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违规违法,为什么马云安然无恙、戴志康深陷囹圄?

马云当年决定做支付宝业务时,并不被政策法规所允许,但他还是坚决做了,并且明确表示:如果有人因此要坐牢,我去;如果将来国家有需要,上交。阿里巴巴的成功,支付宝贡献巨大。毋庸讳言,马云是有大雄心和使命感的企业家,否则,他断然不会、决然不敢冒着巨大的个人风险,用违规违法的方式,为阿里巴巴,客观上也为中国社会,去解决电商交易中的信任问题。

马云能做出这个决定是了不起的,党和政府对创新和创新者的宽容包容是英明智慧的,两者结合才有了支付宝的成功。支付宝当初的成功,是因为从始至终,从出发点到落脚点,从过程到结果,都真的是在解决社会问题,而且真的解决了社会问题,并且没有造成社会危害。支付宝当初的成功,是因为党和政府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同时,对于确实遏制了社会创新的某些制度,对于确实束缚了社会进步的某些法规,当有创新者以符合社会利益的方式,采取了合理合情但不合规合法的创新行动时,会倾向于鼓励“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支付宝当初的成功,绝不是因为马云敢于违规违法,但遗憾的是,连史玉柱这样的高人,对此都做了错误的解读,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团贷网唐军。事实上,为了个人和企业利益,实则损害公众和社会利益的所谓创新,往往是“恶创新”,最终难免是要受到惩处、自食其果的。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团贷网唐军获刑二十年,证大戴志康获刑十九年,就是惨痛教训。

团贷网唐军的失败,是在资本热潮和市场狂潮的裹挟下,一个胆大妄为、无知疯狂的年轻创业者的悲剧。但戴志康作为一个有情怀有作为的大佬级创业者,他的失败更让人叹息惋惜痛惜,更值得人们警觉警惕警醒。2019年7月在上海的一个活动上,我和戴志康先生还有过简短交流,印象中的他是温和儒雅的谦谦君子形象,但一个多月后,他就投案自首了,让人唏嘘不已。

戴志康生于1964年,和马云同年。他198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国际金融专业,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1992年组建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并出任总经理,随后创建上海证大并任董事长。在资本市场上,他曾经呼过风唤过雨;在房产市场上,他开发过湖畔花园、喜马拉雅中心、九间堂等项目。他做资本和房产,虽然有得有失、有起有落,但总体上是成功的。2004年,他在胡润百富榜中排名57,身家17亿;2007年,排名65,身家100亿。

戴志康失败的直接原因,是用违规非法、造假诈骗的方式向公众募资,并且导致了数十亿的资金窟窿。经审计,2011年11月至2019年8月,“证大系”企业累计向35万余名出借人销售理财产品共计596.66亿余元,至案发造成2.65万余名出借人未兑付本金共计75.21亿余元。

戴志康失败的深层原因,是错误的选择了P2P、网贷、互联网金融,并且在错误的道路上一错再错。传统金融更多是超低息募资、大额低息放贷,用抵押、尽调、做大客户等来控制风险。非法金融更多是高息募资、超高息放贷,用暴力催收来控制风险。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是低息募资、小额放贷,用大数据控制风险。像淘宝那样低成本的拥有高质量的大数据,才是支撑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否则是算不过来账的,最终往往会走向非法、暴雷的不归路。像丁宁等人做e租宝,一开始走的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过把瘾就死的斜路;但戴志康不一样,他是金融科班出身,是金融专业人士,他的本意和思路也是想做好做成的。但问题在于,当账算不过来之后,没有及时止损、坚决服输,而是心存侥幸、错上加错,走上了危害社会、违法犯罪的道路。戴志康和马云都有违规违法,但两者有根本差别,前者危害社会、害人害己,后者造福社会、利人利己,这是马云安然无恙、戴志康深陷囹圄的根本原因。

戴志康失败的底层原因,恐怕是缺乏正确的底线思维、缺乏对底线的高度敬畏。干大事成大业,不能过于循规蹈矩,而要敢于突破创新,但创新突破一定要守住底线,要么肯定合规合法,要么肯定利人利众。合规合法又利人利众的创新,可遇难求;不合规合法又不利人利众的创新,必死无疑。但挑战在于,创新之始,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这就需要在过程中保持审视、适时调整。再伟大的企业家也无法完全避免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在巨大前景的诱惑下、在巨大潮流的推动下、在各种因素的纷扰下,当年选择去做P2P、网贷、互联网金融,是正常的战略选择。但戴志康的深层问题或许在于,投身进去之后,当方向和模式错误的信号明确出现了,当自身和他人的风险已经很大了,却没有坚决止步回头,而是不惜违法犯罪也要继续前进。为何如此?或许是过于自信了,坚持认为当初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更关键的恐怕还是被自我、小我和表面牵绊,没有真正从人生大局出发,更没有做到从社会大局出发,缺少了对“不危害社会”这一底线的敬畏。

企业家创业做企业,特别是创大业做大企业,相当于是武松骑老虎,既威风八面,更凶险异常,一不留神、稍有不慎可能就会一败涂地、满盘皆输,甚至因此坠入悬崖、粉身碎骨。马云老师等的成功经验,要用理论思维去解读,不要人云亦云去误读。戴志康先生等的失败教训,要深刻总结到本质规律层面,从此多一些敬畏之心、底线思维。

本文作者何万斌老师,是独立企业家顾问,终身致力于创建伟大公司,长期服务三一、红豆、远东等头部企业的企业家,专注服务千亿万亿实力或潜力企业的企业家,公益服务90后以及家乡、母校等四有企业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低息   囹圄   安然无恙   敬畏   底线   企业家   当初   错误   风险   金融   社会   企业   戴志康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