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爱前致2022年的一封信|市场跌宕起伏,变化中如何取舍?

22年股市跌宕起伏,可能大部分普通投资者亏多赚少,对未来充满忧虑。大家的心情我能感受到,但当你理解投资本质后,你就会在变化中逐渐把握取舍之道。今天,就和大家谈谈我的一些感受,以及从专业投资者的角度,是如何应对这种变化的。

其实我也投了自管产品,对自己中长期能力有信心

我把家庭中两三年内不太用的闲钱主要放在自己的产品里,因为我对自己的中长期回报是有信心的,放在自己这里放心些。通常来说,收益率并非线性的,我主要是看一个完整周期的回报。在这些年总结的投资方法下,我很清楚自己投的行业是处在什么样周期位置,未来是否值得继续投资等。当你知道这些之后,你自然就懂得了如何做出取舍。


“波动”和“回撤”不太一样,我更重视回撤控制

波动一般是由投资分歧造成的,更多是偏交易因素,时间短,波动之后很快会回去,但回撤更多是风险造成的,回撤之后,很长时间回不去。我更看重最大回撤,控制最大回撤的方法,主要是风险对冲,包括系统风险、个股风险以及估值风险。系统风险无法独善其身的,主要是风险的来源上做对冲,比如今年一季度就疫情风险进行了医药布局,四季度主要增加布局了经济复苏相关性方面的行业;个股风险层面,会降低一些处在业绩高点的行业及公司仓位;估值风险层面,当估值偏离度过大时,也会降低持仓比例。


投资的本源是追求业绩成长,方法决定你的心态

我的选股逻辑主要以周期为核心,淡化短期市场风格的转换,而是更注重中长期的业绩。我喜欢用两三年的视角去看产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位置,未来两三年业绩还会不会处在上行周期,估值还有没有空间,预期收益率还高不高,用这种视角去做投资。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围绕经济周期做行业布局。如果经济处在较好的上行周期,则更多关注与经济周期强相关的行业和机会;如果经济周期比较平淡,则更多关注与经济周期相关度较小的行业、具有自己独立产业趋势的行业。

二、从产业周期、业绩周期角度,重点关注从“1”到“10”处在产业周期中加速期的行业及公司。从“0”到“1”的产业导入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商业化、产业化还没有真正开始。而从“1”到“10”的产业加速期,一些商业化、产业化之前的不确定性基本消除。如何把握导入期到加速期这个拐点,关键就是把握出现经济性拐点,就是看产业是否能够不依靠外部政策的作用而市场自发的进行良好发展趋势中。

三、在估值方面,我较为喜欢处在即将估值扩张或正处于一个估值扩张阶段的公司,对处于估值扩张结束阶段的公司偏谨慎,持仓比例会降低。我认为估值波动与产业周期存在关系,公司的中长期估值是由其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商业模式和竞争力等因素决定的,估值变化的趋势就是由公司未来几年所处的业绩周期决定的。至于估值扩张结束的拐点,则与产业周期的边际增速有关,估值是产业增速的二阶段,产业增长最快、大家最乐观的时候,它的估值最高,但此时就要警惕拐点的出现了。在选股时会尽量挑选估值下行风险较低的企业。


分享一个22年的印象较深的投资经历

22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对“新能源”看法可能与大家不同。我原来一直不喜欢新能源这个词,因为新能源包含的太多了,包含风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伏、储能、电动车等,每一个细分赛道又有很多环节,新能源这个词包含的细分行业就有几十个。我们还是实事求是的去看每个行业、方向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以及产业发展的趋势。对于新的变局,从产业周期和业绩周期角度看,我认为,渗透率较低的海风与海缆,仍然处于上升期的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在电动车上,国内渗透率已经从高速增长切换到稳定增长阶段,行业与风格的贝塔机会将逐步减小,行业内部竞争、产品力突破甚至出海能力将让阿尔法凸显,需要投资者仔细甄别;又如光伏,硅料价格回落与新电池技术将重塑产业链上的利润分布情况甚至行业格局。反映在持仓上,大家可以看到我管理的产品其实在每阶段对新能源不同产业方向的投资侧重不一样。


23年大概率全面修复,各种风格都有一定空间

23面临内部经济复苏,外部扰动放缓有利环境,在22年市场大跌的基础上有可能出现一个全面修复行情,各种风格都有一定空间和可能性。总体上我认为成长看产业趋势,价值看经济修复。一般来讲,成长风格在经济修复时,刚开始资金可能会被偏价值风格的标的分流一些,但2个月左右之后,大概率成长和价值会共同修复。其中成长方面,重点关注渗透率较低、仍处于产业趋势上升周期中早期的行业,如海上风电与海底电缆、光伏新型电池片、汽车零部件的本土化与智能化、军工、国产替代等;价值方面,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关注与经济复苏相关的品种,如消费、电子及半导体等。


最后,和广大朋友们说点心里话

一方面,投资还是要放宽心态,最好拿未来两三年不太用的钱去投资,这样可能在面对下跌时心态会更好些,便于跨越周期;另一方面,普通投资者对行业可能看不太清,可能更多去扎推买行业基金,上涨时候可能很猛,但一旦买到高点,解套的时间可能不确定性更高,从整体上还是均衡些、分散些会更好。波动大也不一定是风险大,波动小也不一定不是风险小,以港股地产为例,过去几年波动不大,但跌起来也很大;回撤角度,再小的波动,即使每天只跌0.1%,如果持续1~2年,这样的回撤也大的吓人。这两年整体比较复杂,股市投资和基金投资体验感普遍不好,但可能从明年开始逐渐变好,疫情的影响从明年开始可能会越来越小,我们的经济从明年开始可能会向上复苏,相信我们的市场从明年开始也会逐渐步入好的上升周期。


神爱前从业说明:证券从业自2010-10-01起,投资管理经验自2016-07-25起。曾任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行业研究员、民生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第一创业证券资产管理部高级研究员。2014年12月加入平安大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11月更名为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平安基金权益投资中心基金经理、权益投资执行总经理。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投资人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平安   拐点   跌宕   新能源   周期   业绩   风险   基金   产业   经济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