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楼市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吗?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日前表示,房地产在2023年的经济增长中毫无疑问将出演“男主角”,房地产最主要的下滑是因为年轻人的就业形势,包括生娃、买房等需求被延迟。他认为,2023年作为消费品的房地产或将出现上涨甚至是报复性反弹。“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里面,包括生娃群体里面,可能是最大的消费支出项。”

专家不是企业家,只要不说违法乱纪和有政治问题的话,是不需要承担后果的。企业家不同,企业家说了过头话,就有可能产生后果,就要为这些后果买单。所以,专家可以随心所欲,企业家则需要小心谨慎。

虽然邓海清是首席投资官,按理应当要为自己所说的话承担后果。考虑到他所在公司,并非个人公司,即便说错了,投资失误了,也不要他个人担责,不会让个人承担损失,至多换个公司再干,甚至越换个人收入也越高。自然,也就不需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需要考虑话的正确性、可行性、可靠性。

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也就是报复性消费,依据在哪?就因为楼市已经连续多年低迷吗?就因为疫情防控政策做了优化调整吗?还是看到了广大居民购房的热情提升了呢?感觉都没有,多数居民仍然在等待观望,有的则连等待观望的兴趣也没起来,凭什么说2023年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呢?报复性消费的基础在哪呢?

不错,从政府层面来看,无论是决策层还是管理层,以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恢复的政策。特别是信贷政策,已经多箭齐发。可是,从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购房者似乎并不对政策感兴趣。如此密切的政策,也未让市场出现购房热情。相反,一些地方还低迷得更为明显了。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有关一些城市几万元就能买一套房的消息不时出现,说明市场已经低迷到房价快要撑不住的时候了。

不错,刚需和改善性住房仍然是支撑房地产市场最为重要的因素。关键是,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并不是单靠政府出台的政策就能激活的,真正能够激活需求的,还是降价,是开发商拿出降价的诚意。否则,广大居民已经习惯了等待观望,习惯了与开发商进行利益博弈了。在目前的情况下,开发商扛得过购房者吗?购房者会在与开发商的利益博弈中败北吗?

显然,房地产市场已经不是开发商的天下,也不是地方政府的天下,而是购房者的天下。购房者是不会因为专家的一句报复性消费就真的来一次消费报复的。购房者想要看到的是,开发商是否能够来一次良心降价。如果开发商的降价措施比较明显,购房者才会给一个“买”的面子。否则,仍然是等待观望,看谁的耐心好,谁的耐力强。

而从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土地挂牌交易情况来看,除了央企和地方国企之外,民营开发企业进入土地市场的越来越少。更多的消息,是头部房企的债券到期难以偿还,债务到期需要展期,力争保交楼等方面的消息。而这些消息,对楼市来说,不应当算是正面消息,而是负面消息。负面消息远多于正面消息,这样的市场,能够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吗?

如果不是银行按照管理层的要求,“大度”地给开发企业放款,到底有多少开发企业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已经很难统计,也很难分析了。原本希望开发企业能够通过加大售房力度回笼资金,解决资金链断裂矛盾,可是,市场的持续低迷,让这样的初衷完全没有意义了。因此,只能让银行再给房地产市场输血、给开发商增加信贷资金资源了。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债务规模更大,资产负债率很难降下来。

这就是目前的现状,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比较危险的状态。如果开发商不能拿出降价的诚意,机会一错再错,日子也就会越来越难了。反正是,对多数居民而言,已经不会再在买房与租房之间纠结,而是看哪个对自己更有利。只要不降价,广大居民就租房,直到开发商扛不住了,再考虑是否买房的问题。所谓的报复性消费,只是专家们编造出来的谎言而已。就房地产市场而言,报复性低迷会继续,报复性消费难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报复性   房地产市场   低迷   楼市   企业家   开发商   后果   居民   消息   政策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