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与强劲性能兼得 AMD 锐龙5 7600&锐龙7 7700、锐龙9 7900首发测评

大家好,我是黄昏百分百,AMD在CES 2023上正式发布了三款TDP 65W的Zen 4架构CPU,分别是AMD 锐龙5 7600、AMD 锐龙7 7700、锐龙9 7900,很荣幸再次获得AMD的邀请,参与到这三款全新CPU的首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三款TDP更低的CPU实际表现如何。

好了,废话不再多说,我们开车吧。

三款全新CPU的参数简介

简单回顾一下本次三款CPU所采用的Zen 4架构,其采用了全新的前端设计,由台积电5nm工艺制成,采用了CCD+IOD的设计方案,其中IOD为6nm制程,不仅全系CPU均搭载了RDNA2架构的核显,还大幅优化了IF总线。

再加上Zen 4架构的CPU将改为可拥有更多针脚的LGA封装方式(针脚在主板端),其可以支持DDR5内存并获得更多的PCIe通道,锐龙7000系列CPU提供了28条PCIe 5.0通道。

以上内容我在之前Zen 4架构首发4款CPU的测评文章中均有涉及,这里就不展开讲了,紧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本次发布的3款CPU:

AMD 锐龙9 7900为12核心24线程,基础时钟频率3.7GHz,最大时钟频率5.4GHz。

AMD 锐龙7 7700为8核心16线程,基础时钟频率3.8GHz,最大时钟频率5.3GHz。

AMD 锐龙5 7900为6核心12线程,基础时钟频率3.8GHz,最大时钟频率5.1GHz。

三款的CPU的TDP均为65W,MAX Socket Power均为88W,可以说相对于X结尾的锐龙CPU要凉爽不少,紧接着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三款CPU的实际表现吧。

AMD 锐龙9 7900 & 锐龙7 7700 & 锐龙5 7600性能测试

CPU-Z

测评CPU,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CPU-Z,我们来看一下3款CPU的得分。

▲CPU-Z 单核成绩方面,AMD 锐龙5 7600 得分713.5,锐龙7 7700得分729.2,锐龙9 760.7。

可见,在单核性能方面,3款CPU的性能差异不算大,值得关注的是锐龙9 7900的单核可以跑出760.77分,且TDP仅为65W,能效比是非常高的。

▲CPU-Z 多核成绩方面,AMD 锐龙5 7600得分5688,锐龙7 7700得分7724.5,锐龙9 7900得分10557.5。

▲其中,12核24线程的锐龙9 7900的得分,是6核12线程的锐龙5 7600的1.86倍,是8核16线程的锐龙7 7700的1.35倍,可见多核得分基本与核心数目成正比。

Cinebench R23

紧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下三款CPU的Cinebench R23跑分,Cinebench R23是一个跨平台的测试套件,用于测试计算机的硬件功能。它可以用于测试Cinema 4D在多个CPU内核上的3D建模,动画,运动图形和渲染性能。该程序“针对特定领域,更适合高端台式机和工作站平台”。Cinebench通常用于显示CPU性能。

▲Cinebench R23 单核成绩方面,AMD 锐龙5 7600得分1818分,锐龙7 7700得分1863分,锐龙9 7900得分1932。

几款AMD 65W CPU的Cinebench R23的单核成绩表现同样证明了Zen 4架构CPU出色的能效比。

▲而在Cinebench R23 的多核成绩方面,AMD 锐龙5 7600得分13738分,锐龙7 7700得分18522分,锐龙9 7900得分24500。

▲同样地,12核24线程的锐龙9 7900的得分,是6核12线程的锐龙5 7600的1.78倍,是8核16线程的锐龙7 7700的1.32倍,可见多核得分基本与核心数目成正比。

3DMark CPU PROFILE

3DMark CPU PROFILE是3DMark最新推出的CPU性能测试工具,其优点是可以分别测试单线程、2线程、4线程、8线程、16线程与最大线程时的CPU性能,以方便不同CPU之间的比较。本次将注意力集中在单线程性能与全线程性能。

▲在单线程时,AMD 锐龙5 7600得分1018分,AMD 锐龙7 7700得分1056分,AMD 锐龙9 7900得分1070分。

▲在全线程时,AMD 锐龙5 7600得分6703分,AMD 锐龙7 7700得分8647分,AMD 锐龙9 7900得分10972分。

结合之前的CPU-Z与Cinebench R23的测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3款CPU的单核性能相差并不大。而全核性能方面,3款CPU的核心数差异基本上与其全核性能成正比。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游玩特别重视单核性能与最高只为6核心12线程CPU优化的游戏,那么锐龙5 7600可能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而如果装电脑是为了多线程生产力方面的工作方面,则建议根据自己的预算,尽可能购买核心数更多的CPU。


EXPO超频与AIDA64内存测试

随着锐龙7000系CPU的到来,AMD终于为提供了EXPO一键超频技术,在使用获得AMD EXPO认证的内存时,用户可在主板BIOS中开启EXPO功能,与XMP功能一样,也是先读取预写入内存中的频率与时序参数,并根据主板与CPU的内存超频潜力进行细节优化,进而达到一键超频的功能。

▲比如在本次测试的华硕ROG主板的BIOS中,只需要在Extreme Tweaker的AI智能超频中选择对应的EXPO参数即可,AMD的内存超频终于变得异常轻松了。

▲本次使用的是内存是来自宏碁掠夺者的Pallas Ⅱ DDR5内存,其是专为AMD Zen 4 CPU的打造的,其EXPO频率与时序为6000MHz CL30-38-38-76,应该是目前时序最低的DDR5内存,而且目前年货节仅需999元即可入手。

▲经AIDA 64实测,宏碁掠夺者的Pallas Ⅱ DDR5内存在6000MHz的时候读取速度为74535MB/s,写入速度为76715MB/s,复制速度为68826MB/s,延迟仅为68.9ns。这已经与超频至6000MHz的DDR4内存的延迟相差无几,一方面可见DDR5从发售至今,性能与延迟控制均有着明显的进步,另一方面可确认AMD官方声称EXPO技术目前最低可将内存延迟控制在63ns所言非虚。

▲因为AMD官方已经宣传,锐龙 7处理器的内存性能甜点为6000MHz,所以这里就不再进行超频测试了,有时间有机会的话,我再来进行极限超频测试。


7-zip测试

电脑软件的安装包实际上都是压缩文件,游戏中的很多文件也都是以压缩包的形式存在的,所以电脑解压缩的性能无论对游戏还是办公都很重要,我们来看一看3款CPU在压缩与解压缩性能上的差异。

▲AMD 锐龙5 7600的压缩评分为85 GIPS,解压缩评分为98 GIPS,总体评分94 GIPS。

▲AMD 锐龙7 7700的压缩评分为116 GIPS,解压缩评分为131 GIPS,总体评分124 GIPS。

▲AMD 锐龙9 7900的压缩评分为149 GIPS,解压缩评分为183 GIPS,总体评分166 GIPS。


3DMark Firestrike & 3DMark Firestrike Ultra测试

▲本次测试所使用的显卡是大名鼎鼎的XFX讯景 Radeon RX 7900XTX 海外版Pro,Radeon RX 7900XTX则拥有96个RDNA 3计算单元,6414个流处理器,基础核心频率2.3GHz,最大可超频至2.5GHz,搭配了24GB 384bit的GDDR6显存与96 MB第二代Infinity Cache,拥有61 TFLOPS的算力,总功率仅为355W,是一款能效比非常高的显卡。

▲首先使用3DMark 适用于高性能游戏电脑和超频系统的 DirectX 11 基准测试Fire Strike来进行测试。

▲实际测试中,锐龙5 7600的3DMark Fire Strike总得分为45598分, 锐龙7 7700为50342分,锐龙9 7900得分52227分。

▲我们再把目光集中在考核CPU表现的物理得分上,锐龙5 7600的3DMark Fire Strike物理得分为27411分, 锐龙7 7700为33903分,锐龙9 7900得分38484分,

锐龙9 7900的得分是锐龙5 7600得分的140%。

▲而Fire Strike Ultra则是其4K分辨率版本。

▲实际测试中,锐龙5 7600的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总得分为19703分, 锐龙7 7700为20020分,锐龙9 7900得分20160分。

▲同样的,我们再把目光集中在考核CPU表现的物理得分上,锐龙5 7600的3DMark Fire Strike Ultra物理得分为27782分, 锐龙7 7700为34362分,锐龙9 7900得分38720分,

锐龙9 7900的得分是锐龙5 7600得分的139.4%。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3DMARK专为DirectX 12设计的Time Spy,Time Spy是一个DirectX 12 基准测试,支持原生新的API 功能,如异步计算,显式多显卡适配器技术和多线程,其测试分辨率为2K。

▲实际测试中,锐龙5 7600的3DMark Time Spy总得分为22701分, 锐龙7 7700为25309分,锐龙9 7900得分25883分。

▲我们再把目光集中在CPU得分上,锐龙5 7600的3DMark Time Spy物理得分为9705分, 锐龙7 7700为13749分,锐龙9 7900得分14901分,

锐龙9 7900的得分是锐龙5 7600得分的153.5%。

▲Time Spy Extreme则是将分辨率提升至4K的版本。

▲实际测试中,锐龙5 7600的3DMark Time Spy Extreme总得分为11243分, 锐龙7 7700为12344分,锐龙9 7900得分13229分。

▲同样的,我们再把目光集中在CPU得分上,锐龙5 7600的3DMark Time Spy Extreme CPU 得分为4731分, 锐龙7 7700为6343分,锐龙9 7900得分8213分

▲锐龙9 7900的得分是锐龙5 7600得分的153.6%。


《古墓丽影 暗影》

▲紧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古墓丽影 暗影》的游戏性能表现,游戏画质为1080P最高画质,光追全开,在这个设定下,游戏对CPU的压力最大。

▲在《古墓丽影 暗影》的测试中,锐龙 5 7600与锐龙 7 7700的帧率基本一致,为201(202) FPS,而锐龙 9 7900则要高一些,为208 FPS。

《F1 22》

▲年度赛车大作《F1 22》同时支持光线追踪与FSR技术,三款CPU的表现,画质同样为最高画质。

▲游戏结果我复测了很多次,8核16线程的锐龙7 7700帧率最高,为244FPS,锐龙9 7900帧率次之,为239 FPS,即使是锐龙5 7600也有着235 FPS的高帧率。

我不确认这个结果出现的原因,所以这里我只做客观陈述,不做主观猜测。

《赛博朋克 2077》

▲首先是口碑越来越好的《赛博朋克2077》,这款游戏同时支持光线追踪技术与FSR技术,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夜之城的魅力吧。

▲在《赛博朋克2077》中,三款CPU的平均帧率基本一致,为96(97)FPS,不过我们通过研究最低帧率可以发现,3款CPU在benchmark中的的最低FPS则差异较大,锐龙 5 7600为57 FPS,而锐龙 7 7700与锐龙 9 7900分别为65FPS 与 67FPS,基本要比锐龙5 7600高出10帧。

《无主之地3》

▲前些天EPIC商城又打折了,《无主之地3》标准版仅售29元,这是一款内置Benchmark的RPG类FPS游戏,这款游戏不支持光线追踪,我们依旧用1080P分辨率,最高(恶棍)画质进行测试。

▲在《无主之地3》的测试中,锐龙 5 7600为250 FPS,而锐龙 7 7700与锐龙 9 7900的帧率基本一致,为254(255) FPS,相对锐龙 5 7600要稍微高一些。

V-ray Benchmark 渲染测试

测试完了CPU的基础性能与游戏性能,我们再来测试一下这两款CPU的数字内容创作能力吧。测试的软件为V-Ray Benchmark吧, 其中的V-Ray CPU 测试用于测试CPU的渲染速度。

AMD 锐龙9 7900的V-Ray CPU 测试得分为19152,而AMD 锐龙7 7700的V-Ray CPU 测试得分为14334,AMD 锐龙5 7600的V-Ray CPU 测试得分为10855。AMD 锐龙9 7900得分基本是AMD 锐龙5 7600的二倍,与线程数差距吻合,可见,线程数是影响CPU渲染速度的最重要因素。

PCMark 10

最后我们使用PCMark 10进行测试,它是含有一整套全面的测试项,涵盖现代办公场所中的各种任务,针对现代办公的一个全面的 PC 基准测试。其标准版的测试内容涵盖基础任务,生产力,数字内容创作三个方面。

我们直接来看汇总图,在基础任务(软件安装、视频、网页浏览)方面,3款CPU的性能基本一致,在12000上下,可知6核心12锐龙线程的锐龙5 7600已经足够满足电脑基础任务的全部性能需求。

在生产力(电子表格、写作)方面,锐龙7 7700的得分最高,为11787,要比锐龙9的10935更高一些,不确认是测试误差还是电子表格与写作软件对8核心CPU的优化更好。

而在数字内容创作(图片编辑、渲染及可视化、视频编辑)方面,则核心数越多,得分越高显现的非常明显,尤其在图片编辑与渲染及可视化方面,锐龙9 7900的得分要明显高于另外两款CPU。

最后34款CPU的PC Mark 10总得分分别是9261、9637、9459。

因此,如果你搭载电脑的目的是常用基本功能,那么AMD 锐龙5 7600便已经可以很好的满足你。而如果你主要用作电子表格与写作这类生产力工作,那么建议选择AMD 锐龙7 7700。如果你是打算用这台电脑来做渲染与视觉化方面的工作或编辑照片的工作,那么加钱入手AMD 锐龙9 7900还是有必要的。


散热测试

相较于X结尾的AMD 锐龙7000 CPU建议使用水冷来压制不同,本次测评的3款65W的锐龙7000系列CPU均标配了风冷散热器,也就是说其散热压力应该不大。

▲其中锐龙5 7600配备的是左侧的圆形风冷幽灵Stealth散热器,而锐龙7 7700与锐龙9 7900则配备了右侧带有热管与RGB灯效同步的方形幽灵Prism散热器,我也会按照官方标配的散热器进行CPU的散热测试。

▲其中,搭配圆形风冷Stealth散热器的锐龙5 7600单烤FPU10分钟时温度稳定在55°C,CPU频率稳定在4.75GHz。

▲而搭配方形幽灵Prism风冷散热器的锐龙7 7700单烤FPU10分钟时温度稳定在48°C,CPU频率稳定在4.9GHz。

▲同样搭配方形幽灵Prism风冷散热器的锐龙9 7900单烤FPU10分钟时温度稳定在54°C,CPU频率稳定在4.5GHz。

可见,三款CPU的发热控制都非常不错,如果不是为了水冷炫酷的灯效,那么使用盒装CPU内自带的风冷散热器即可轻松压住这三款CPU,既省去安装水冷的工夫,又更加省钱。


总结

本次测试了AMD全部三款新推出的65W CPU:

锐龙5 7600、AMD 锐龙7 7700、锐龙9 7900。 定价分别为1549元,2299元,3199元,均已在京东开启预售。

在游戏方面,其实锐龙5 7600已经有很好的表现,性价比更高,可以把预算更多的放在显卡上。而如果打算让帧数更加稳定,享受更加丝滑的游戏体验,那么建议选择锐龙7 7700或锐龙7 7900。

在日常应用与生产力工具等方面,如果只是日常使用,那么锐龙5 7600已经可以提供非常流畅的体验,而如果是大量处理表格与文本文件,那么建议选择锐龙7 7700。如果是数字内容创作方面,尤其是渲染及可视化以及图片编辑方面,则强烈建议你直接一步到位,上核心数更加多的锐龙9 7900。

最后,本次评测所使用的玩家国度(ROG) CROSSHAIR X670E HERO。本篇文章集中介绍AMD 锐龙7000系列参数与性能,关于X670E主板与其它测试硬件的介绍涉及过少,所以请允许我在文末对这些硬件进行介绍。

本次测试平台硬件简介

玩家国度(ROG) CROSSHAIR X670E HERO

▲本次使用的主板是ROG CROSSHAIR X670E HERO,玩家国度(ROG)是华硕(ASUS)旗下的旗舰电竞子品牌,而HERO则是ROG品牌中仅次于至尊旗舰EXTREME系列的次旗舰,同样是目前性能最强大的X670E主板之一。本文中,锐龙5 7600X的测评全部采用了这款主板。

▲ROG CROSSHAIR X670E HERO采用19+2相供电设计,足以满足锐龙9 7950X的供电需求,10K高品质黑金电容则保证了供电的稳定与整个主板的耐用。

▲内存方面,ROG CROSSHAIR X670E HERO支持AMD EXPO技术,且可提供6400MHz+的超频能力。

▲SSD插槽方面,ROG CROSSHAIR X670E HERO共提供了4个板载PCIe 接口,其中两个支持PCIe 5.0的SSD,另两个支持PCIe 4.0的SSD,且包装内同样配备了PCIe 5.0的拓展卡。

▲IO接口方面,ROG CROSSHAIR X670E HERO提供了2个USB4 Type-C接口,9个USB 3.2 Gen 2x1 接口(其中8个为Type-A接口,1个Type-C接口),一个USB 3.2 Gen 2x2 Type-C接口。另外,还有一个视频输出用的HDMI 2.1接口。

网络方面,ROG CROSSHAIR X670E HERO搭载了2.5G有线网络与Wi-Fi 6E无线网络,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音频方面,ROG CROSSHAIR X670E HERO提供了一组(5个)3.5mm音频接口与一个光纤音频输出接口,也算是比较齐全的。

电源 鑫谷昆仑 KL-1250G 冰山版

▲为了保证测试的稳定,电源选用的是鑫谷的昆仑 KL-1250G冰山版,它是首批ATX 3.0电源,1250W的功率可以轻松为绝大多数硬件提供充足供电。

▲除了原生12VHPWR 16针接口,它还提供了6个IDE/SATA供电接口,4个PCI-E供电接口与2个CPU供电接口,当然,主板的28PIN供电接口自然也不会缺席。

▲最后,这款电源达到了80 PLUS金牌标准,并拥有10年全球联保,买得放心,用的安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多核   超频   性能   线程   得分   强劲   频率   冷静   接口   内存   核心   测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