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约300亿临期食品如何处置?超市、便利店面临三大难题

随着反食品浪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临期食品的处置和销售引起社会和行业的广泛关注。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市场端临期食品经营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广泛调研和访谈数据,分渠道了解零售企业和食品供应商对于临期食品(预包装)当前的销售、管理和经营状况。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研显示,《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连锁超市、便利店企业普遍开展了减少浪费的举措,一方面加强进销存管理,提升数字化及销量预测的新技术,升级内部效期管理系统,提升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与进货的浪费,另一方面从营销角度出发,进行打折促销,减少浪费。

此外,在《反食品浪费法》指导下,企业采取的减少食物浪费措施还包括:成立爱心食物银行,制定并按照企业内部《临期界定表》等规章制度进行管控,以及精准化商品定位和订货量控制,对临期商品提前预警并促销等。还有部分头部企业在年度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临期食品管理情况进行披露,如高鑫零售。

2018年12月,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2016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从4240.36亿元增长至22156.4亿元,增长幅度达422.51%,年复合增长率为17.98%。根据预测,至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

报告显示,按照每年零食行业1%的保守库存沉淀测算,2016年临期食品行业规模约为222亿元,2020年,临期食品行业规模约为300亿元。2016年-2020年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7.8%,由此推算出2026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约为471亿元。

根据协会调研反馈,目前行业并无通用的临期食品界定规则。几乎所有超市企业都对预包装食品有相关临期管理措施。但对于临期时间的界定差异较大,规则不统一。如,对保质期为1年以上的预包装食品,临期界定为到期前30-150天不等;保质期为3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到期前7天-45天不等。总体情况如下:

此外,对于保质期在1-7天的短保类商品,部分企业会采取每日检查,在到期后采取直接下架的措施,鲜食当天加工当天报损等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协会调研显示,在企业日常经营中,主要有三大类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被纳入企业临期食品管理范围,包括:加工食品(烘焙食品、休闲食品、饮料等);肉、蛋、奶、水产类等食用农产品;现制现售商品(自制面食、糕点、熟食、便当、关东煮等)。

针对临期食品的处置,协会调研显示,目前连锁超市、便利店处置临期食品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在卖场、门店设置专门临期食品的货架或区域,集中销售临期食品。第二类,退还供应商或与供应商换货进行处置。第三类,小部分企业参与食品捐赠。

根据协会调研结果,企业临期食品管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短保、时令型临期食品在规定日期内销售不出去,造成浪费;临期食品遭遇职业索赔或消费者恶意索赔;不同的商品如何界定临近保质期,全国各地规定不一,企业缺乏统一的执行依据。

报告指出,最近两年,国内临期食品的热潮催生了临期食品零售渠道的火热。从经营端看,临期食品售卖渠道呈多元化发展态势。除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实体零售渠道,以及线上渠道,如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之外,还涌现出了一批新业态企业,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以销售临期食品为主的折扣连锁店,即临期食品折扣店,例如好特卖HotMaxx、嗨特购HitGoo、小象生活;第二类,专注临期产品售卖的垂直电商平台,例如好食期、甩甩卖;第三类,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售卖临期食品的品牌,通过线下门店以及线上微信小程序、APP的形式开展经营活动,如大汇仓。

报告指出,尽管临期食品是一个大市场,但临期食品折扣店本质上是一门零售生意,这一模式能否孵化出现较大的市场玩家,取决于该模式能否成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影响临期食品专营渠道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供应链缺乏稳定性、门店模型不够清晰、价格让利与企业毛利空间的矛盾等。综上,临期折扣店未来要实现可持续、稳定,规模化的发展,还需要提升自身的供应链稳定性、资源整合能力,门店经营服务能力,谁拥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商品力,谁就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马宁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食品   保质期   零食   难题   渠道   措施   超市   协会   报告   商品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