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到底是什么?

数字化是最近一两年非常热的词,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哪个行业的企业,几乎都在谈数字化。有的人认为数字化是新瓶装旧酒,只是把企业信息化用一个新词包装起来;有的人认为在当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有新的涵义,企业如果不走数字化前途黯淡。

网上关于数字化好的文章和书籍有很多,这里只是浅谈一下对数字化的看法。提到企业的数字化,首先应该了解一下企业的经营大致是什么样子的?其次,像马克思所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部分就从历史的发展脉络中找寻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数字化如果是未来的方向,那么也应该是更为先进的生产力。然后,最后一部分探索数字化到底是什么。

企业经营是什么

企业经营是一门科学,可见企业经营并不简单。企业和宇宙、自然、国家一样,也是一个系统,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

大体来说,企业的系统有六个要素组成,首先是人,再次是物,又包括物资(原材料、能源等)、设备(机电设备、工具仪表等)和财(工资、流动资金等),最后是事,包括任务指标(上级下达任务或合同等)、信息(数据、规章、决策、报表等)。企业这个系统的运行,需要依赖六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下面简要回顾一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脉络。最初企业规模小,生产东西也简单,最先出现的“工序”科学,就是研究一件产品大致需要多少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合理加工时间;后来,又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调度计划;再后来,出现了质量控制。

随着人们对系统理解的加深,信息反馈被引入到企业管理中,企业的任何一个决策都或多或少依赖于其某部分的信息反馈。举例来说,比如是基金公司,最后执行股票买卖的是交易员,但是交易指令来源于基金经理,而基金经理的决策通常又来源于研究员的报告。在这一个链路中,其实包含了很多条信息流。比如假如基金的收益率不佳,那么就会影响后续基金经理的决策,也可能影响研究员对某一行业、公司的看法等。

企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信息的流转。通常,规模越大的企业,对信息流转的要求也越高。很多跨国企业在计算机和网络出现之后才出现,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脉络

最初,人类的吃穿用行都需要自己来解决;后来,有了分工和商品交换,人类可以将精力用在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上,解放了一定的生产力。

到了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时代的来临,相当于用煤炭的能量替代了人的部分机械能;紧接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人类对外部能量的运用已经越来越精细化,因此可以用更多的能量替代人的机械能,生产力大大提升。

再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是各种信息化系统,替代了更多的人类体力劳动;二是系统开始可以替代人类做脑力劳动。在之前引起生产力大发展的事件中,可以看到人的脑力决策功能一直是不可替代的,直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出现,才带来了这种转变。

数字化的思考

企业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数字化作为可以引起企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无疑也是复杂的,多维度的,上面这个模型只是从某一方面来描述企业的数字化。


数字化的三个维度


企业数字化要具备的一个特征,应该还是尽可能使用系统的能量来替代人类的机械能,在这方面,企业相关工作的线上化、数据化、自动化还是方向。

其次,企业数字化中“智慧”的成分会越来越多。随着系统“智慧”的增加,企业可以利用这种智慧,来辅助做出更加好的决策出来。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应用。

但是,企业数字化只有上面X、Y轴应该是不够的,不管是能量转换,还是智慧增加,它们都还是工具、手段层面。从企业经营中我们可以看到,决定企业最终效率的可能还是信息流的流转效率。因此,数字化过程中,一定要多维度思考,不要把眼光放在一两个篮子上,要时刻注重全局性、决定性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机械能   工业革命   人工智能   生产力   能量   人类   基金   数据   系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