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与郎平一同夺冠的女排功臣们,如今都怎样了?

从1981年开始,女排成为了我们所有人的骄傲。

与此同时,这支队伍所代表的女排精神也深深的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回想起当年的五连冠,至今依旧会感到热血沸腾。

人们在感到高兴的同时,不由得也有着许多疑问。

那就是当年这支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女排成员们至今都去了哪里?

除了郎平还活跃在排球领域,其他人在退役后都没了声音。

她们这些人目前都在从事着哪些工作?

01 张蓉芳

说起谁最能够代表女排,除了郎平外。

曾担任队长,在一众大高个中杀出的“小矮个”张蓉芳也有资格。

作为主攻手的她,可以说是把这个位置玩出了花样。

网前多变的进攻动作,三快一刁的特点,让对手防不胜防。

然而因身体原因,张蓉芳并没有陪伴女排走完最后一段路。

1984年,她选择了退役进入到四川省体委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本以为这辈子不会再与国家队有任何联系。

没想到1986年,邓若因身体问题突然离开了国家队主教练的岗位。

当时距离世锦赛开赛还剩下最后3个月的时间。

这时候张蓉芳站了出来,她和郎平一起稳住了队伍局面,并且成就了“五冠王”的伟业。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她离开了主教练职位。

没有人知道当时的她身怀六甲,并不适合继续高强度的工作。

这次夺冠后,1987年她被调进国家体委(今体育总局)工作。

负责的主要项目还是排球,后来也曾被派去管理跳水。

1998年,张蓉芳正式接受排管中心副主任的工作。

在这个职位上她一做就是十几年的时间。

在这中间出现过不少问题,女排也数次陷入低谷。

可她依旧凭借着自己在运动员时期学到的女排精神,硬生生的扛了过来。

工作是最好了,可身体状况却始终不容乐观。

曾经运动员时期积攒下来的伤病,随着年龄的增大,一个又一个的开始出现,严重到无法走路的地步。

2015年,因身体健康问题,她提前开始了退休生活。

尽管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出现在人们面前,可她曾经为中国女排立下的赫赫战功,依旧被人们铭记于心。

02周晓兰

作为队里的副攻,周晓兰所承担的任务不可谓不重要。

而她在极大的注视和压力下,完美的交出了一份答卷。

密不透风的拦网依旧严丝合缝的防守,是她实力的体现。

令人可惜的是,这位最佳副攻的巅峰十分的短暂。

阑尾炎手术和食物中毒,大大的影响了她身体的健康。

82年世锦赛夺冠后,她就慢慢退出了主力阵容,从而被梁艳取代。

离开国家队退役后的周晓兰一头扎进学校学习知识。

1988年她开始担任体育总局排球处处长的职务。

她在任期间,提出过许多对女排有利的建设方案。

比如运动员保障问题,训练的方式方法,并且她也是最早提出以赛代练的人。

尽管这些方案在当时不被人理解,时过境迁人们也明白了周晓兰的一片苦心。

1995年,女排迎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为了挽救这支她心心念念的球队,她力主把当时还在国外任教的郎平邀请回来执教。

郎平的首次回国任教,周晓兰居功至伟。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有着不管是什么样的岗位上,都对女排有着卓越贡献的人,最后竟然离职了。

当时周晓兰离职的时候,担任的职务已经成为了副司长。

可她还是没有留恋这些令人羡慕的东西,果断离开,前往美国与丈夫团圆。

从这时候开始,就已经不见周晓兰的身影。

在美国生活的她,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这么多年下来,她彻底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

03 梁艳

梁艳是老女排中唯一一个走完“五冠王”全过程的选手。

殊不知这样有着如此贡献的梁艳在刚进入国家队的时候竟然想“逃跑”。

理由就是看到女排成员们近乎于不要命的训练方式。

让这个初出茅庐,年纪尚小的小姑娘有些害怕。

最后还是在教练以及老乡张蓉芳的开导和安慰下,才一点点重拾自信。

即便如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也没能站到赛场上。

彼时队里的副攻周晓兰表现出色,完全没有她发挥的余地。

每次出场都是作为替补登场,然而这并不影响她的表现。

每次当球队陷入低谷时,她总能用自己的微笑给队友带来乐观的情绪。

因此她被球迷们亲切的称为“笑面黑娃”。

1986年退役的她与前面几位队友一样,也进入到大学进修,不过学习的专业是新闻学。

似乎在那是她就有了想从事传媒工作的想法。

毕业后的她并没有进入到知名的报社,而是进入了一家杂志社工作。

一直到1995年出于一些原因,她离职跑去做起了生意。

现如今在各大体育赛事中都能看到她所创办的公司身影。

如今的梁艳已经成为了一名身价上亿的女总裁,可她还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排球推广的活动中。

04 曹慧英

作为国家队组建时第一位队长,她身上有着太多令人敬佩的传奇故事。

其实一开始她并不是专门练习排球的。

年轻时候的曹慧英学过唱戏、练过武术,最后因身高才开始打的排球。

对于她,教练袁伟民总是最放心的。

主攻、副攻、接应,不管在什么位置,她都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就是因为她远超常人的毅力。

在训练场上,曹慧英总是全队最拼命的那一个。

不管什么球,有多远,只要有力气她就一定会去救下来。

正是这股“拼命三郎”的架势,使得伤病一直在跟随着她的人生。

1982年退役后的曹慧英,曾担任过八一队副处长的职务。

这份工作一直到90年代初下海经商的浪潮出现,她才离开这个位置。

1997年,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她曾带着全家远赴加拿大定居生活。

如今退役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孩子已经长大。

没了育儿压力,她便再次拖入到推广排球运动这项活动中来。

时不时的出现在中小学,带着年幼的孩子们学习排球,领略排球的魅力。

05 张洁云

作为最早一批练习排球的运动员,张洁云的为人一直很低调。

她和曹慧英是同一时间进入到国家队训练的选手。

可她在场上的表现却始终不如其他几人出彩。

曾经身为副攻的她,一直以来都稳坐替补席得不到上场机会。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内心的抱负和理想,张洁云私下里不断的训练。

每一个动作都扣的十分的仔细,每一处细节都打磨的十分出色。

就这样张洁云硬生生的从副攻转到了二传这个位置上。

为了不辜负教练的信任,也为了自己内心的理想。

她并没有因此偷懒,反而经常和孙晋芳一起在宿舍加练。

经常在训练馆练得精疲力尽的她,回到宿舍还要强挺着继续训练。

正是这份努力,才使得她在二传这个位置上越做越出色。

同样因为伤病原因,她在拿下第一座冠军奖杯后就选择了退役。

之后的她并没有选择下海经商,而是继续在机关单位负责体育外事工作。

现如今的她在江苏省体育局任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06 孙晋芳

作为老女排后来的主力二传,孙晋芳的职业生涯真可谓是传奇。

有人曾评价到她是这支球队的灵魂人物。

孙晋芳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和她在场上的表现有着很深的关系。

不管队伍陷入多大的劣势,只要排球经她手总能化险为夷。

即便对方的进攻有多么的凶猛,在她手中总是显得威胁不足。

作为场上调度攻防转换的关键人物,孙晋芳的指挥堪称艺术。

有她在,女排总是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往前走,不被人任何人打扰。

运动员时期就十分传奇的她,在退役后也有着同样传奇的事情。

退役后孙晋芳在江苏体委工作,为江苏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小的作用。

当时由于国家财政紧张,没有多少资金投入到体育事业上。

是孙晋芳解决了这个问题,她推出的体彩事业,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

工作出色的她很快就被调到了体网中心,担任主任一职。

孙晋芳在职期间,为国内的网球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的贡献。

她解决了缺场地,缺推广,缺资金等一些列问题。

孙晋芳还曾做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业,那就是运动员单飞。

一直以为,运动员单飞的事情,似乎一直不被人所接受。

2008年她首次提出时,曾遭到了非常大的阻力。

然而孙晋芳还是力排众议将这项事业推动了下去。

这才有了“网球一姐”李娜辉煌的网球事业。

现如今孙晋芳因身体原因患上了严重的血癌。

祝愿这样一位为体育事业有着卓越贡献的女将,能够在未来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的生活。

结语

女排还有很多位运动员,不管是已故的陈招娣还是进入房产行业的杨希......。

她们所取得的成绩,注定人们不会忘记,不管她们选择了多不被理解的人生路,她们依旧是我们所有人最骄傲,最宝贵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女排   现如今   功臣   排球   国家队   运动员   出色   当年   身体   位置   事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