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认为:臭氧层在二叠纪末期物种大灭绝期间被破坏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1月6日报道称,人们一直怀疑,在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期间,大气层高处保护生命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基本被破坏。如今,我们掌握了第一个直接证据。

德国明斯特大学的菲尔·贾丁及其同事证明,这一时期的花粉粒和孢子中的“防晒”化学物质的含量高于之前和之后时期。

贾丁说:“我们只在某个时刻看到了这一点,而这刚好与二叠纪末期的灭绝同时发生。”

报道称,大约90%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物种在二叠纪末期灭绝。有人称之为“大灭绝”,据认为是由一段异常活跃的火山活动期造成的。熔岩流加热其他岩石,包括煤炭,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这导致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进而导致海洋中氧气含量低。

这解释了为什么海洋生物受到如此严重的打击,但不太清楚为什么这么多陆地物种也灭绝了。一种可能性是,火山喷发释放的卤化碳破坏了臭氧层,就像20世纪用作制冷剂的氯氟烃那样,导致高水平的有害紫外线。

此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时形状异常的花粉粒和孢子增多,这可能是因为紫外线引起突变。但贾丁说,这些异常也可能是火山喷发期间释放的其他许多有毒物质造成的。(编译/王海昉)

来源:参考消息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臭氧层   物种   新科   孢子   花粉   陆地   紫外线   火山   异常   海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