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收单行业总结


2022年刚一开年,浓眉大眼的快钱就收到了人行开的千万罚单,天可怜见,谁知道去年才换的法人、董事长会做何感想。只是接下来几个月快钱就开启了通过逐步涨价、移交操盘品牌等方式进行清退此类业务的流程,之后又变更了董事监事,重整领导班子,这也表示其明哲保身,良性退出的信号已经很明显了。

去年年底支付牌照才被中止续展倒霉催的腾付通,开年后操盘机构就开始了将交易量迁移别家的操作,随后分润提现难都算小事了,到了4月干脆发了商户清退公告,这是宣告彻底要退出收单业务的意思。

2021年的拉卡拉是赚的盆满钵满的,但其实从2020年到今年年初开始其重要股东就开始了套现落袋为安的操作,由于动作过于频繁和急切,加上今年季度报告业绩骤降,净利润大幅度下降。股价也在今年开始下跌,最大跌幅一度同比下降80%以上。有媒体统计,从2020年到现在其股东已累计套现6.8亿,到了今年12月,总经理陈烈宣布不干辞职回家了。

今年最大的谣言可能就是“3月1日起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了”的谣言,把微信支付宝气个半死,闹的支付清算协会特地发文要求各机构不要曲解259号文。随后“个人经营收款码”这个概念被推出来才算以正视听。但随之这波谣言,埋在历史的垃圾堆中的“聚合码”又被有心人找出来炒了一波,一些韭菜很是为此买了单,真真叫个不当人子。叫你不看公众号,吃了没文化的亏了吧,也算该,花钱买教训,天经地义嘛。

在此之后,微信支付开始加大了信用卡套现风险的风控,这源于很多收单机构接入微信支付,大量进件小微商户所带来的TX交易,鉴于微信支付的成本,交易量越大他们就亏的越狠。所以人家是真的不爱贷记卡交易也能理解,没有好处还承担风险的活儿没人愿意干。

这次的谣言风波同样也影响到了支付宝。大家都知道支付宝这两年在反垄断的大棒之下,其业务基本都围绕着“合规性”去的,9月支付宝发通知要求间连商户、存量商家、新进件商家都要按照新的认证标准进行商家认证,不完成认证不能收款,可以说也是在极力避免“个人收款码”引起的争议了。

相比之下,微信支付宝的服务商,一些聚合支付似乎活的比他们的平台还要好,4月超萌金服发通知APP要停止使用,传其被收钱吧收购了,5月福建的聚合支付服务商四九八公司的90%股权拟被新大陆亿5.85亿人收购,真真羡煞旁人。

关于259号文的各类谣言传言并没有就此结束,收单行业又开始传一机一码啥时候开始执行的传言,从年初到国庆后多省事开始试点,再到某某做真商的机构开始执行一机一码,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不嫌累,真的不嫌累。毕竟你要说大实话,还就是没人愿意听,爱咋咋地吧。

传的再厉害也不影响年初无感冻结押金的火热,一度无感冻结是很多机构招纳电销团队的最大卖点,299,不够!399,不够!499,不够!自定义,中!果然做生意还是靠骗来的快,凭本身骗来的,为什么要还?由于太多猖獗太过肆无忌惮,引发了大规模投诉、报警维权等众怒,公安部门出手了,今年多地开始集中抓紧此类利用POS机进行电销、地推骗押金的违法行为,一时间风声鹤唳,多家支付机构甚至发通知取消收押金功能。

由此又有团队开始教唆用户投诉退押金并趁机切机的骚操作,找人行、找银监会、找投诉平台,找工商局等等,巨量投诉让很多机构饱受痛苦,这就催生了行业首创的“双录系统”,通过录音录像来确认购机人知晓并同意收取押金服务,一时间这种抗投诉的措施果然颇有成效,真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啊。当然,后面出现的pos机可以刷身份证的功能算是进一步补充了,这点进步在多年同质化竞争的衬托下,也显得难能可贵。

骗押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这让行业在抢救室内吊上来一口气,这口气要没了,就基本沦落到诈骗行业,基本没救了。骗押金被打击的同时,今年全国最大的一家代还类系统服务商浙江零xx公司被警方端掉了,公司被查服务器被查获,导致市面上60%以上的代还APP被不能使用,在此之后,代还APP基本就是洞里的老鼠东躲西藏见不得光的状态,基本团灭了。

同时无卡套现类APP的下场也不太好,徐州警方对此类产品的逻辑懂得可能比很多专业人士还多,所以今年这类产品同样被打击的很厉害,其他做的小的还苟活着,坚持低调小盘子搞搞,至于啥时候被抓就看运气了。

也是在今年,银保监会发文开始整治“修复征信”等中介业务,说是在8月份仅深圳就清理了上千家此类公司,还有2家被刑事立案,但此类业务明显已经过时了,今年最火爆的金融中介业务当属“停息挂账、债务重组”,据说这些人冒充有律师团伙代替持卡人维权,从中抽取返点,有些业务做得好的,很是赚了大几百万。但好景不长,年底监管部门又出来发出风险提同时,表示将严打此类非法投诉代理维权行为,这类业务也有降温趋势并逐渐消停。

今年银行的风控更是加强了不少,受“断卡行动“影响,很多pos机的结算卡由于交易频繁,卡被银行给“非柜”了,就是说这张卡只能在银行柜台做交易,当然通常情况下,去银行做信息更新说明也就能解了,除此之外,今年各银行开始大批量核实更新持卡人信息,清除睡眠卡。

今年下半年银保监发布了《信用卡业务规范通知》,此通知一出,各银行的自动分期业务不能做了,违规的分期手续费不能收了,利息的变种名称“手续费”也退出舞台,回归为必须明示的年化利率中了。但也变相让金融中介的“退息退费”业务火爆天际,大发横财。

9月美团支付(钱袋宝)水逆,被罚了1165万,一共17项违规,说明公司在合规管理上面存在很多问题;同一月人行结算司发文“坚持支付严监管不动摇”。其实能罚款还好,说明还能抢救,最怕的是牌照续展的时候来一下,那就不是罚多少能了的事儿了。

今年年中多家支付机构牌照续展,嘉联、瀚银等机构爆冷被“中止续展”了。这可能是今年第二大的黑天鹅事件了,其实经过我们统计历年来已有18家机构处于中止续展状态,但依旧还能正常展业的寥寥无几,能继续展业也可能从侧面说明了一些问题。

在此之后,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就是几乎覆盖整个收单行业的“追偿”传闻了,也就是因此,行业开启了涨价2%的时代,但此事一直到现在并没有下文,各种巨额的罚金,到底各家多少,怎么交何时交直到现在并没有明确说法。但这并不影响一些操盘机构趁机大幅涨价,落袋为安,这也导致多家机构的交易量开始大幅度下滑,市场空间也得到大幅度释放。

尽管大家都这样喊着,也难掩行业被涨价搞得信任、信心全无的事实,很多人都处于或改行或观望的状态,萧条的气息弥漫在整个行业上空,以后回忆此时,只能用一句话形容:那年,他双手插兜,不知道自己是人是狗。

该怎么总结这一年呢?

这是各类谣言横行的一年

这是各种收割手段肆虐的一年

这是涨价毫无上限的一年

这是诚信彻底崩塌的一年

这是代还、无卡等APP被毁灭的一年

这是电销、地推骗押金被严打的一年

这是行业环境被一些机构糟蹋的一b吊糟的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行业   押金   发文   牌照   谣言   机构   业务   银行   通知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