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血氧69,我们决定不去医院

原创作者:唐拉拉

https://mp.weixin.qq.com/s/CY1FVv5kmQd-sr5LM2_I0g

7天前的那一整个星期,我过得昏天黑地,不再关心世界,每日寸步不离地照顾被病毒击倒的爸爸。那一周,爸爸一粒米都不曾咽下,我一口汤一口蜜一块水果一块糖地想方设法给他续命,心急如焚,也束手无策。

7天前的那个夜晚,我几乎没睡,眼见着他呼吸一点点微弱下去,意识越来越模糊,我怕我睡着了就再看不到爸爸醒来。

半夜开车去朋友家借来血氧仪,悄悄测了,69。第二天早晨测,76,脉搏只有28,心跳的图形没有波纹起伏,只是微微隆起,经常是一条直线。

我心沉到潭底,知道这已经危重了,但爸爸用仅剩的一点力气拼命摇头抗拒去医院的提议——即便我已经联系好床位有直接入院的奢侈条件。爸爸声音微弱地说:去了就回不来了,还是在家安安静静地走。

几年前,妈妈的最后关头,插了管子,心脏停跳后还被做了十几分钟心肺按压,那是爸爸最不能释怀的一个伤痛,他后悔医生来急救按压的时候他没有阻止。对于父母来说,多活一天少活一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走得安详,身体不受折腾,意识不被打扰。

妈妈走后,我和爸爸多次谈及生命的最后时刻要怎样处理,爸爸每次都跟我强调:到最后时分,绝对不要抢救,绝对不上任何器械,一定要安安静静地走。我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也以为肯定会这样做。但真到这个时候,心里纠结的呀,胃都一阵阵拧着疼。

思来想去,还是尊重爸爸的意愿,就像我一家人一直共同认为的那样:活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分是不是幸福、是不是有质量。而呼吸机和ICU的生活,何谈幸福和质量?对我们来说,那样痛苦的维生,再久都没有意义。

于是把心定了下来,对自己声明:好吧,不去就不去,咱们在家把每一分钟都过好。如果分离时刻一定要来,那我们就手拉着手一起笃定地迎接好了。但没到最后的时分,我绝不放弃。

第二天,是一个转折点。我一边做好了面对后事的心里准备,一边发动所有能量寻得了最好的家庭救治帮助——医生远程诊断并给闪送过来的肺炎药物,朋友闪送过来家庭制氧机。还有很多亲戚朋友远程送来了精神宽慰和鼓励。

‍‍

做好了永别的准备,我反倒能从焦虑担心中抽离出来了。白天马不停蹄照看父亲,晚上坐在黑夜里认真回想爸爸的这几年。

说实话,爸爸这几年过得并不好。妈妈走后,爸爸陷入了巨大的孤独感中,他最需要额外关心的这几年,我的心力却正被小学生儿子和自己的事业追求拉扯着,哪个都没顾好,经常焦躁自责。

爸爸的生活,也从每日给我们买菜洗碗、出门拍花拍草(封面的花就是爸爸拍的),到渐渐只能在家晾衣收衣,最近半年就只剩每日呆坐沙发上看窗外日升日落。不出去跟老头们聊天,也不看电视,也不再翻看他收集的门票粮票和邮票了,渐渐对什么都没兴趣了。除了每晚跟孩子亲亲抱抱的一会儿有笑模样,其他时间似乎都只在静静地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不知不觉间,爸爸活成了一个移动的家庭道具,而我对此不仅感觉无力改变,甚至偶尔会在心里升起无名火——我都每日搜肠刮肚地给他讲各种政治八卦社会新闻了,都跟他争论美国到底坏不坏,日本到底是不是在中国偷偷开了国家不知道的小学了——我感觉我尽力了,但他还是越来越无生机。而且记忆偏差也越来越厉害,我经常要为一个他脑中臆想出来的事实跟他掰扯好多遍。除了想方设法给他做他爱吃的,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些什么。

我们似乎都在机械地活着,虽共处一室朝夕相处,但对彼此的存在和内心,感知力越来越弱,我们中间,隔了一层透明玻璃。

‍‍

但这一场始料未及的大危机,让我突然把一切都抛在身后,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爸爸身上,他的每一个表情,手臂上的每一条血管,我都看得清晰无比,他每一次吞咽的痛苦,每一次艰难的喘息,我都感同身受——我有多久没这样关注爸爸了?!

这十几天,我基本上就在厨房和爸爸床前快速切换,哄着喝水哄着吃口水果哄着喝米汤哄着吸氧。就像初为人母时一样,几乎没吃过整饭——离开他床头十分钟我都担心他这时是不是正想喝水而我不在身边。不需要喂水喂药的时候,我就拉着他的手摩挲着,隔着被子给他已经皮包骨的身体轻轻按摩,温柔地给他唠叨着有的没的,像哄一个孩子。

这个过程中,我没有觉得辛苦,相反,我觉得我心里有些东西在复活,原来我与爸爸之间的距离,其实是我心灵灰尘的厚度。灰尘厚得已经结成了铠甲,让爸爸在我眼皮子底下活成了一具越来越健忘呆滞的木头人。原来,我不是无能为力,只是我没有真正用力用心去做而已。

看着每日昏睡十几个小时的爸爸,我脑中不停闪回和爸爸的种种过往:爸爸盘腿坐在火炕上,环抱着我给我读格林童话;手把手带我练大字;给我梳辫子;给我扎纸灯笼;跟我一起刻木头枪;清早起来扫雪;带我放爬犁;给我做蜻蜓网;清早从水田里带回来一网兜鲫鱼瓜子;从市场给我带回来一串母蛤蟆;起大早去供销社抢购一大兜子沙瓤西红柿;带我看电影,回来路上回头严厉地对跟在我身后叫我外号的熊孩子说不可以这样;给我收集剪报并整整齐齐贴满一本又一本;青春期早恋跟父母宣战时,没有批评我,而是给了我十块钱让我买想吃的零食……童年少年青年,春夏秋冬,一幕幕场景,在我眼前哗哗地闪过,如此鲜活,连温度气味都在。

我的心开始变得清澈通透,开始完完全全地贴近爸爸,就像阿凡达中小蓝人用头发连接他们的母体一样,我重新连接了我的“母体”,我发现,爸妈的爱依然在原地,依然强大,依然可以源源不断地给我输送能量。我的心从一整年的愤怒和浮躁中沉淀了下来,安静而坚定,重新充满力量。

而爸爸一定是感知到了我想留住他的恳切,从抗拒吸氧到完全配合我的一切陪护指令,变得全然安心地把生命交付给我。虽然他虚弱不堪,但眼睛渐渐有光了。我们之间曾经的亲密与快乐不觉间回来了,手握着手彼此看着,随便说点什么,都会感觉到“彼此真正拥有”的幸福

生命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质量,在家庭生活中,生命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能不能彼此相爱,彼此关注。被关注了,人的心灵就有光亮了,才算是真正地活着而爸爸的物理生命,也就努力挣扎着跨过致命的病痛,真的一点点活过来了。。。

今早看到两个信息,一是许多医院里的老人危重的原因是光喝粥吃清淡的,引起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二是看到好多人又再乱囤蒙脱石散。于是在朋友圈里说了一下我是如何在老爸病重的时候给他补充营养续命的,没想到好多人问能否截图转发。联想到昨天医院的朋友说,这场疫情真正的高峰顶点还没到,接下来的一月将是医疗挤兑更严重的时期,因为危重的老年人会持续增多。所以想,哎,虽然是常识,但我还是分享一下我的私人护理方式吧,也许多少能帮到一些没想到这么做的人。前情爸爸发烧小半天吃药退烧后就再没烧,本以为就此过去,没想到第二天开始昏睡不起,接下来是不吃饭,整整一周一粒米都不曾进,第三四天开始嗓子疼得连咽水都困难。我想到上海时期的死亡报道,有老人死于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当时我以为是吃不上饭被饿死的呢,这时候突然明白,老人被病毒击打五脏六腑,没有食欲也没有能力吃饭,几天下来可不久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了么?这不相当于绝食自尽么?老爸不去医院,我不知道他是缺钾还是缺钠,只能想办法什么都补。于是马上上网查什么东西补钾补钠,发现香蕉草莓紫菜海带木耳等等许多食物补钾,于是,立马市场采购各种水果先……不多说心理过程了,直接上具体做法:1,水‍一定要补充大量水份,平均每半小时就要扶着喝口水。提前熬好雪梨红枣浓汁、沏好蜂蜜柚子茶晾凉,每次喝水前都先喝几口这些多少带点营养喝糖份的饮料。最后凉白开漱口。中间穿插几次超市里买来的电解质水(宝矿力那类的)。‍‍‍‍为什么一定要是凉的?因为老人在嗓子刀片疼的时候,喝热水会加剧肿胀,会更疼,凉的会让喉咙舒服好多。我知道好多人对生冷有恐惧,对温热有信仰,但这种时候,咱就别讲究养生了,先考虑身体感受,老人怎么舒服怎么来。

2,水果切成精致小块,一口一个那种。每天四五种水果轮番来,以保持基本的维生素和电解质。最初几天,我上的是香蕉、“儿时味道”西红柿、橙子(正好家有朋友寄来的整箱廉江正红橙,又甜水分又多)、蓝莓、草莓、芒果、龙眼、红心火龙果。后面嗓子疼减缓后,我就加了云南小香瓜和所谓日本哈密瓜(为什么要这些装x的水果,因为是真甜呀,好吃呀,老人爱吃呀)。重点是切小块,一次哪怕吃一口也行,但一天也要喂个十几次,吃一口就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可能。喂完再补一口水(你看,水又趁机多了一口)水果一定要不停地吃,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贵买什么。这个素那个素的补充就不说了,单从表面上的清口、润喉、开胃,都是值得的。(但,现在的水果是真tm贵呀,15-20是打底的,动辄30-50一斤,害得我都不舍得随便大吃。这回,完完全全地体会了父母看孩子狼吞虎咽自己说不喜欢吃的那种心情了——也算收获。)

3,流食熬各种蛋白质含量高的汤。这几天我熬过的汤有:紫菜蛋花汤,鲫鱼豆腐汤,鲟鱼豆腐汤,海菜豆腐汤,韩国大酱汤(也是加豆腐,还有土豆),土鸡蘑菇汤,萝卜丸子汤,羊肉白萝卜汤,酱鹅汤(韩国饭店买的)。注意,顺序就是这个顺序,循序渐进地每天换新的,开始用大豆豆腐蛋白,后面慢慢加肉质硬菜。开始只能喝汤,喝小半碗也算赢,后来食欲好起来一点,马上逼着吃肉,看着吃、喂着吃,哪怕一顿只吃一口,也算及格,不然不让结束考试。特别提示:从头到尾,我只熬过两次粥,那时候他不能吃固体,只有米汤当流食。但之后就一直是高蛋白汤来代替米粥了。难得他能吃一口的时候还给喂粥,我想不出性价比比这还低的做法了。别想着清淡了家人们,营养第一营养第一啊!

4,零食‍不吃不喝的间隙,尤其是最初几天一粒米都不能进的时候,我一直给老爸含服各种东西。人参片、蜂胶润喉糖、念慈菴枇杷糖轮番来,一天能含三四片人参和七八块糖。一是为了缓解喉咙疼痛,二是我就想着,多少有点蜂蜜,至少也算糖分,能进去一点是一点。现在,爸爸已经恢复生病前的食量了,我给他的零食,除了不间断的水果,还有瓜子。让他坐在床上没事的时候嗑瓜子。为啥呢?我想啊,他的手和嘴不能闲着,这样可能有助于让他的神经经常处于被轻度刺激的状态。(你看,我做的这些都没什么理论依据,就是凭本能自己想昏招)

5,药物一点中药没囤也没用。也没在这个时间点抢购。因为五六月份的时候,冒着被弹窗一次的风险,趁着人少去医院,一次性开了两千多块钱的常备药。所以,家人的退烧处理得都还及时。还有富裕到处送人。爸爸嗓子疼的时候我尝试了三天消炎药(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没啥用。当血氧在69——86之间徘徊,而老爸还坚持不去医院的时候,我才找了外援来帮忙,让医生远程视频观察问诊,我详述病情进程,然后开了肺炎药(药品名称就不写了,怕大家乱囤药,其实就是常见的肺炎药,但能不能吃,适不适合自己,一定要听专业医生的,因为每个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基础病不一样,千万不能自己乱下猛药),吃完第二天就开始好转了。对症了,我们太幸运了。吃了六天,症状完全消除了,停药了,药物换成大鱼大肉。至始至终,我都没用新冠特效药,因为开始是买不到进口的,等找到途径的时候,已经是第九天了,晚了,用了也没有意义。新冠药是五天内才有阻断病毒复制的意义,如果得了,最好前三天就吃,越早越好。另外一类我们每天吃的,虽然长得像药片,但不是药,是维生素。为了给不吃饭的爸爸维生续命,我每天让他吃安利纽崔莱:B族、钙镁片、蒜香片、银杏叶各两片,维c加倍。能补啥也不知道,反正我觉得我爸这种时候什么元素都缺。

6,吸氧我觉得我爸爸能从鬼门关闯过来的重要原因,除了对症的药物,还有不停地吸氧。我在放开之初就在京东下单了16罐便携式氧气罐(当时16罐才180元),以为自己备货足足的呢,结果这种东西真在老人危重的时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幸亏朋友送来了她家的制氧机,这才让爸爸得以连续吸氧,保持了全身的供氧,最大限度地保持肺部的新陈代谢。制氧机到家后,血氧一下子就从七八十之间升到90多,刚吸完氧的时候会到99,过半小时一小时会下到90以下,那就再吸一袋!一天吸十多袋。吸氧三四天后,醒来时的血氧(一夜没吸的情况下)居然能再92以上;再过两天,吸不吸氧都会稳定在93以上;八九天后的现在,血氧随便测都在97-99了!

小结:相当于说,我们在家住了一场简陋版同时也是舒适版的医院,而我,就是那个24小时全科贴身护士,我比护士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熬汤喂水。我发现我本能地做对的就是:在不能住院输液无药可用的情况下,我努力用食物给爸爸输入一点点续命的营养,为他等到合理的救治赢得了一点时间。

番外1:

关于细致我的一个阿姨说,平时看你大大咧咧的,没想到照顾老人这么心细。我一想,还真是!我是把人生有限的一点细心全用在父母身上了,我儿子生病我都没这么上心过。

为啥呢?

因为孩子会嚷嚷啊,他的疼痛、他的需求他都可以大声喊出来,你根本无需额外替他想什么,他想要什么你就及时满足就行。但老人不一样啊,老人需要不停地主动投喂。

那又为啥呢?

因为老人都太自律了,生怕麻烦别人(我老了肯定不会麻烦别人,我就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对生命对食物对家人,那是相当地客气,相当地不好意思。越是难受痛苦越憋着不说,什么需求都不主动提,生怕累着自己养大的娃。只有连哄带吓虎地要求他听话、乖、必须吃、你必须活着……才能让老人渐渐放下那个盔甲般的“客气”,最终完完全全放松下来,完全信赖地把生命交给你打理,完全配合你的治疗。

所以,对老人,不要客气,要霸道一点蛮横一点,要不要都要强给。你真心给,他一定开心要。

番外2:

关于自己周围的朋友最近都在劝慰我:啊啊,看你这忙乎的频率,小心别累到了自己啊,注意休息。其实,这些天我休息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白天呢,在厨房和爸爸卧室之间迅速来回切换,恨不得在家穿溜冰鞋,生怕他几分钟看不到我就缺乏安全感。他睡着时我立马去市场采购新一批的食材和水果,保持新鲜。回来后老爸如果还没醒,我就赶紧趴着眯一会儿。

晚饭后7、8点他就躺下睡着了,我也不闲着,立马换上瑜伽服去瑜伽馆抻吧一小时,神清气爽地回来,才顾上一天没顾上搭理的儿子,扭打一会儿,陪会睡前故事,然后哈欠连天地和孩子一起睡。

所以,以前天天熬夜到后半夜的我,前所未有地保持了差不多十天的早睡早起,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当然,胖了是因为,白天没时间吃口整饭,经常想不起来自己吃没吃,到了晚上,经常会不停地找东西吃,什么减肥不减肥碳水不碳水的,不管了,先把自己身体需要的能量喂饱了再说。

孩子呢,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没我唠叨了,他开着网课接着睡觉,醒来玩游戏,饿了叫外卖,自由得不要不要的。意外之喜是,十几天没人管的孩子,居然自己开始管自己了,连作业和开卷呢考试都不让我帮,完全自己来。看来,我之前为他学不学习的肝肠寸断声嘶力竭,是白白白白白白白白地浪费感情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爸爸   医院   电解质   危重   老爸   水果   老人   生命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