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打砸抢,干不翻马斯克

闹笑话的不是特斯拉,是巨婴车主们。特斯拉车价三连降,不仅引发了车市的连锁反应,也引发了老车主们的强烈不满。全国多地发生特斯拉车主聚集维权现象,闹出被收停车费、唱国歌被群嘲等笑话,还拉条幅、吃光零食,甚至还有车主喊出干翻马斯克,进而出现打砸抢现象。但是,不管怎样喧闹,车主们在法理和情理上都站不住脚。

从2022年10月份至今,在3个月时间内,特斯拉已经经历了车价3连降。最高降价幅度达到4.8万,直逼5万,最低车价22.9万,已经逼近20万大关。这种连续大跳水,让不少特斯拉车主坐不住了,不少车主群内开始组织维权,云南、四川等多地都出现了维权活动。

起初,车主维权的诉求就是退差价,但是被特斯拉直营店明确拒绝。随后,一些车主达成一致意见,明确提出4点要求,补充10万公里超极充、补充100万积分、FSD终身使用权、2-4年车辆延保。这4条折合下来,价值已经超过10万元。对于这一要求,特斯拉方面仍然是拒绝接受。

连日的维权未果,出现了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画面“。有的车主没有拿到任何补偿,反而是离开的时候被收了7元停车费。

还有某特斯拉直营店内的零食点心被全部吃光,连库存都被翻找出来,现场一片狼藉。其维权群中,甚至还有人要带走零食,要“吃回本“。

在昆明维权群,群内有车主表示,他将店内的咖啡机抱走了。还有群友在去维权的路上在群里表示要“干翻马斯克“。

有的特斯拉直营店卫生间的一次性马桶套也带走。甚至网传还有地方直营店发生殴打店员的事件。用这种方式,干翻的恐怕不是马斯克,而是车主的人格。

1月6日,针对维权活动,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回应称,价格调整的背后是工程创新,是一种“成本定价“原则。

对于特斯拉来说,降价不降价,是根据供应链、成本工艺等方面因素来决定。长期来看,车辆的成本曲线就是随着产量而下降,如果价格跟随成本,那价格就是会不断下降。未来,随着特斯拉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变化,还会出现价格下调。

既然在购买车辆时,没有出现强买强卖和隐瞒价格,就是双方真实意图的表达,根据合同法,这就是有效的购买合同,不存在退差价的可能。除非,双方在购买的时候,购买协议中有关于购车价格变动补偿方面的约定,或者签订保价协议,约定在一定时期内保价。

但不少维权车主仍然有“按闹分配“得传统思维。想要通过组团闹事,来获得一些补偿。但是交易就是交易,一旦达成,之后的升值和降价,作为卖方,已经没有责任。

有车主表示,头一天提车第二天就降价,这是隐瞒了价格事实,给自己造成了损失。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有判例。

根据裁判文书网,2019年1月13日,上海有一名车主一台特斯拉X100D6,价值108万元,没想到提车7天后,特斯拉官宣降价,裸车价格直接下调17.4万。车主在降价第二天就要求全额退款,被特斯拉拒绝。该车主于是直接起诉特斯拉。法院一审判特斯拉全额退款,特斯拉不服,二审改判。法院认为,以降价为由解除买卖合同,依据不足,驳回车主退款请求。

购买房子车子都有升值的可能,当然也有降价的可能,买卖合同达成后,就代表买方自己承担价值未来升降的责任。随着电动车的电池工艺、生产工艺、产业链供应采购价格等方面的变化,长期来看,电动车的成本是持续下降的。就拿电池续航里程而言,电池技术迭代非常快,同一价格同一车型,即便只相差一年,可能买到的续航里程都不一样。而同一款车型,在生产技术革新后,成本会大幅下降,价格也会下降。这种市场逻辑和燃油车是有很大区别的。此前,理想和小鹏都曾因为降价而引发老车主维权。

每个品牌对于定价都有自己的价格逻辑,既然选择了,就要自己承担责任,巨婴心理要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特斯拉   里程   车价   全额   车主   零食   车辆   成本   价值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