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萧华麾下有334旅一部和孙继先129师津浦支队共2万余人,陈光、罗荣桓115师师部和685团8000人。

但是无论是陈光、徐向前、朱瑞、张经还是黎玉,都没能统一山东武装。

在山东的武装力量,既有八路军山东纵队,115师部队,也有于学忠的正规军,还有遍地的土匪和侵华日军,可以说是一个根据地“五国演绎”,军事力量非常复杂。

第一次失误,是陆房突围战指挥失当。

1938年12月下旬,陈光与罗荣桓率115师师部与686团从晋西灵石向山东进军,以“东进支队”的名义于1939年2月来到山东郓城,初战樊坝,消灭伪军,掀起很大的抗日声势。

5月,来到泰西。5月初,侵华日军山东最高司令官尾高次郎,亲自指挥从济南、泰安、兖州、汶上等地日伪军8000余人扑来,企图消灭115师师部及686团,巩固日伪统治。

在罗荣桓的搭档中,林彪与陈光都是极具个性的战将,罗帅也经受着特殊的考验

当时,罗荣桓去东汶支队检查工作不在师部,陈光理所当然负起责任。但是陈光指挥失误,把部队及地方工作人员带进了陆房盆地,被日军包围。

5月11日,日军进攻,战斗十分激烈,从早上打到黄昏。据孙继先将军回忆:陈光代师长失踪了,后来才知道,他抛下部队,带着警卫排和少数几个干部(包括夫人史瑞楚)跑到敌人包围圈外边去了。

师政治部主任黄励成了包围圈内的主要指挥员。他召集梁必业、赖可可、张霖之和孙继先,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突围,要孙继先指挥。

因为陈光不见了,张仁初的686团就向西突围走了。孙继先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带领师部警卫连和津浦支队掩护师司、政、后机关及鲁西区党委,沿南边山沟迅速地突出了重围。

这次战斗中,686团张仁初、刘西元一战成名,但是陈光的指挥却受到质疑。首先,陈光对转移线路判断失误,结果除当向导的山东纵队6支队段君毅外,115师师部、津浦支队、鲁西区委和泰西地委3000余人被日军合围。其次是突围中,八路军的骡马辎重几乎全部损失。

所以部队突围后,一度出现埋怨情绪,大家议论:要是罗政委在师部,就不会被敌人包围,同时非议陈光的行为。

罗荣桓在批评陈光错误的同时,大量地做了部队的思想工作,千方百计维护陈光的威信。他指出,陆房突围粉碎了日军围歼我军的计划,大量杀伤了敌人,是胜仗,不是失败。

随后的梁山战斗,陈光与罗荣桓共同指挥打了个翻身仗。消灭日军长江敏田大队,缴获了日军几门大炮,因为部队打游击,不便带走,陈光命令杨勇一定要收藏好,千万不要搞丢了。

杨勇把炮拆开藏起来,部队转移后,还是被日军搜走了。陈光大发雷霆,一面砸杯子、砸碗,一面大叫要严惩杨勇。罗荣桓、黎玉、朱瑞这些同僚谁劝都不行。罗荣桓只得要肖华夫人王新兰出面,这才给杨勇讨了个情。

1938年,115师代师长陈光(左)

陈光这样的性格,自然不太讨人喜欢。

陈光第二次失误,是与朱瑞的矛盾导致山东八路军没有形成合力。

陈光不但公开嘲笑朱瑞“不会打仗”,与黎玉关系也平淡。

1940年2月桃峪会议后,山东根据地开始整军。此时,朱瑞是军政一把手,陈光是115师军事主官,朱瑞与性格火爆的陈光分歧不断扩大,罗荣桓甚至建议延安任命徐向前、朱瑞来当115师的师长和政委,陈光当副师长,自己回延安。

但主席支持罗荣桓,先后调走了张经武、朱瑞、徐向前。最终山东实行“一元化”,由罗荣桓执掌,陈光也被调回延安学习。

陈光这个代师长当了几年,还是没有转正,也说明各级对陈光的评价了。

在延安开大会时,主席出于五湖四海的考虑,把井冈山出身的老同志陈光与李井泉从候补委员的名单中撤了下来,李井泉毫无怨言,表示听从组织安排。而陈光却公开大骂,说我哪点对不起你了?

主席又写信又请吃饭安慰陈光,给足了陈光面子。偏偏陈光还把主席给他的信放在衣袋里,当成炫耀的资本。

1948年10月,陈光到了东北,时隔8年,再次到了林彪(代号:101)麾下。与蒋军开战之初,101要从陈光这里调一部大功率电台,陈光不是立即服从,而是说自己电台也不够,希望林总还是从别处调吧。

林要了两次,陈光都没上交,搞得林总发火了,他才准备上交,可又被敌人冲散了,终究没有上交。以致林总认为陈光抗命不遵,以后反复拿电台说事。

1946年1月,陈光被任命为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随后,他没有经101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批准,就组织了攻打长春的战斗,尽管战斗取得了胜利,101还是很生气:还要不要上级?都像你这么干,我还指挥什么?

东野整编后,陈光被任命为6纵司令员。6纵的底子,是陈光一手带出来的部队,可见“电台事件”并没有影响陈光在林总心中的位置,101还是信任陈光的。但是12月南下作战,陈光再次抗命让林总就很有成见了。

一次,101要陈光把部队撤回松花江北岸,陈光见电报是商榷的语气,就认为决定权在己,决定不撤。这次,101对他忍无可忍,事可一、可二,不能过三,直接给各师下命令:不管纵队的命令,撤回来!

可怜陈光光杆司令一个,留在松花江南岸,要是蒋军来了当俘虏也未可说。陈光气得大病一场,从此离开野战部队,被安排到地方部队。

进了北平,陈光被任命为四野副参谋长。刚任命,在101传达大会精神的高干会议上,101传达要戒骄戒躁,加强纪律性。突然点名批评陈光,以不交电台的往事为例子,这显然是试探陈光是否能服从命令。

陈光当场拂袖而去,一点也不给101面子。结果被安排到地方,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市警备区司令员,成为叶剑英的副手。

陈光的上级都对陈光颇有微词。到了广州,陈光自作主张的毛病又犯了,不请示、不报告,从宜章老家招来一些烈士子弟和知识青年,办起了情报培训班。此外还派人去港岛做生意。

叶剑英询问陈光此事,陈光不是认错解释,而是心里看不起叶剑英,认为叶没有带兵打过仗,便与叶拍起了桌子。

这如何了得!叶马上报告了顶头上司、中南局的101,说陈光“筹备私人武装”。

101一点也不同情这个曾经的救命恩人和老部下,马上报告了总部。这种事情哪个上级也不会容忍,陈光被撤职、开除,并被软禁起来。

其间,朱德说过:现在他要么承认错误,决心改正,继续工作;要么继续错误,自绝于人民。二者必居其一。

1936年,红1军团和红15军团的首长在陕西淳化县合影,左六为陈光

陈光就是不认错,认为他的上级叶剑英和101是在给他小鞋穿。他要和他关系密切的李军长找罗荣桓政委向主席反映问题。他天真地以为主席会肯定他的做法。

李军长向叶剑英汇报后,叶的恼怒可想而知,处理自然加重。后来,李军长调离广州,到北京开会,私下找罗荣桓反映了陈光的要求,并提出陈光有战功。

罗荣桓搞政工出身,劝李说,这事已由叶处理,别人不便多说,要求李不要再提此事,免得被组织认为搞山头。

抗美援朝爆发后,陈光被转移到汉口。期间,中南局派苏静、刘兴元、梁必业等人与陈光谈话,陈光依旧拒绝接受处理。

1954年6月7日,苦闷的陈光要求找李军长谈话,被拒绝,就发生了极端事件结束自己生命,年仅48岁。

陈光去世一年后,国家举行了授勋仪式。陈光的老领导、老搭档、老战友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徐海东、杨得志分别被授予元帅、大将和上将军衔。

按此对照,陈光的军衔应该是大将。毕竟后来收录他到“解放军将领名录”里的时候,就是以大将规格定的。

原本大概率会授予大将的陈光,悲剧命运让人扼腕叹息。

1955年10月11日,在一次大会上,主席说:“谁不犯一点错误呢?无论是谁,总要犯一些错误的,有大有小,不可救药的人总是少数。”他还举例提到了陈光。

陈光、史瑞楚与儿子

1985年,以罗荣桓元帅夫人为首的一些老同志,向陈云反映陈光的问题。陈云在看过信后,立马责令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经过认真细致的审查,终于有了结果。那就是陈光的问题,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错把内部矛盾当成敌我矛盾处理。

1988年4月,陈光恢复了党籍和名誉,同年,将陈光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名录”,并责成用大将的规格进行编写。

与此同时,陈光的老家湖南宜章县广播站,连续播放歌颂陈光的长文《勇士雄风扫征途》,很快,家乡人皆知本县曾出过这样一位英雄。

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这次写信给陈云的老同志们都很高兴。尤其是陈光的夫人史瑞楚更显得激动。

  不过,欣喜之余,史瑞楚想到了另一件大事:丈夫陈光牺牲后,他的骨灰一直下落不明。史瑞楚决定携手儿子,走遍全国各地寻访线索。

  在武汉,母子俩遇上了一位知情的革命老人。据老人说,陈光司令牺牲之后,遗体被火化,尔后被葬入了武汉戴家山公墓。可惜那时武汉常发大水,不知何时,陈光同志的墓被冲没了。

  听闻此悲讯,史瑞楚的心头一阵酸楚。但她却没有放弃继续寻找,在后来的6年里,她嘱咐儿子在寻父之余,多收集一些父亲陈光的遗物。

  1994年,陈光夫人史瑞楚临去世时,留下遗言:我死后,把我葬在山东陆房凤凰山下,以示我一生投身革命,与陈光生死相随之意。——在“陆房突围”时,史瑞楚和陈光结婚才一年多。史瑞楚是随军医生,同部队一起被包围在陆房,如果突围失败,那么她肯定也成为凤凰山下烈士陵园的一员了。

  之后,史瑞楚和陈光一起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斗,大的有数万人参战。尽管战斗无数,但史瑞楚却对“陆房战役”尤为印象深刻。这也为她以后要葬在“陆房之战”故地凤凰山下埋下了伏笔。

  1994年,史瑞楚去世后,他的儿子遵照母亲的遗愿,将其葬于凤凰山下。

  后来,陈光之子陈晓星重走长征路,在陈光战斗过的十个地方捡起石头刻上地名,又到宜章老家祖坟上取了一抷土,再从武汉陈光监禁处的院子里的树上,揭下一块树皮,用这些代表父亲身份的物品,与母亲的骨灰合葬于陆房凤凰山下。

  这样才有了现在的陈光、史瑞楚之墓。

墓碑上两人微笑地目光直视后人。

当事人俱与作古,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说吧!(读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平型关   宜章   大将   延安   师部   纵队   凤凰   山东   师长   日军   支队   军团   上级   部队   主席   个性   陈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