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不如折梅寄你

陆锋

院中的蜡梅开得比往年早一些。

半透明的黄色花瓣,似蜜蜡雕成,深深远远散发阵阵寒香。我剪了几枝蜡梅回屋插瓶。“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有诗云: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往往一树蜡梅,也只能堪堪选出一两枝最美的疏影横斜。插瓶的过程,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一如我们的生活,亦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人这一辈子,永远都没有刚刚好,永远在取舍。做出选择以后不后悔,就是对的选择。”这是我人生至暗时刻娟姐对我说的话。

彼时,我创业失败,心情沮丧,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娟姐温和平静地劝慰我,而后和我说起了她的故事。她白手起家,踩准了风口,积攒家产甚多,春风得意之时一个浪头打过来,落得车房俱无。一段波澜起伏到可以拍成纪录片过往,在娟姐嘴里只剩了三言两语。她说:“人生从来只有两个选择,迎难而退或者迎难而上。”

我时常在深夜细细咀嚼娟姐的话,感悟良多。生活,下一秒会变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遇到刚刚好的一切,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在迎难而退和迎难而上之间取舍。

如果你去花市转转,你会发现花市的蜡梅大多是对生枝的,那些横瘦疏斜的最美枝干都被花商剪去了,为了运输方便。想要最有生气最美的蜡梅枝干,就得自己拿着剪子,围着蜡梅树慢慢转悠,然后费力剪下带回家。

迎难而退,好比是在花市买上几枝蜡梅,省心、省时、省力。迎难而上,便是自己携带一把花剪,费心、费时、费力才能带上一枝蜡梅回家,也可能最后一枝合意的蜡梅都未寻着,空手而归。

其实,不管是迎难而退,或者是迎难而上,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朝着某一个方向努力解决问题。被“舍”的那个选项,并不会真正的失去,却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强化你的“取”。取,或者舍,都会经历无奈和遗憾。

我看着插在素色花瓶中的梅枝,不可避免地想起了远方的娟姐,她的三言两语将我点醒,想到我尚未郑重其事与之道一声谢,心下总有些惶然。若是刻意去说一声“谢谢”,娟姐必然会觉得我与她生分了,是要生气的。好在《太平广记》中有记载: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那就仿效古人吧,情深难言语,不如折梅寄。

院中的蜡梅,深深浅浅远远近近的黄彼此映衬着,暗香浮动。只是这样远远望着,便觉得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我要折下最美好的那一枝梅,寄出这一院子的诗意。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的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选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特别说明:作者投稿时,须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没标明或不是原创稿件一律拒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太平广记   浪头   花市   达州   梅树   迎难而上   枝干   江南   散文   稿件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