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城市,9个“度劫”成功!

文/刘晓博

中国的大城市,仍处于疫情闯关之中。这是当今中国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最大的经济,也是最能影响楼市的因素。

前两天,我曾在“刘晓博说财经”公众号通过地铁客运量数据,分析了主要城市的“疫情闯关”进展情况。

时间又过了4天,哪些城市“度劫成功”,哪些城市仍有待观察?下面仍然根据地铁客运量来做一个分析,我们一共查到了11个大城市的地铁(轨道)客运量数据,部分城市比如天津、杭州、宁波、青岛、济南、沈阳等没有数据。

北京的形势比较乐观,是典型的V形反转:

正常情况下(疫情期间,无显著封控情况),北京工作日地铁客运量在700万到790万人次之间。

疫情防控政策“12·7”大松动之前,北京已经爆发了疫情,有大面积封控,所以当时的地铁客运量在220万到264万人次之间波动。政策拐点后,客运量断崖式下跌到了120万人次左右。

12月19日之后,北京地铁人气出现了第一次大转折,当日跃升到了220万人次以上,然后连续4天大增到了325万人次的水平。这意味着:在12月12日到16日那一周,北京疫情就已经初步见顶;从12月19日到23日的那一周开始走出困难期。

本周一(12月26日),北京地铁客运量一下子跃升到了452万人次。由于周一往往是上班高峰,所以需要观察周二(12月27日)的情况。结果周二又增长了接近10万人次的客运量。

至此,北京成为“渡劫成功”较为典型大城市。目前每天461万左右的地铁客运量,大概相当于正常值的61%左右。

重庆也是“度劫成功”的典型城市:

正常情况下,重庆工作日轨道交通的客运量大约在300万到350万人次。

今年11月重庆暴发了比较严重的疫情,地铁被控制使用。所以地铁客运量的最低点出现在防疫政策拐点之前,最差的时候1天只有1万人次左右。

但管控情况下的数据意义不大,我们主要看12月7日防疫政策拐点之后。

重庆的轨道客运低谷,出现在12月15日到12月16日,每天只有90万到92万人次。所以12月13日到到12月16日是重庆“度劫”最难受的时候,然后一周开始走出低谷。

到了本周一,客运量一下子跃升到188万人次;周二略有走软,为171.9万人次。目前重庆客运量恢复到了疫情暴发前的55%左右,比北京的“回血率”稍微低一些。

成都的情况更乐观:

成都轨道交通客运量在工作日比较高的时候,可以达到600万左右。

疫情防控政策“12·7”大松动之后,客运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最低点出现在12月16日,为230万人次左右。然后一周,成都“度劫”速度非常快,12月23日增长到了接近400万人次。

本周一(12月26日),成都轨交客运量达到了477.6万人次,再次出现暴增。周二并未回落,继续增长了数千人次。

至此,成都轨道交通的“回血率”(跟正常时相比)接近80%,超过了北京!

武汉的进展也比较快:

正常情况下(疫情期间,但没有大面积封控),武汉每个工作日轨道交通客运量在300万到350万人次之间。

12月初,武汉已经出现了一定面积的封控,所以当时的地铁客运量下降到了200万左右。从12月12日开始的一周,度劫模式开启,轨道交通日客运量迅速下滑到了不足80万人次,只相当于正常状态下的四分之一。

12月19日到23日这一周,武汉情况明显好转,轨道交通工作日客运量反弹到了166万人次,大约相当于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左右。

本周一,武汉的客运量跃升到了204万人次,周二略有回软,整体的“回血率”达到了63%左右。

广州的走势图有点像北斗七星:

正常情况下,广州的地铁工作日客运量超过800万人次。

防疫政策“127”拐点之前,广州已爆发了疫情,先后经历了严管到适度放松的过程,地铁日客运量反弹到了520万人次左右。

“127”防疫政策拐点出现后,广州也开始进入度劫模式,地铁客运量急剧下滑,最低跌到了270万人次左右,大约相当于正常状态的三分之一。

12月19日到23日,是广州筑底回升的一周,12月23日突破了320万人次,显示出广州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到了本周一,广州地铁客运量一下子跃升到了425.9万人次,大增了100万人次,走出低谷的态势非常明显。周二(12月27日)又达到了444.4万人次,进一步巩固了“度劫成果”。

目前,广州地铁的“回血率”大约在55%左右。

再看上海,上海是“度劫”速度相对较慢的城市:

常态下(疫情期间,没有或者只有小范围封控)上海工作日轨道交通日客运量在1000万人次左右。12月13日之前,上海运作基本上正常。

从12月14日开始,上海进入度劫模式,工作日地铁客运量急剧下滑,到了12月22日跌破300万人次,12月23日为274.6万人次。

本周一,上海客运量反弹到了340万人次的量级,周二再上台阶到了360万左右。应该说,上海仍然处于疫情最困难时期。

目前上海地铁的“回血率”大约在36%附近,是11个城市里最低的。

再看深圳:

正常情况下,深圳工作日的地铁客运量在600万到650万人次左右。

从12月13日,深圳开始进入度劫模式。大规模的感染出现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在这一周,地铁日客运量迅速下滑到了231万人次的水平。

之前我预测,本周工作日深圳地铁客运量会跌破200万人次,但令人意外的是:本周一(12月26日)深圳地铁客运量大幅反弹到了284万人次。到了周二,再次强劲反弹上了307万人次!

目前深圳地铁回血率接近50%,明显好于上海,初步呈现“渡劫成功”的迹象。

再看南京:

正常情况下,南京轨道交通在工作日的客运量在250万人次以上。12月初210万人次的水平,是略偏低的。

12月19日开始,南京进入了“度劫模式”,客运量大幅下滑到60万人次左右,只有正常情况下的四分之一左右。

本周一出现大幅反弹,从66万人次直接迈上102万人次以上,周二又增长到了111万人次以上。目前南京轨道交通的“回血率”大约45%,虽然不到50%,但度劫成功的迹象比较明显。

再看苏州:

正常情况下,苏州工作日轨交客运量大约在110万人次左右,12月上旬就是这个水平。

12月16日开始苏州进入“度劫模式”,客运量大幅下滑。到了12月23日跌到只有正常情况下的三分之一,苏州疫情基本上达到了顶点。

本周一(12月26日),苏州反弹到了39.4万人次,周二达到了42.7万人次,回血率大概在38%左右。

再看郑州:

正常情况下,郑州轨道交通网络工作日客运量在120万人次左右,高峰可以达到140万人次以上。

防疫政策“127”拐点之后,郑州客运量迅速萎缩到了26万人次左右,大约是正常情况下的五分之一左右。

上周的周四、周五(12月22日到23日),郑州开始走出低谷,反弹到了37万人次左右。经过周末两天的进一步恢复,本周一(12月26日)客运量跃升到了58万人次,显示出郑州初步“度劫成功”。但目前的“回血率”只有45%左右。

再看西安:

西安地铁工作日正常客运量在260万到300万人次左右。

防疫政策“127”拐点前,西安的数据比正常值略低;拐点之后,随着疫情爆发客运量断崖式下滑,到12月20日、21日见底,客运量跌破了70万人次,只有正常情况下的四分之一左右。

本周一,西安度劫成功的迹象明显,客运量大幅反弹到了146万;周二,进一步增长到了接近152万。目前西安轨道交通“回血率”超过50%,度劫成功的迹象明显。

最后我们根据“回血率”(本周工作日客运量相当于平时的百分比)做一个判断:

如果我们把40%视作“度劫成功”的最低标准,则11个能查到地铁数据的城市里,有9个“度劫成功”,成都回血率最高。

上海和苏州虽然初步出现了客运量见底(其实就是疫情见顶)的迹象,但回血率尚未达到40%,尚不能说“度劫成功”。这两个城市是近邻,在疫情上接近于同步。估计在本周晚些时候,下周初,将出现明显的“V形反转”,彻底度劫成功!

另外:度劫过程中地铁客运量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北京,最低时不到正常值的六分之一,这也意味着北京“度劫”过程中的确更痛苦一些。第二痛苦的是郑州,最低值是正常值的五分之一。

其他城市的“最低值”一般是“正常值”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客运量   拐点   郑州   疫情   工作日   上海   北京   大城市   轨道交通   地铁   本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