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MAG B760M迫击炮MAX WIFI D4主板抢先体验,十三代非K酷睿的绝配

前言和开箱介绍

十三代酷睿处理器已经上市两个多月,不少玩家已经第一时间尝鲜带K后缀的强力型号,而对于大众玩家来说,显然非K后缀的型号才是他们所期望的,尤其是i5-13400/13500这种走量的型号,不过目前十三代非K处理器还没上市,与其搭配的B760主板先是到来了,这篇文章就先来抢先体验一下B760主板吧。

“遇事不决迫击炮”是DIY攒机圈内流传的话语,微星也推出他们全新的MAG B760M MORTAR MAX WIFI DDR4主板(以下简称B760M迫击炮MAX),包装是十分简洁的,型号之下伴随着全新的迫击炮元素设计,底部有一些主板特性支持的说明。

配件一览,分别有快速说明书、贴纸、两根单独的Wi-Fi 6E天线、SATA数据线、两颗M.2螺丝(其中一颗属于免工具安装的)等,都是一些常见的主板配件。

B760M迫击炮MAX和上一代B660的外观相比,风格趋向是一致的,都是银白配色下的迫击炮军事元素,散热装甲也是划分金属拉丝和磨砂两种区域,只是B760M迫击炮MAX的线条刻画会更多一些,看上去更显硬朗。B760M迫击炮MAX当然也属于最为流行的MATX版型,放眼看上去只能使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话来形容了。

B760M迫击炮MAX拥有四根DDR4内存插槽,最高支持超频至DDR4 5333MHz,比起上一代的DDR4 4800MHz理论上限更高了,除此之外B760M迫击炮MAX也有DDR5版本可选的,追求性价比更高推荐DDR4版本,至于为什么后面测试下内存大家就知道了。

B760M迫击炮MAX配备12+1+1相供电设计,其中12相服务于VCORE部分,VCORE每相使用了75A DRMOS,比起上一代的60A规格用料更足了,加上配备两个CPU 8Pin供电接口,在搭配i9-13900K这种旗舰处理器的时候显然更从容。

B760M迫击炮MAX第一根拥有金属加固的PCIe X16插槽是兼容PCIe 5.0的,对于未来的显卡支持无压力,其他扩展槽方面是PCIe 3.0X1和PCIe 4.0X4的组合,可适配显卡以外的扩展卡。M.2插槽配备两个全覆盖的散热模块,上面是有数字1和2的标识,以防止玩家搞混。

两组M.2插槽均支持PCIe 4.0X4模式,其中第一组M.2插槽出厂就配备免工具安装的螺丝,第二组也可通过主板的附带配件安装。

主板I/O挡板和散热装甲也是银白色的主题,和上一代B660M MAX相比倒是没有任何变化,配备了USB 2.0*4、HDMI 2.1+DisplayPort 1.4、USB 3.2 Gen2x2 20Gbps Type-C*1、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3、2.5G有线网络、Wi-Fi 6E无线网络以及8通道带S/PDIF输出的音频口。

来看一下主板其他接口和配置,右上方区域,有一组5V 3pin灯光插座,靠右区域是一组CPU FAN和一组PUMP FAN,下方还有简易DEBUG灯的设计。

中间区域位于第一组M.2插槽上方,是一组SYS FAN接口,这个位置一般是用于机箱后置风扇。

B760M迫击炮MAX和普通版最大区别就是加入了外置时钟发生器,其芯片型号为瑞萨RC26008,这一点和B660M迫击炮MAX是一致的,使用外置时钟发生器可以绕开处理器本身的限制,同样支持十二代非K酷睿处理器超频(带K型号同理),比如i5-12400或者i3-12100这种型号。

主板拥有前置USB 3.2 Gen 2 10Gbps Type-C扩展至机箱I/O接口,近些年主流级以上的主板产品都会有的配置。

除了两组M.2插槽以外,主板也有六组SATA 6Gb/s接口,分别是四组横置和两组竖置。而在主板下方区域,还有三组SYS FAN接口、一组12V 4pin灯光插座和一组5V 3pin灯光插座。

上机实测

测试之前先把主板BIOS刷至最新版本(目前内部测试最新为11月份),U盘使用M-FLASH功能就可以轻松搞定。

刷到最新BIOS之后,只要打开XMP配置就做好准备工作了,主板默认DDR4内存会优先运行在Gear 1模式,保险起见也可以手动选择一下,另外这次使用的是360水冷散热器,BIOS也是设置成水冷散热模式,功耗墙已经全解开。

由于目前还没有十三代非K酷睿处理器,就先用手上这颗i7-13700K测试一下吧,顺带也可以挑战一下主板的可靠性,显卡则是RTX 4090在本次测试中仅作为点亮用途,内存是雷克沙战神之刃ARES RGB DDR4 4000(C18-22-22-42) 8GBX2,所有测试在Windows 11 22H2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下完成。

CPU-Z跑分, i7-13700K单核分数可以达到847,多核分数则是12608,可超越上一代i9-12900K毫无压力。

i7-13700K+B760M迫击炮MAX+RTX 4090,运行4K《骑马与砍杀2》非常高画质,P核心达到5.3Ghz,E核心达到4.2GHz,CPU负载70%,CPU性能可正常发挥。

CINBENCH R23项目,i7-13700K单线程分数可达到2109 pts,而多线程分数达到30857 pts,CINBENCH R23属于CPU使用率达到100%重载项目,分数结果和Z690、Z790是基本无差别,测试到这其实已经可以说明B760M迫击炮MAX带动i7-13700K是轻松的。

AIDA64内存和缓存测试,DDR4 4000 C18 8GBX2在Gear 1模式读取性能为62423 MB/s,写入性能为57693 MB/s,复制性能为59101 MB/s,内存延迟仅为57ns,没有优化时序之前,延迟表现已经和高频DDR5(指DDR5 6800Mhz以上)一决高下。

这里就不使用Gear 2模式冲击DDR4高频了,最实际的选择是在Gear 1模式下简单优化下时序,最终结果是DDR4 4000(C15-16-16-32),此时读取、写入和复制性能都有小幅度提升,内存延迟也降至50ns以内了,这绝对是DDR5目前望尘莫及的高度,也可以通过RunMemtestPro 5.0 一轮100%烤机测试。

SSD测试使用大华C970这款PCIe 4.0固态, CrystalDiskMark峰值性能Q8TI项目中,大华C970 1TB的连续读取速度为5104.48 MB/s,连续写入速度为4734.76 MB/s,性能无疑可以正常发挥,测试时SSD最高温度也仅仅只有33℃,本身SSD发热量不高,主板M.2散热片效果也很不错。

最后是AIDA64单烤FPU项目测试,i7-13700K搭载B760M迫击炮MAX运行20分钟,全程P核心可稳定5.3GHz,E核心稳定4.2GHz,PCH和MOS最高温度为55℃和76℃,尽管这个BIOS版本分配CPU电压很高,导致CPU Package功耗高达290W,这种情况下B760M迫击炮MAX还是能够从容应对的,正常来说搭配功耗更低的非K处理器也就更轻松了。

总结

微星这款MAG B760M MORTAR MAX WIFI DDR4体验下来,相比上一代B660同型号,在供电用料、D4内存上限、少许外观设计上会有升级和改变,正如本文所测试,即便它搭载i7-13700K执行重载任务也是毫无压力,内存超频性能也是在线的,而且它属于MAX版本拥有外置时钟发生器,可以实现B系列芯片组没有的超频能力,如果你即将打算购入i5-13400/13500这种平台,它也是目前最佳的主板选择之一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迫击炮   微星   插槽   超频   主板   处理器   接口   型号   内存   性能   测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