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终盘点|市场供需将维持平衡 我国煤炭行业需求有望扩张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2022年我国煤炭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做好煤炭增产保供稳价,稳步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2022年,我国煤炭行业全力以赴扩能增产,1-11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累计生产原煤40.9亿吨,同比增长9.7%,为稳定全国经济大盘、端牢端稳能源饭碗贡献了“煤炭力量”。

2023年是一个经济基本面筑底回升的过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生产生活大概率回归正常,我国煤炭产量和进口量或将温和增长,但是基数效应可能使得超预期因素带来的正面效应衰减。2023年经济回暖下,我国煤炭需求有望扩张,预计市场供需将维持平衡。

我国煤炭行业增产量、稳价格、签长协

我国煤炭产业结构持续提质升级,安全高效煤矿产量占比超过70%,千万吨级大型现代化煤矿产能达到12亿吨/年,煤炭与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煤矿智能化建设快速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快培育,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煤炭行业深入实施科教兴煤战略,教育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2年,全国7家煤炭企业荣登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煤炭企业股份制改制、上市企业培育实现新突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建设展现新气象,国际化发展呈现新格局。煤矿安全法治建设不断深化,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原料用能不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中国人民银行新增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矿区徐徐展开,优良生态环境成为矿区发展的新优势,煤矿工人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煤炭行业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能源增产保供的“双重”挑战,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付出了艰苦努力,付出了更多的汗水,比往年更加辛劳,成就更为珍贵。

煤炭作为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其产业链涉及上下游多个产业,增产保供政策要综合考虑、多方施策,方能达成实效。2022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整体延续快速上涨趋势,政策围绕保供稳价全面展开,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增产量、稳价格、签长协。一是增产量。2022年年初设定全年释放产能3亿吨、日产量达到1260万吨的生产目标。二是稳价格。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设定了动力煤合理价格区间,5月连发八文对稳煤价政策进行优化、打补丁。三是签长协。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细化全年长协签订要求,10月发文提出的2023年长协方案要求更加严格。

2022年我国煤炭市场呈现四个特点

2022年是煤炭市场超预期因素发生较多的一年,比如高温干旱带来的强电力需求和水电的大幅减少以及由于俄乌冲突带来的有利于煤炭能源替代等,绝大多数利好煤炭市场供需。在国内提升供给抑制煤炭价格,海外天然气扰动且需求保持韧性的背景下,2022年国内外煤炭价格差大幅消减了我国从海外煤炭进口,从而支撑了国内市场供需关系。回顾2022年初至今,我国和海外煤炭市场受到多重上行、下行超预期的扰动因素,并且上行扰动因素远多于下行扰动因素,给本已处于紧平衡的全球煤炭市场非常强的供求支撑,直接导致了我国煤炭价格的高位运行和海外煤炭价格尤其是高卡煤炭价格的持续攀升。

2022年,我国煤炭市场呈现四个特点。特点一:保供稳价目标下,行业资本开支创近年来新高。2011-2013年行业景气度下行以及2015年起的供给侧改革导致煤炭行业投资意愿持续减弱,但是2022年1-10月约4030亿元,已经超过2021全年水平,累计同比增加达27.5%。

特点二:“三西”仍是产煤主力,但生产进度出现分化。从生产目标来看,2022年10月末全国生产进度为90.3%,生产压力相对较大。10月末陕西、新疆已经完成全年目标,生产进度分别为108.2%、114.9%,山西达99%,河南、安徽为96.9%、91.4%,但内蒙完成82.9%,山东完成81.1%。

特点三:海外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动力煤进口创历史新低,炼焦煤进口国格局改变。欧盟能源需求由天然气向煤炭转移,导致全球煤炭价格快速走高,迅速和国内煤炭价格形成倒挂。2022年以来,我国动力煤进口创历史新低,1-10月累计进口仅7553万吨,同比大幅下降37.7%。自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后,澳大利亚煤炭进口持续处于停滞状态,2022年1-10月自澳大利亚进口的炼焦煤占比自2020年的48.7%降至4.2%。

特点四:电力、化工用煤支撑动力煤价格持续走高,房地产终端拖累炼焦煤价格Q2快速回落。电力、化工用煤需求增长、进口下滑等原因推动2022年1-10月动力煤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价格回落但12月在供暖旺季下再度步入上涨区间。2022年1-3月基建、汽车用钢支撑以及海外地缘政治冲击,炼焦煤价格持续走高,但随后经济修复较弱,房地产投资跌幅持续拉大,钢厂生产意愿明显减弱,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跌,9月后宽松信用政策持续推出,市场对未来经济修复预期升温,炼焦煤价格转为震荡。

推动煤炭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国煤炭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做好煤炭增产保供稳价,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煤炭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产业链供应链,着力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以煤炭的高质量供给筑牢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坚固防线。

有观点认为,2023年或是我国煤炭行业“强”(坚实的供给面)和全球宏观“弱”(潜在海外经济衰退)相较量的一年。2023年,我国煤炭市场最重要的变量是需求侧而非供给侧,潜在的海外经济衰退会推动煤炭供需宽松化从而驱动现货价格中枢下移,煤炭价格最好的时候或许即将过去。2023年,对我国煤炭市场最重要的影响变量是房地产市场、海外经济衰退、俄乌冲突。一是在悲观情形下,我国房地产销售进一步小幅恶化、海外经济衰退比预期来的更早更强、俄乌冲突有所缓解、俄罗斯恢复对欧洲的供气量,我国动力煤价格中枢有望下移至775元/吨水平。二是在乐观情形下,我国房地产销售有明显增长、海外经济增速缓慢下降而非衰退、俄乌冲突造成的天然气扰动持续、全球极端天气继续发生,我国动力煤平均价格有望小幅上移至1300元/吨水平。


审核:余早早

责编:霍悦

编辑:胡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供需   煤炭行业   需求   我国   焦煤   高效   煤炭   煤矿   因素   海外   煤炭市场   动力   国家   价格   经济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